APP下载

把握概念本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以苏教版《百分数》单元教学为例

2017-07-12叶信丽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百分数随机性投篮

叶信丽(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000)

把握概念本质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以苏教版《百分数》单元教学为例

叶信丽
(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000)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百分数》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把握概念本质,动态呈现数据;创设情境,经历活动,体验数据随机性;利用教材习题、问卷问题,凸显数据分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引导,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数据分析意识才能得到培养,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升。

数据意识;随机性;经历过程;数据分析

信息时代,数据已渗透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形形色色的数据打交道的机会是越来越多。据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十大核心词之一提出,其中明确指出通过对数据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显而易见,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它是现代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重要技能。因此,依据课标理念,致力于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对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笔者以《百分数》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动态呈现数据,培养数据意识

统计是数据分析的核心。数据分析的观念之一是具有良好的数据意识,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能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从统计的角度分析判断,从而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百分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为了统计与比较的方便,经常用来表示调查与统计结果的数,计算百分率往往也是因为统计的需要。因此,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到百分数是一个与统计有密切联系的数据,能表示统计的结果,理应成为本单元的教学追求。

百分数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既然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百分数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这成了笔者新知教学的侧重点。百分数意义的教材呈现的素材是:学校篮球队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统计表,并提出“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算出每场比赛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待学生明确方法后,把3个分数通分,引出分母是100的分数,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如果只是静态地呈现教材,势必难以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及作用。为此,笔者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学校篮球队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统计表,分三次呈现,(如下图)旨在引发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先呈现姓名和投中次数一栏中的数据,引导学生说理,明确仅看投中次数的数据,并不合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接着呈现投篮次数一栏的数据,通过交流,明确看投篮次数的数据或看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差都不合理,那么应该比什么呢?在学生有迫切需求的时候,呈现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即投中的比率,通过计算学生认可用这个数据比较才是合理的。把静态的数据动态化,让学生在对数据的一次一次的比对中,体会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接着引导学生把三个分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体会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点,初步感受百分数的价值。

为了凸显数据意识,笔者又杀个回马枪,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回答问题:1.单看投中次数或投篮次数的数据合理吗?那要通过比较什么才合理呢?2.分母通分成100,有什么好处?旨在让学生回忆比较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据背后蕴含的信息。

至此,认识了分母是100的分数,为抽象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素材,笔者不满足于此,又通过呈现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对这些百分数的意义进行横向理解与比较;再通过“现在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百分数吗?”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在层层的递进体会中,学生不仅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便于比较的优势,更主要的是体会百分数中蕴含着信息。课后,余兴未了,继续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并交流各自收集的百分数意义。这些百分数均来自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题材:有校园生活的,如篮球比赛的投篮命中率,田径运动参训的出勤率;有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如森林覆盖率、残疾儿童入学率;有人文、地埋、资源方面的;有衣食住行方面的。各色各样、现实的、富有意义的百分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百分数在生产工作中的统计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师有意识的数据意识教学,引发了学生对百分数的数据意识,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正如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以前看衣服只看衣服漂亮不漂亮,学了百分数后,我学会了看衣服的成分标,懂得羊毛百分比越高的衣服越暖和。

二、经历统计过程,体验随机性

课标指出:数据分析观念的要点之一是,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笔者紧扣这一理念,贯彻到教学中。从课内到课外,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应用,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1.创设情境体验

情境中体验,有感觉。上完《百分数》后,笔者创设情境,针对同年段陈老师要上公开课,要对全年段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活动,了解学前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情况,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全年段700人,你们觉得采用怎样的方法调查比较合理?有的学生提出对全部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有的学生提出建议,调查全部学生很麻烦的,是不是可以调查一个班的学生;还有的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每个班中随机抽出,共70个学生进行调查,以此数据代表全部学生的数据,这样会比较方便些。在不断的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学生体会到样本数据和整体数据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经历活动体验

活动中体验,印象深。结合该单元知识的学习,笔者鼓励学生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统计实践活动。如,统计本班或本组同学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并记录分析。如下表: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每周锻炼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感悟数据的随机性,还发现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是每个人的数据还是比较稳定的,即不足2小时、2-4小时、超过4小时各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是较为稳定的。有的学生将调查对象设为全班同学,有的学生则只调查本组学生,这时候出现了相同的百分数。比如,不足2小时人数占全组人数的16%;不足2小时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6%。针对此处的16%,教师适时提问:不足2小时的人数相同吗?为什么?学生指出:虽然16%相同,但是两个数据中表示不足2小时的人数是不同的,因为被调查总数不同,所以这两个16%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感受百分数中隐含的信息,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三、凸显数据分析,发展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能透过数据看出背后隐含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推断,是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目标。其中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百分数》单元教学,笔者借助统计表或图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从两个方面的题材进行整理分析。

1.利用教材习题整理分析

笔者的做法是对教材习题进一步挖掘,追问。如,教材第94第3题:小玲收集了四类邮票共80枚,其中人物类占16枚,风景类占32枚,动物类占20枚,植物类占12枚,你能算出每一类邮票各占邮票总数的百分之几吗?学生计算后整理成如下统计表: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分析比较百分数的数据,学生不仅发现这些百分数表示部分和总数的关系,还发现如果把总数看作单位“1”,那么各部分的百分数相加等于100%,还有的学生发现如果把总数看作一个圆,那么,各部分所占的都是圆中的一部分,把各部分加起来就是一个整圆。通过这样一引导,激活学生潜在的数据意识。

2.创设问题,整理分析

利用身边的问题,创设情境,现成好用,有亲切感。如,教学《百分数》学前问卷调查,笔者就利用这一情境,让学生整理分析。例举学生的两例分析如下:

第1题:你有见到过这样的数吗?35%、2.4%、120%。

习题1旨在了解学生是否对百分数有接触,学生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接触过百分数。

第2题:会读这样的数吗?35%、2.4%、120%,如果会读,请写出第一个数的读法。

习题旨在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学生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基本上学生都会读百分数,只是个别读得不准确。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是可行的,是培养、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有效载体。

总之,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数据分析观念的建立,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引导。引导学生对数据的感觉,引发亲切感;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和推断;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随机性。这样,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才会落地、开花、结果。

[1]朱国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有效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2016(7).

[2]张黎黎.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教学内容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6(9).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百分数随机性投篮
比投篮
今天你投篮了吗
如何让小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三教三探 寻根究底
浅析电网规划中的模糊可靠性评估方法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考虑负荷与分布式电源随机性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适用于随机性电源即插即用的模块化储能电池柜设计
例谈百分数的应用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