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瘀论治皮肤病体会

2017-07-12陈冬雪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0期
关键词:温阳化桃仁化瘀

陈冬雪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从瘀论治皮肤病体会

陈冬雪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的:论述对皮肤病行从瘀论治的方法以及体会。方法:以辨证论治为依据,通过清热化瘀、祛湿化瘀、温阳化瘀、益气化瘀、养血化瘀、散寒化瘀等方法治疗皮肤病。结果:经过辨证论治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论:针对皮肤病,从瘀论治的效果良好。

从瘀论治;皮肤病;体会

医学中,与皮肤相关的疾病即为皮肤病,一旦患病将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一些皮肤病经过发展,其病理变化主要为瘀,所以应从瘀着手对皮肤病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经过临床研究和调查,本文主要论述六种从瘀论治皮肤病的方法,现作如下介绍。

1 清热化瘀法

因人体脏腑蕴毒而引发的皮肤病,或因机体受到风热邪毒的侵袭而引起皮肤病,这两种情况可以通过清热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前者可以通过龙胆泻肝汤+其他中药材(当归尾、凉血地黄汤加桃仁/薏苡仁、川芎、红花等)进行治疗;后者可以通过复元活血汤+蛇蜕进行治疗。

某女性眼睑黄疣患者,年龄为58岁,病程为3年,在上睑内侧堆成分布着黄疣,比正常皮肤高出,有显著界限,伴有口苦、小便热赤、头晕、头痛等症状。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因络脉瘀阻、肝胆火旺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为化瘀通络,因此取12g生薏苡仁、12g车前草、10g栀子、10g黄芩、6g柴胡、6g川芎、6g当归尾、3g甘草、2g龙胆草,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续使用7剂药之后口苦、头晕症状消失,连续使用15剂之后黄疣颜色变淡且变薄,此时用水丸代替原方,每日12次,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3个月之后患者痊愈。

2 祛湿化瘀法

因脾湿出表、外湿着留而导致的皮肤病,治疗应以祛湿化瘀为主,通常可以用除湿汤+其他中药材(紫荆皮、桃仁、当归尾、红花)进行治疗。

某男性胸部汗斑患者,年龄为18岁,病程为1年,汗斑有大有小,呈褐色,分布密集,表现为脉弦有力、舌苔薄微腻。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为暑湿瘀阻脉络,可用祛湿化瘀法进行治疗。取60g生薏苡仁、12g紫荆皮、12g六一散、6g桃仁、6g当归尾、4g红花,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另取第3煎药渣用布包裹并蘸取药汁对局部进行擦洗,连续用药10日后汗斑颜色变浅,继续接受为期10日的擦洗和用药治疗后痊愈。

3 温阳化瘀法

因肾凝瘀阻、阳虚衰寒而导致皮肤病,治疗应以温阳化瘀为主,通常可以用二仙汤、阳和汤以及右归丸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加入小活络丹、佛手散等。

某女性外阴白斑患者,年龄为46岁,病程为2年,临床表现为斑色灰白、比正常皮肤硬,且伴有瘙痒等症状。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为奇脉寒凝瘀阻、肾阳不足所致。可选用30g龟板、15g野料豆、15g熟地、12g丝子、12g鹿角胶、12g当归须、12g蛇床子、12g牛膝、12g山茱萸、12g巴戟天、6g川芎、6g附片(先煎)、6g肉桂,加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续用药15日后瘙痒症状得到缓解,皮肤由硬变软,但仍存在白斑症状,将上述药方制作成膏剂,继续使用1个月后白斑症状消退。

4 益气化瘀法

因脉络瘀阻、气虚失煦而导致的皮肤病,治疗应以益气化瘀为主,可用补阳还五汤+鹿角霜、桂皮进行治疗。

某男性原发性皮肤病淀粉样沉着病患者,年龄为78岁,病程为3年,背部上方有圆形皮损,直径约为8厘米,其上有丘疹,呈淡褐色,伴有瘙痒症状。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为风毒乘袭、肺气素虚、瘀阻肺腧所导致,可以通过益气化瘀法进行治疗,取60g药用生黄芪、10g地龙、10g蛇蜕、10g鹿角霜、6g当归须、6g川芎6g桃仁、、6g桂枝、3g甘草,制成水丸,每日12g,分早晚两次使用。持续用药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5 养血化瘀法

因血虚肌肤失养而导致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表皮干燥粗糙、肌肤甲错等,可以通过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选用桃红四物增味治疗。

某女性双掌趾渐进性角化患者,年龄为62岁,病程为4年,双掌局部皮肤干燥且发硬,有增厚现象,皱裂但无疼痛感,影响感觉和活动,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为血虚而引起,可取30g鳖甲、15g熟地、12g白芍、12g桑叶、12g刺猬皮、6g川芎、6g桃仁、6g当归、3g甘草、3g红花,加水煎服,每日一剂。从大暑节气开始服用。另取第3煎浓汁,在其中加入60g食醋、15g麻油,对双手进行浸泡,30分钟/次,浸泡后避免接触碱性物质,直至立秋节气停止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掌趾角化层逐渐脱落,有新皮长出。

6 散寒化瘀法

在寒凝血泣作用下而导致的皮肤病,可通过散寒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某女性双手冻疮患者,年龄为20岁,双手手背在冬季有冻疮出现,表现出肿胀破溃现象,双手活动受到影响。经过辨证论治确定其为寒凝瘀阻所导致,可以通过散寒化瘀法进行治疗。取10g赤芍、6g桂枝、6g当归尾、6g徐长卿、6g干姜、3g细辛、3g甘草、2g通草,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另取第3煎药汁对双手进行熏蒸、浸泡,2次/日,10分钟/次,从大暑节气开始直至立秋节气停止,经过治疗再遇寒冬,无复发现象。

结语

针对皮肤病,可通过清热化瘀、祛湿化瘀、温阳化瘀、益气化瘀、养血化瘀、散寒化瘀等方法进行治疗,从瘀论治,辨证施治,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1]周宝宽,周探.化瘀法治疗面部皮肤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01(07):803-804.

[2]张香彩,刘连香,郭志伟.从毒瘀阻肺论外治跖疣[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05):111-112.

[3]周宝宽,周探.从痰、瘀、毒论治面部皮肤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03):72-73.

[4]王宁,庄国康,陈可冀.血瘀理论在皮肤病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1):1379-1381.

[5]王海山,魏慧玲.逐瘀消银汤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30(01):62-63.

猜你喜欢

温阳化桃仁化瘀
温阳化浊通络方抑制系统性硬化病EndoMT的机制研究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桃仁和酒
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止咳平喘的桃仁
温阳化浊通络方对Wnt—1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及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