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范式重构
2017-07-07王文君
摘要:“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传统范式在“二四分段”与“六年一贯”相结合、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和能力培养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课程体系过于庞大、课程体系比例失调和专业技能课程失范等问题。要实现六年制农村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范式重构,就要引入核心素养的概念,让课程设置适应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数据时代,充分发挥课程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六年制;音乐教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4-0186-004
核心素养的目标是希望培养能融入未来社会、健康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新世纪人才。这种未来人才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基本专业技能、良好的意志品质与恰当的情感态度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重视“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局限,而转向学会思考、学会协同、学会沟通、学会表现的综合教育活动,并注重培养那些与个人幸福生活相关的素养,如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心理调适能力、合理的人生规划、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品格,以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面对生活困难与压力。毫无疑问,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目标引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
一、“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优点
为了加强乡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乡村艺术教育质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从2010年开始实行“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生员,培养期为六年,本科学历免费就读,毕业后必须回原籍乡村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六年制”的人才培养精准定位于乡村音乐教育,整个课程体系由五个板块构成,即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任选课程、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1]
(一)“二四分段”与“六年一贯”相结合
“二四分段”是针对“六年制”制定的一种特殊的学籍管理办法。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的六年的大学学习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设置学籍,前二年为中专学籍,吸收传统师范教育的经验,采用综合培养的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教育。两年后参加转籍升学考试,取得学籍转换考试资格且通过考试的学生注册为本科学籍,升入本科阶段,并按学科方向进入对应的院系继续学习四年,毕业后获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证书。
“六年一贯”是指“六年制”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考虑初中起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前两年主要学习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教师基本职业素养,同时加强与年龄关联度大、可塑性强的专业技能技巧课程,如钢琴演奏、基础器乐、基础声乐、形体舞蹈和三字一话等课程的学习。后四年则对专业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并对知识从广度与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使学生在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师范技能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与音乐教育的特殊要求,“六年制”音乐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特别注重综合素质与专业发展双向并举。综合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人品人格等整体素质,对应的人文通识课程有阅读与写作、儿童文学、基础英语、地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对应的科学通识课程有基础化学、基础数学、科学技术概论等。
专业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从事乡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歌唱教学与表演、乐器教学与表演、舞蹈教学与表演、儿童合唱与指挥等音乐技能及音乐教学技能,以实现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基本乐科课程,基础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基础舞蹈等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中外音乐史及其音乐赏析、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理论课程,以及钢琴配弹、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小学音乐教育必需的综合技能运用课程。鉴于音乐技能形成的年龄要求,部分专业技能课程从入校的一年级起就开设,以强化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演唱、演奏、舞蹈等专业技能高级阶段的训练课程,键盘和声、校本教材开发、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国外音乐教育体系等理论与应用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理论深度,拓展学生专业成长的空间。
(三)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
专业主修是指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主要修习专业。主修的专业要通过系列课程来发展专业能力,包括能够让学生了解并驾驭音乐理论体系与音乐理论分析方法,掌握演唱演奏等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教育能力,掌握音乐创造的方法与技巧并能熟练运用。专业主修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契合了未来乡村基础音乐教育规范、科学、正统、专业的需求。
目前乡村基础教育师资极为匮乏,一名教师往往需要兼教多门课程。针对这种现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要注重一专多能、一岗多用能力的培养。为此,“六年制”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主修之外的辅修机会。即学生在其主修的音乐专业之外,还可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至二个辅修方向的模块课进行辅修,使其毕业后具备承担多门小学课程教学的能力,以适应当前乡村小学对师资的多向专业需求。辅修课程模块主要针对乡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教学,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了培养本学科核心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约8门,总计16个学分。这種专业主修与专业辅修相结合的模式既继承了“百年师范”、“综合培养”教师的传统,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学科性与综合性,同时也为学生夯实基础、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
(四)能力培养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能力培养主要是立足于当今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包括音乐技能技巧和音乐教育基本技能在内的能力,能做好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策划、组织、指导实施课外活动与音乐活动的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实践育人”,包括艺术实践、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达到了24.3%的比例,这还不包括课内的实训教学学时在内。尤其是在师范技能的实训与实践课程设置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实习时间与方式,不再采取实习与见习合二为一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及早介入教育见习,以充分熟悉乡村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在五、六年级分别设置了8周和18周的两次教育实习,使得教育实践短时与长时相结合,这种分散进行教育见习的方式与集中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相辅相成、互相结合,成为一种全程的发展式教育实习活动,使师范技能的实践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方式的结合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以全程的、递进的方式进行,为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空间。
二、“六年制”课程体系传统范式的不足
尽管在过去六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该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但是,它本身所蕴含的不足和问题也日趋明显,必须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从而不断完善这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过于庞大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体素质与教育素质,传统的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多学科的全覆盖,且每一个学科的课程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英语课程为例,开设了英语语音语调(一、二)、英语听说(一、二)、基础英语(一、二、三、四)和大学英语(一、二、三、四)等四门课程累计504课时。如此“高大全”的课程设置致使课程群结构复杂,周课时量过大,课后还要完成各科作业及大量的钢琴、声乐、舞蹈技能技巧練习,对于学生来说时间远不够用,不利于发展兴趣爱好,进行广泛阅读、自主练习和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影响了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思:综合培养是不是必须全科发展?全科发展是不是必须全面培养?
(二)课程体系比例失调
“六年制”乡村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五个板块学时比例存在几个问题。首先,通识课时达到了54.1%,比例偏高。在没有高考压力的前提下,学习在于发展的需要,通识课程比例过大,课程过多,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吸收消化并最终形成素质与能力。其次,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不足,课时比例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通识课程课时量太大,留给专业课程的学时明显不足。第三,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偏低,专业选修模块空间不足。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发挥兴趣与爱好的动力作用,有针对有选择地进行课程学习与训练,这需要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如果选课空间不足,就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课的要求,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与自由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专业技能课程失范
六年制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初中起点,对于专业学习来说他们具有良好的年龄优势,非常有利于演奏、演唱、舞蹈等专业技能的形成。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的六年制专业课程设置中,第一、第二学期只开设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舞蹈三门课程,待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后,才开设基础声乐和基础钢琴课,限于师资与教学设备,高校扩招以来,师范类的音乐专业技能课程大都采用大班或小组授课,六年制也不例外,且每一门技能课程的周课时均为二课时。入校一年之后才进入技能课的学习与训练,对六年制学生的年龄优势来说是一种浪费,不能充分利用其初中毕业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同时,专业技能课周课时的不足与通识课周课时的过多形成反差与矛盾,没有足够时间的专业训练,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切合学生特点的课程设置与合理专业教学进程,就难以有效形成专业技能技巧。
(四)学生专业思想、专业情意方面的课程缺失
六年制的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情意,他们报考定向师范,并非完全源于对教师的职业崇高性的认可。据调查,六年制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并不高。[2]鉴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六年制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情意和教师信念教育,促使学生认可教师职业,尤其是在当下乡村音乐教育环境恶劣、教师待遇较差、收入偏低的就业条件下,学生们不愿意到乡村从事基础教育成为普遍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情意与职业信仰,以最终达到服务乡村基础教育的目的。
三、新型课程体系的范式重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新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各方面综合发力。就课程体系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
(一)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意味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它意味着课程改革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其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识课程正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要特别注意通识教育的“通”并非培养通才,而是侧重于贯通和通达,即实现各种核心能力之间的融通。[3]因此,在课程开设上,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学科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把通识课程体系分为文化、技能和教育等三大类型,通过三类课程并举,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的感情、理智、素质与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二)构建“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音乐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这种专业素质与能力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专业课程需要强调“知识整合”,尤其是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改变视唱练耳、基础乐理课程与基础钢琴、基础声乐、基础舞蹈等课程相互脱节、自成体系、封闭式教学的现状,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训练内容,构建合理的学科融合知识体系。[4]其次,在强调理论知识应用性的前提下,把基础和声理论与应用、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分析与写作、音乐创作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简化,以服务于基础音乐教学需要为导向,降低难度与深度,加强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对接,并倾向于儿童音乐作品。所有“知识整合”的专业课程都要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性与学术性的课程特征,转变为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用。
(三)构建“多元与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由集中性实践课程和课内实践学时两部分组成。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实践课程体系,首先要求教师要把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开展多元的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技能技巧类的课程,课内实践是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往往需要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同时,把教学音乐会、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教育专题调查研究与开发课程设计等以多元化课程的形式体现在培养方案之中,还要加强艺术交流、大师班、学术讲座、观看音乐会等隐形课程的教学,并按学分将其纳入实践课程体系。最后,在教育实践中,构建“生源地—中小学—培养学校”合作培养体制,通过观摩、见习、示范课、基础教育专家讲座等形式,充分熟悉基础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把教育实习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乡村教育,在长期动态的见习与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习进步、解决问题并进行反思。
(四)构建“专业情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它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情意”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职业信念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道德、乡土文化与乡村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名家思想选讲等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引导,使之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通过教育名家的思想引领,建立教师的信念,强化从业的奉献精神与担当情怀,树立发展乡村基础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学内容上,要在專业教学与建设技能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心教育,让爱心成为学生上进的内驱力量,推动学生积极上进,不断完善自我,用爱心和责任心为乡村基础教育倾注热情与智慧。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参考文献:
[1]李克勤,袁耀宗.六年制本科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1):98-100.
[2]范兴华,陈锋菊,刘雯,张尚宴.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结构及特点[J].心理研究,2014,(7):81-85.
[3]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65-70.
[4]王文君.“六年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6,(6):109-114.
(责任编辑 明 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