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实践综述
2017-07-03于晓多
于晓多
摘 要:兴趣激发是小学音乐课堂的核心,而小乐器便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反思多年的音乐教学,更注重音乐课堂的氛围、游戏性,却忘了音乐课兴趣的培养。因此,对课堂充分运用小乐器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乐器;音乐课堂;策略研究
一、小乐器在音乐课堂起到大作用
1.小乐器进入课堂后,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合作力都有很大的进步。
2.小乐器能提高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演奏美的音乐,情绪变好了,开始动脑了,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教学中的难点也容易解决了,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教学法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启示
《奥尔夫教学法》带给中国音乐课堂的启发: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这很重要。课上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随着音乐做做律动、敲敲打击乐器、做声势训练等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音乐。
三、小乐器在音乐课堂的运用实践
1.小乐器教学要和歌曲、欣赏等教学结合
小乐器对于课堂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绝不是课堂的主导,而是为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比如歌曲、欣赏的教学,比如音准教学,学生常常会出现音不准、声音不和谐,但通过演奏小乐器后学生的音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上欣赏课的时候,学生可以演奏乐曲的主题旋律,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三年级欣赏《打字机》这首乐曲,学生用竖笛吹奏出主题旋律,学会了乐曲旋律,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小乐器恰当地结合音乐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也让我们的小乐器教学能适当地走进课堂。
2.乐器教学要坚持,不急于求成
我在課堂实施小乐器教学一段时间以来,困惑也随之而来。比如学生对竖笛演奏很难掌握。我在四年级教授竖笛一个学期,效果却是学生可以吹奏出一首歌曲,但吹出来的却是跑音、漏气的曲子。我反复思索,总结出,这跟基本功没有打好有很大关系。比如学生的竖笛姿势,时间长了就会不顾及手握竖笛的正确姿势,这时要是不及时纠正,就会影响演奏效果。还有吹气的方法,总是用力过猛,不均匀,直接影响吹奏出来的效果。基础没打好,导致后来的效果不好。所以基础非常重要,我们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这些长期的基础教学。
小乐器进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的坚持,有时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忽略一些细节的技能,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反复坚持,督促学生。
3.小乐器走进音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音乐课堂应该是放松的、艺术的,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的。固有的课堂模式,你教我学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音乐课堂。因此,教师要在把握课堂引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乐器和音响,变成老师的课堂语言,通过这些特殊的音乐口令代替教师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聆听音乐来动与静、站与坐,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
4.激发兴趣,学习音乐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听、唱、跳、做几样传统的音乐实践活动,也不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小乐器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可以把知识与技能融入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从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之美、音乐之趣味。
在我教的二年级的一个班,每次上课课堂纪律都不是很好,学生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话。但我发现,他们班同学其实很聪明。因为每次的歌曲他们学得都很快,而且大部分同学天生音准就很好。但是他们不爱学的歌曲他们就不听。在他们班级开展小乐器进课堂活动后,他们特别喜欢玩弄这些小乐器。在听到我用铝板琴敲出好听的歌曲后,非常羡慕!都急着要学!于是,我在教他们铝板琴的时候,课堂纪律一下就变得安静有序,每个同学学得都很认真。歌曲敲会了,唱起来就更容易了。在六一汇演的时候,还全班表演了铝板琴合奏,相当精彩!所以,小乐器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四、体验、感受音乐是最终目的
音乐课堂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但这个过程是不明确的,是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直在追求与探索的。我在多年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终于寻找到了一点小的入口,通过小小乐器,打开音乐课的大门,深入挖掘音乐课堂之美,运用小乐器这个工具,去改变传统的教与学,实现音乐课堂的审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吕渭源,李子健.论教学的有效法则[J].武汉教育科研,1991(2).
[3]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10.
[4]吴斌.中国音乐教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5]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