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2017-06-30陈旺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对策

陈旺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总体成绩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以及教学手段不新颖等,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对初中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原因;对策;分析

对于一些初中学生来说,惧怕数学,甚至在小学数学学习是佼佼者,但是进入到初中后第一个跟头便是栽到数学学习上。因此在面对小学学习成绩较为理想进入到初中后成绩一直下滑的学困上,通过对其存在着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初中数学学困出现的原因分析

1.学科方面原因

初中教学内容主要存在着比较高的概括性以及抽象性,并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比较高要求,学生要想学习好数学,必须要勤于思考以及总结,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并不善于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便束手无策,普遍的认为数学学习是较为枯燥的。

2.学校原因

自从新教改后,初中教材中增加比较多的内容,知识难度大,学生自身负担加重,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受到严重打击。同时学校为了升学率增加教师以及学生的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多负面影响。

3.班级原因

目前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比较强的依赖性,相互之间干扰和影响,此外由于个别教师对学困生不尊重,学生之间的相互排挤以及瞧不起的现象,使其自遵心受到严重影响,从而逐渐脱离班集体,跟着教师对着干,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导致学困生的形成。

4.教师原因

一是教师自身的师德以及业务素质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也尝试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相对比较枯燥;二是教师不明白学生的心里的活动和发展变化,由于不同学生所接受数学的水平和能力也存在差异,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也存在偏差,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5.学生自身原因

一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通常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大部分数学学困生都会对数学的学习没兴趣,并且求知欲不高,意志比较薄弱。二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目的存在不明确现象,自主性较差,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上课完全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三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方式不科学,导致在课堂上听课的效率不高。

二、解决措施分析

1.情感化,唤起自信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智商和数学基础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要用心以及用情做到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可以过分的责备,要委婉的提醒,让学生自行进行感悟,从而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要利用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善于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教学情景,保证课堂氛围活跃,建立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参与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水平。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老师布置什么,学生就会去做什么,大部分学生几乎很少主动去做,所以不会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告诉学生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对预习要重视,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长期培养学生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不能马虎了事,严禁抄作业的现象,必须自己动脑完成教师布置的作用。

3.和家长联起手,跟踪学生在学习中的现状

孩子是家长的未来,如果只是挣钱给孩子花是远远不够的,对教育好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让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在开家长会时,要留给家长足够自由的交流机会,保证每一次家长会中都能吸取一定的营养,对长期打骂孩子的父母要做好家访工作,一同协商孩子教育问题,使家庭教育能够和学校教育相互结合。

4.重视反馈

课堂中的学生表情以及回答问题等情况,可以反馈给教师大量的信息,因此要根据这些信息从而及时的调整教学,重点做好课堂知识联系,教师在学生平时在练习以及作业中会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辅导。此外在学困生有了一定基础和兴趣后,要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教师提前所下发的新课讲学稿以及阅读课本等,对教材要力所能力的处理。要求他们要对作业独立完成,这是对学困生培养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最大限度的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对时间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困生的自学能力。

5.教師应该使用分层教学法,做到因材施教

突出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也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能理解以及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点。分层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目标以及内容方法上体现层次性,进而对于不同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实施分层教学主要倡导的就是因材施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激发学习主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对初中数学的学困生进行转变,已经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长期面对着的棘手问题,必须要具有耐心以及恒心,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且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探究意识积极培养,使学困生能从自卑逐渐的走向自信,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尉景兴. 高一年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13-114.

[2]杨光.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对策[J]. 中国培训,2015,(08):180.

[3]孙晓锐.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13,(01):50+34.

[4]吴玉香. 浅谈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与教学对策[J]. 科技信息,2009,(33):1018+1024.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初中数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