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
2017-06-24魏爱青
魏爱青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心理学的发展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效运用心理学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促进学生兴趣的激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心理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且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获取新的语文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自然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可以巧妙结合心理学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各个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也要将这一理念运用其中,肯定学生的内在有无限的潜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和创作的空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互动的过程中,要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应避免把学生物化的错误观念和做法。教师对学生应有充分的尊重,这种尊重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让学生不敢亲近。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际上是在启发教师改变教学的心态,真诚的去尊重和关怀学生,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去赢得学生的心,从而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这样积极的氛围下自然就会产生对该门学科的兴趣,这也是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所证明的常见现象。
二、鼓励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建立也需要自信作为基础。一名小学生,学习对于他来说难免会形成艰难的阻碍。因此,在挫折面前,学生很可能会做消极的归因,比如,把没把课文背过,就认为是自己脑子笨,对自己丧失信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认真去观察学生,与学生做真诚的交流,保护他们的隐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认识到其思维当中的不合理之处,用更加合理的信念去将其代替,课文没有背过不是因为你笨,而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或者用的时间不够多,像这样消除学生内心的负面评价,激发起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无疑是心理学方法又一次有益的应用。除此之外,行为主义学派认为,行为在不断的强化下,就容易形成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和表情等去强化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鼓励,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在这方面,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这么两条规律:一是凡是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直到昏昏欲睡;二是凡是方法变化过多的教学,又会使学生难以应付,因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必须适当变化,但又不能变得过多或过于频繁。根据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小学语文课文中文章体裁较多,可以因文设计教法。如内容浅而故事性强的课文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表现人物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对于科学小品,可让学生认真阅读,查找资料,分组讨论,进行争辩。这样,学生会在浓厚兴趣中学到新知识。
四、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生理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同样也较小,他们大多活泼外向,精力充沛,对新鲜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对动漫等儿童化的形象和作品兴趣更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元素整合到教学中去,促进兴趣的激发。
总之,教育是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心灵相互碰撞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因为兴趣而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教师就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的设计到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安排,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学生兴趣的产生,进而主动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隋国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兴趣教学\[J\].文理导航,2015,(04):67.
\[2\]王再生.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20):133.
\[3\]朱静.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