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朗诵的内功

2017-06-21朱俊瑛

视听 2017年5期
关键词:朗诵者演播光阴

□ 朱俊瑛

浅议朗诵的内功

□ 朱俊瑛

朗诵一直是一个门槛很低、人人皆能参与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当下朗诵热的兴起,使得人们对于朗诵的关注前所未有。而具体分析朗诵之奥秘必须从更深层次探寻,尤其是获得朗诵真谛的背后丝毫离不开朗诵者内心情感的储备,因此从朗诵者内部探寻其深层原因才会得到准确答案,朗诵之美妙才能绽放。

朗诵;准备;对象感;内在语;想象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只要会说话就会朗诵,由此可见朗诵门槛之低。关于朗诵,百度百科释义为:清清楚楚地高声诵读。在中国诗歌诞生之日就有了朗诵。而追溯朗诵的兴起则应该始于唐朝,之后一直是平稳过渡发展期。然而,近几年随着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的火热普及,尤其随着央视《朗读者》节目的火爆,朗诵获得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追捧,并在全国各地兴起了朗诵潮,让朗诵再度引发人们关注。在此情境之下,人们对于朗诵的艺术气息话里话外也多了几分细究:怎样才能获得声情并茂的朗诵效果?的确,能人所不能是一个难破之题。本文试图从内外兼修的视角,对朗诵效果做点滴探讨,希望对怀揣朗诵情结的爱好者有所启发。

一、朗诵者的准备

创作者在朗诵与演播之前,要对作品进行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所要费的功力占到整个朗诵与演播所需功力的约80%。

一般朗诵与演播活动所使用的作品绝大多数是别人的,自己创作的很少。如果说别人的作品是一度创作,那么创作者将文字作品朗诵与演播出来,就是二度创作,即再创作。这样,二度创作就有了它的两个特点,一是必须要有一度创作为依托,没有一度创作就无所谓二度创作;二是必须要有二度的“创作”。所谓创作,就是原先没有,经过努力,出现一个新的事物。例如一篇文字作品,经过你的分析、理解、感受,用你的声音朗诵与演播出来,使文字变成声音,就是说要有你新创的东西,有你的痕迹、你的特点,这就是创作。

既然是“再创作”,对原作品就不是照本宣科,就不能把原作品的文字语言直接转换成有声语言,而是要求创作者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实质和艺术美感。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对原作进行分析、理解、感受。这个过程要分三步来走,简单来说就是搞清楚原作“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

主要是搞清楚作品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例如体裁方面,如果是诗歌,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是格律诗还是自由体诗、散文诗?如果是散文,是记叙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是风情散文还是哲理散文,是回忆录还是报告文学?如果是其他体裁,是小说还是寓言故事,是新闻故事还是戏剧台词……因为不同的文体就要有不同的语体来对应。新闻播读与诗歌散文的朗诵绝不是一回事。内容方面,如果你对要朗诵与播读的作品内容没有相应的了解,要想成功地进行“二度创作”是不可能的。只有将你要朗诵与演播作品的体裁、内容稿清楚,才能运用有声语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述清楚,才能声情并茂地圆满完成“二度创作”。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篇作品的体裁是词“江城子”,内容是苏轼写他做的一个有关亡妻的梦。在明确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朗诵,才能较好地完成“二度创作”。

(二)“为什么”

就是要搞清楚作者为什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但往往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上,我们有声语言创作者的注意力却不能集中到这里,而是集中在纯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殊不知,丢弃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声语言的表达就没有依附,就没有准星,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朗诵与演播,是有声语言的僵尸。

知道作者“为什么”写的途径就是查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上网查,因为大多是名篇,只要搜“某某作品赏析”的关键词就会有大量的赏析文章,挑选你认为赏析到位的,能帮助你理解、感受作品的文章作为参考。苏轼的这首词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他的一个梦,怀念已去世十年的妻子。

(三)“怎么写的”

明确作者是用什么艺术手段和写作方法谋篇布局,实现他的写作目的的。因为作者的遣词造句、写作方法、写作风格,直接决定了朗诵者用什么语言样态、语言风格来呈现作者创作意图,用我们的有声语言来实现他的写作目的。朗诵与演播的基调、语气、节奏、语速,乃至配乐、灯光、服饰及整个状态,无不受制于此。

苏轼怀念前妻的情感,用了词“江城子”作为载体,分上下两阙写。上阕交代了前妻已去世十年,以及他自己这十年来东奔西走苦学求官的艰难和处境,下阕具体写了他的梦境,联想到前妻安葬地的荒凉和凄惨,表达了他对前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如此这般分析、理解、感受之后,朗诵时的基调、速度、语气、节奏等就都有了着落。

二、朗诵者的对象感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主题,这个主题是通过作品的内容体现的。我们朗诵与演播一篇文学作品,首先要明白它的内容和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朗诵与演播的目的;目的明确了,也就明确了受众;有了明确的受众才能有明确的针对性;有了明确的针对性,各项语言表达技巧才有了着落,才有明确的朗诵与演播目的。试想:你的朗诵与演播如果没人听、没人看,那还有朗诵与演播的必要吗?所以对于朗诵者来说,朗诵对象的确定非常重要,至于重要到什么程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内心始终要有朗诵对象的存在。

播音员在演播室里播报,受众并不在现场,其实是自说自话,得不到受众的反馈,不能与受众产生交流。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对象感”这一概念。这里的关键词是“感”,也就是在播音、朗诵与演播时要感觉到收听对象的存在。虽然目中无人,但要做到心中有人。如果目中无人、心中无人,那就没有说的必要了。而我们播音或朗诵时表现出的语言平淡、拖沓等现象,就是因为没有对象感所导致的。

获得对象感的方法是:以朗诵与演播的稿件内容提供的信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设想对象的存在。所谓“质”是指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爱好等素质方面来设想。例如励志类、情感类、职业类等方面的稿件,就要设想相应的受众群,便于朗诵与演播时与心中的受众形成交流。所谓“量”,是指对象的数量、朗诵与演播的环境等,这直接影响朗诵与演播时的用气发声,例如音量、强弱和气势等具体语言表达的掌握。

这里要强调的是,对象感不能时有时无、飘忽不定,要贯穿朗诵与演播过程始终。另外,就同一篇稿件来讲,对象感的设想要稳定、统一,头脑中的受众不能随意变换。同时,也允许不同的朗诵者,依据自己对稿件的分析、理解、感受和各方面能力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具体对象。例如于沙的诗歌《偷光阴》:

你听说过光阴被偷吗?

你见过光阴被偷吗?

你有过光阴被偷的事吗?

你相信光阴会被偷吗?

是的,应该坦白地告诉你,

光阴是完全可能被偷的。

也许,你的光阴已经被偷了,

而你,还蒙在鼓里呢。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的胆量,

连光阴也敢偷呢?

啊,这个江洋大盗,

它的名字,就叫——懒惰。

这首诗歌的内容是说时间的珍贵,作者一定是针对年轻人而作,告诫他们要珍惜时间。我们朗诵的对象、朗诵的目的应该和作者保持一致。

三、朗诵者的内在语

所谓内在语,就是那些在语句表达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和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内在语有两个作用:一是揭示语句本质;二是揭示语言链条。

所谓揭示语句本质,是指根据语言环境、上下文和语言目的,揭示出这句话的内在含义。例如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作者在叙述了他的姥姥、母亲和妻子三代女人在做了母亲以后都喜欢吃鱼头这个共同现象以后写道:“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再如史铁生写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中的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语句表面是描绘作者所看到的菊花,但语言实质却并非看花,而是看外面的世界,看他们未来的生活。

有个故事:一位年轻女子觉得身体不舒服,就向她的同事咨询哪一位医生看病更好。同事说:“我知道城里有一位医术很棒的医生,不过他的诊费收得很高。初次就诊要收500元,以后复诊每次还要收100元。”这位年轻女子按照同事的指点找到了这位医生。为了省钱,她一见到这位医生就欢快地说:“大夫,我又来了!”大夫笑了笑就迅速地给她做了检查,然后说:“很好,继续吃我上次给你开的药吧,再吃一个疗程就行了。”

年轻女子说的“大夫,我又来了”,其中的“又”,就暗含着内在语:“我曾经找您看过病,今天是复诊,不是初诊,您应当收100元就诊费,而不是500元。”大夫给她做了检查以后,要她继续服用上次开的药,实际就是听出了女患者话语的内在语。医生的软幽默也有内在语:“继续吃我上次给你开的药吧”,戳穿了这位女患者究竟是初诊还是复诊的事实,叫这位年轻女子哭笑不得。

所谓揭示语言链条是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即一句话的分句与分句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如何衔接成一个整体的。这些句、段、层次之间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只要在它们中间加上内在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句话、这几个段落、这几个层次,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语句关系,是一个语团。

内在语的运用是比较灵活的,播音理论上把它分为六类,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常用的是关联性内在语。它是没有用文字表现出来的语句关系,一般用在语句、段落、层次之前或之后,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而且”“结果”“那么”等等。用好这些内在语,可以使前后语句、上下文语言的衔接更加自然顺畅和符合逻辑,使语言目的和语义更加准确。

朗诵与演播一旦有了内在语(潜台词、话中话、言外之音),其语言就有了味道。不过对于内在语也不要过分解读,不是每篇作品的每句话都有内在语的。陈述性的文稿一般是直露的。

四、朗诵者的想象

想象是作品提供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创作者脑海中不断浮现,引发其相应情感的过程。这里,感受是基础,想象是桥梁,表达是目的。例如彭波的散文《最后一只藏羚羊》:

“……这时,一丝声响在我背后响起,我慢慢地转过身,眼前是乌黑的枪口,在惨烈的夕阳下,在同伴的尸体中,我竟露出了一丝惨淡的笑容,无知的人类啊!你们究竟还要愚昧到几时啊?你们毁灭了我们,其实正是在毁灭你们自己啊!你们今天践踏在我们的尸体上,可总有一天你们的尸体将会被自己践踏。

尽管开枪啊,开枪啊!你们唯一的贡献就是在灭绝动物的名单上又添了一笔,把自己灭绝的日期又提前了一天。

枪响了,我大睁着双眼倒在地上,嘴角仍挂着微笑,而眼角却流下一颗浑浊的泪滴。

今晚的星星啊,真美,望着它,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丈夫和女儿,还有那梦中的可可西里,几万只藏羚羊在草原上奔驰着,尘土飞扬,阳光洒在他们的皮毛上,泛着金光!”

在朗诵这篇作品时,“眼前是乌黑的枪口,在惨烈的夕阳下,在同伴的尸体中,我竟露出了一丝惨淡的笑容”“我大睁着双眼倒在地上,嘴角仍挂着微笑,而眼角却流下一颗浑浊的泪滴”“今晚的星星啊,真美,望着它,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丈夫和女儿,还有那梦中的可可西里,几万只藏羚羊在草原上奔驰着,尘土飞扬,阳光洒在他们的皮毛上,泛着金光”等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就要形象生动地出现在朗诵者的脑海中,形成连续不断的画面,从而引发朗诵者激愤的情感,支撑着我们的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向前推进,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朗诵效果,只重视外在的结果而不去考量朗诵者内在的储备与挖掘是导致朗诵千人一面的原因之一。在当下人人生活快节奏的情境下,快节奏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现代人:人们焦虑、抑郁甚至恐惧,而逐渐兴起的朗诵艺术则不仅仅是一个让我们慢下来的生活方式,更是缓解人们压力、释放人们内心苦闷焦虑的减压阀。而要让朗诵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语言的学习非下苦功夫不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2000多年前先秦时代屈原先生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朗诵热背后的所有朗诵者。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主持学院)

猜你喜欢

朗诵者演播光阴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一寸光阴”怎么量
有声小说《白鹿原》演播艺术分析
——以李野墨演播版本为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新时代有声演播者应该如何掌握情气声的关系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开启文化类节目的霸屏时代 成就文学与电视的完美遇见
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浅谈朗诵者应该如何选择朗诵稿件
流年无恙 光阴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