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比较分析
2018-09-27李江
李江?
摘 要:由全民阅读引动的全国性诵读热潮中,诗文作者的朗诵(读)与朗诵者的朗诵(读)相比较形成了较显著的差异,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争论。本论文对朗诵者和诗文作者朗诵(读)的各自优缺点进行了客观、公正、详实的分析比较,并就朗诵的概念、成功朗诵的准则,正确看待朗诵者和诗文作者朗诵等方面都给予了较充分的阐述。
关键词:朗诵者;诗文作者;朗诵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126-02
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全民阅读活动的兴起,朗诵(读)活动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电台、电视台创办的有关朗诵(读)的栏目推波助澜,如央视的《朗读者》、《诗词大会》等等。许多朗诵专业机构和群众团体纷纷成立,活动频繁,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诵读会、朗诵大赛,此起彼伏,如火如荼。然而一些朗诵者的朗诵水准参差不齐,有的也差强人意,其朗诵要么拿腔甩调、千篇一律,要么玩弄声音技巧浮于表面无感而发,受众很有意见。与此同时,一些诗文作者在文化交流沙龙的诵读活动中,自己朗诵自己的作品自得其乐。但不能否认的是,相当一些诗文作者的朗诵是很“业余”的。且不说他们普通话水准较低,缺乏用气发音,吐字归音等基本功训练。就语言表达来说,他们或者见字念稿,平铺直叙,木然僵硬;或者狂呼乱喊,滥用“激情”,语言表达“粗服乱头”;更谈不上艺术性,欣赏性,大大消弱了其作品所具有的品质和内涵。而真正的朗诵艺术家对某些诗文作者的朗诵也非常不予认可,认为术业有专攻,诗文作者还是好好写诗写文章,朗诵的事还是让语言工作者去做较好。由此就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真正好的朗诵其标准是什么?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朗诵者与诗文作者的朗诵,其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能否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推动大众朗诵艺术活动不断提高和健康发展?
一、朗诵者朗诵与诗文作者朗诵的长项与短处
1.朗诵者的朗诵。这里所说的“朗诵者”主要指语言艺术专业从业者(如:话剧、影视演员、配音演员、播音员、主持人等)。他们经过表演台词或播音主持的科班专业训练,并在长期大量的语言表达实践中(如:话剧舞台,影视拍摄,播音主持的话筒镜头前),运用声音塑造人物,讲述故事,播报新闻,主持节目,为专题片配音,朗诵诗文演播小说等等,他们经过选拔、考试、学习、训练、实践,具备了较强的发声、气息、语音、吐字、归音,内外技巧等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他们音质音色优美,普通话语音通过了国家等级测试,有声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这些无疑是它们在朗诵(读)中的长项。然而由于他们朗诵的诗文,绝大多数都是他人的作品,这必然给他们提出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对作品内容、主题、背景等进行分析理解、挖掘、感受体验。如果浅尝辄止,大而化之,不在备稿这个语言表达的基础性工作上深下工夫,就不可能准确、深刻、生动地表达作品,语言形式与作品内容就可能成为“两张皮”,必然造成表达单一刻板,空洞无物。如此朗诵,作者怎能认可?受众怎会满意?
而当诗文作者听到这样粗糙、肤浅、盲目,甚至歪曲、错误地表达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内心自然是“崩溃”的,以至“难以容忍”。
另外,朗诵者在多年的专业语言技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易形成某种陈旧意识和固化模式,或者受时代风格,年龄因素等影响,在朗诵中会不自觉地带出某种习惯腔调,有时还十分“顽固”,很难改变突破,致使其朗诵千篇一律,刻板陈旧,成为制约其朗诵(读)水准和表达效果的“痼疾”。
2.诗文作者的朗诵。诗文作者,这里是指通过文字作品的写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群体(诗人、作家等)。近年来他们在其行业内的沙龙聚会和主题活动上朗诵自己作品的现象越来越多。客观地说他们中也有少数人朗诵地比较好,其优点是:直抒胸臆,扑实真诚,个性张扬,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富于新意。但是必须看到,他们中更多人的朗诵,其缺陷也非常突出,甚至不得不说“乏善可陈”。首先,语音问题严重,很多人操一口浓重的方言或“醋溜普通话”朗诵,听起来很不优美,甚至颇为滑稽,常常造成许多观众的听觉障碍。其次,某些诗文作者朗诵时喜好狂呼乱叫,一吼到底,激情泛滥;喊者盲目激动,听者感觉很累,也就谈不上产生语言艺术美的享受了。再者,他们中有的人口齿不清,气息不稳,朗诵起来模糊不清,粗糙寡淡,平辅直叙,一念了之。他们没有经过语言基本功的学习训练,有声语言感悟力也很弱,音质音色较差,更不在意舞台风貌和语言技巧的运用,站没站像,目无视像,面无表情,不会交流,小动作频发,举手投足随意无章法,只能表达其作品内容和品质的五成甚至更低。
这里必要指出的是,某些诗文作者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极端观点:“我们的诗,不需要别人‘朗诵,我们拒绝‘表演,只有我们自己去读自己的作品才是好的。”
这里且不说朗诵,尤其是舞台朗诵,必定会涉及个人(或多人)对表演的要求,需综合运用声音、表情、目光、动作等表达手段。只说,一件作品如果只能由作者本人朗诵才是最好的,那么,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众多先贤大家的精典作品,当代人都不能、不应朗诵了。因为他们都已作古,那些佳诗美文也只能“作古”、被“束之高阁”,今天活着的人是不能朗诵的。即就是还健在的当代诗文作者的诗文,其他人也不能碰,因为“不可能朗诵好”!照此观点,古今中外的精典诗文的传播发扬只能依赖于文字,躺在书本里“睡大觉”了。中国播音主持著名理论权威张颂教授指出:“为什么不该念别人的东西呢?人人都这样做,自己写的诗文别人就念不得,别人写的诗文自己也念不得。那该怎么去体味、欣赏、交流、传播呢?”[1]需知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靠着人们一代一代口口诵读,才最终流传下来的。而唐诗、宋詞、元曲等都是可以谱成曲子供人们吟唱的。因此这种观点的荒谬就不言而喻了!此观点的产生,究其根源是“重文轻语”思想的变相表达。其实当代大多数诗文作者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大众喜爱,被人们争相诵读,插上声音的翅膀,广泛传播、流传于世呢?古今中外多少诗人一生写的诗词可能集结出版几册、几十册,但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诗歌往往只有几首,甚至一首。这与这些诗歌本身所具备的思想艺术水准有关,但也与人们对它们乐此不疲,热情不减地反复朗诵吟咏,用声音的形式口口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
二、什么是好的朗诵
1.朗诵、朗读是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张颂教授指出:“朗读活动是一种理清思路、调整心路的艰辛劳动,是一种由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过程,我们称之为‘音声化过程”[1]。这段阐述十分准确深刻,换言之就是:朗诵、朗读是一种在文字基础之上有目的的,将分析、理解、感受、体悟、融入于心,化人为己,进而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将文字作品“音声化”的再创造劳动。而绝非“不学而能”的“见字出声”、“照本宣科”。张颂教授强调:“口耳之学确是一种学问,而且是很大的学问”[2]。那么朗诵、朗读这门“很大的学问”必然被赋予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中华民族语言的音韵词句的动听之美,篇章结构的形式之美,意境的深邃隽永之美。
2.朗诵是以语言表达为核心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就有艺术标准可鉴。张颂教授对成功的、好的朗诵是这样定义的:“通过诵读,听者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认定比自己看文字作品有了更透的理解,更具体的感受,更大的愉悦,更深的启迪,这样,诵读就真正实现了由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这样的诵读就是成功的了”[3]。要实现“成功”的诵读,即好的诵读,必须按照其独特的艺术创作规律去创作。基本要领是:反复深入的理解、体悟;逐字逐句地分析琢磨;把握全篇,挖掘背景,探究目的;设身处地真切感受;坚定自信激发表达欲望;集中精力迅即进入内容之中;再次唤醒具体鲜活感受;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讲究节奏的丰富变化;力求创新,彰显个性风貌。然而,否认或违背了朗诵艺术规律,例如,认为只要会说话就会朗诵,朗诵就是张张嘴巴念念稿子,认为声音好、嗓门大就可以朗诵好,或者看两遍稿子即上场去念,单一刻板,缺乏变化,形式大于内容地无谓张扬;“以不变应万变”,与时代脱节的固定老套的腔调,空洞虚假口号式的嘶喊等等。怎么可能实现好的朗诵、成功的朗诵呢!好的朗诵会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或铿锵有力,或舒缓婉转,或深沉理性,或轻快浪漫,如动听的音乐,如悦目的绘画;如高山大河,如小桥流水;如振翅翱翔的苍鹰,如鲜艳青葱的花草。好的朗诵能激发巨大的情感力量,在作者,朗诵者,观众三者之间架起共鸣和联想的桥梁,达到感染人,激发人,教育人,愉悦人的目的。
三、正确看待朗诵者的朗诵与诗文作者的朗诵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借鉴应当是正确方向。朗诵者与诗文作者不应互相瞧不起,互相抵触,互相攻击。而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更是不可取的。要客观认识到,朗诵者与诗文作者的朗诵各有所长,各存其短。以客观,公正,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对方,面对自己。发扬自身所长,学习对方优点,弥补各自短板。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别人的优长之处与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变成自己具备的方法能力,才是正道,也是突破自身创作瓶颈的契机。毕竟艺术的标准是公平公正的,谁能遵照艺术创作规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避俗求雅、不断扬弃、创新突破,谁的创作就是好的、成功的创作。从理论上说,这与行业、门派无关,与专业还是业余也没截然的分野,观众认可不认可才是检验朗诵好坏高下的实践标准。不论你是朗诵家,还是诗人学者,不论你是专业人员还是业余爱好者,不论你的名头是大是小,观众的眼睛和耳朵是“雪亮的”,他们可能不会朗诵,但他们懂得欣赏。你的朗诵能否打动、感染、启迪、愉悦观众,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参考文獻:
[1] 曾致.朗诵艺术指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4.
[2] 张颂.诗歌朗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颂.朗诵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