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现状与特点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

2017-06-19魏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年2期
关键词:非典型用工劳动

● 魏巍

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现状与特点
——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

● 魏巍

在文献计量学运用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非典型雇佣过关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从作者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分析该研究的研究主题、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趋势和特点,得到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经济学研究基础较薄弱。目前的文献多探究非典型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弹性用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较少从劳动关系学角度探讨雇主策略选择和利益主体的角色转换等问题。

非典型雇佣关系 文献统计 劳动关系

一、概念界定

“非典型雇佣”(atypicial-employment)这一概念首先由Freedman(1985)提出,非典型雇佣在实践中首先发端于北美、欧洲的发达国家及日本,它所包含的非全日制用工(part-time work)、临时雇佣(temporary employment)、固定期限合同用工(contract work/fixed contract work)等用工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雇佣关系而言,非典型雇佣关系是指:(1)雇主与受雇人之间存在契约关系但不仅限于指挥监督权和服从义务;(2)雇佣关系不建立在全时间的基础之上,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相对自由,工作地点、时间与数量具有潜在的不可预期性;(3)雇主与受雇人存在一定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雇主占有受雇人的部分劳动所得。根据1995年美国劳工统计局所下的定义,“或有工作”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显性或隐含的持续性的雇佣关系,其内涵与非典型雇佣较为一致。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起始于理论界对企业非典型用工现象的描述和概念界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普及化提供了可能,加之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柔性方面的需求,企业开始寻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用工模式,比如通过人力资源平台和自由工作者网站来雇佣临时性的劳动者,出现了承揽关系、合作关系、工作关系等模糊的概念界定,而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相对于管理实践稍显滞后和不足,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研究现状及特点的分析,对比国外相关研究,对于中国研究非典型雇佣关系的路径和发展做以思考。

二、国内外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评述

随着电子媒介和网络数据库的兴起,文献计量成为一种新方法用于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分析,更加客观的发现学术研究的动向。本文数据库的选取主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硕博论文库,通过“非典型雇佣,季节性员工,固定期限合同,三角雇佣,多边雇佣,临时雇佣,临时工,外包员工,非典型雇佣关系,派遣,临时性员工,临时员工,多元雇佣,非传统雇佣,非标准劳动关系,非永久性雇佣,弹性雇佣,替代性工作制度,非全日制用工”等关键词的检索,选取“pubmed”英文数据库,通过“atypical employment、On-call employees、Independent contractors、Temporary agency workPrivate agency worker、Dispatched worker、Contingent worker、Seasonal worker、Part-time worker、Own-account worker、Self-employment、Multiple job holding、Non-permanent worker、Temporary worker、Teleworker、Home-based worker、Casual worker、Fixed-term worker、Consultant contractors、Subcontractor、Outsourced worker、Project worker”等关键词的检索,经排除和筛选后,共计523篇,其中学位论文53篇,中文期刊论文295篇,英文期刊论文175篇。其中对于“非典型性雇佣关系”(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主题很少提及,可见目前非典型性雇佣关系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上广泛的重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热情还不太高,却是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

图1 相关文献来源分布(文献检索截至2015年5月20日)

图2 英文文期刊文献理念相关文献发表情况

图3 英文期刊发文排名情况

表1 国外主要学者发文排名情况

(一)国外研究现状计量分析

根据外文文献的搜索和统计结果,笔者进行了发表年份排序,通过排序不难发现,国外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高潮阶段,一个为1980-1990年代之间,一个为2008年至今,尤其在2014年达到15篇的最高峰,其中可能由于数据库不全等原因造成部分遗漏。

笔者按照发文数量对国外学者由低到高进行了排序,排名第一第二位的Jeffery, R W教授和Forster, J L教授均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分别发表了8篇和7篇,通过对比发现,国外的高产作者合作比较普遍。发文杂志主要集中在Demography和Work等杂志,鲜有顶级杂志,可见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有限。

国外学者关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有些从劳动力市场的政策角度进行研究,有些从劳动关系视角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的需要,从劳动关系的角度讲,劳动力市场的弹性有一个被社会接受程度的问题(Suzuki,2004)欧盟国家对于劳动力派遣问题研究的比较早,实证研究较多,多体现对非典型雇佣增长情况的描述和不利影响的调查,如对女性因家庭责任而中断就业从事非典型雇佣,其职业生涯的不利影响(Kochan,2004)。关于非典型雇佣关系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企业面临的竞争加剧,为了降低成本,采取了生产转移和合同工租赁代替固定工的形式(Lansbury,澳大利亚,2004)还有学者与工会问题结合起来研究非典型雇佣群体如何参加企业民主管理(Benedicto Ernesto R. BItonio,Jr,2004)。关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形式和效率,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产业关系都产生了新的影响,整体来看,国外研究的主要难点集中在如何在保持劳动力市场具有弹性的同时保障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效率和劳动者的权利保障。

(二)国内研究的计量分析

注:文献检索截至2015年5月20日,因此2015年非完整的全年文献图4 中文期刊文献理念相关文献发表情况

对于中文期刊论文的295篇进行发表年份统计,如下图可见,而我国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则从2006年起呈逐年递增的形势,在2011年达到36篇之多。2011年之后也呈现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可见近些年随着多种雇佣形式的出现,非典型雇佣的用工群体激增,很多雇佣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致使灵活用工等问题重新回到了学界讨论的热点。笔者对2016年关于“互联网行业劳动关系”、“Uber”、“滴滴”打车软件规范劳动关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共搜到中文期刊16篇之多。

笔者选取发文机构对作者所在的单位进行筛选和排序,通过统计分析可见

仅有7家单位发文在3篇以上,按照发文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8篇、天津大学文法学院7篇、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6篇、深圳大学管理学院4篇、南开大学商学院4篇、华东政法大学4篇、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篇,说明目前集中研究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机构并不多,研究人员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并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充分说明了高校在此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各类科研机构特别是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对此研究领域关注程度不足。

图6 中文期刊发文排名情况

表2 国内主要学者发文排名情况

笔者整理了非典型雇佣关系相关文献的发文杂志,并做了排名,通过图5可见,目前国内刊载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文献在3篇以上的期刊只有11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背景的期刊,鲜有国内顶级期刊。最主要的发文期刊为中国劳动12篇,中国劳动关系学报12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8篇。如图6所示。

笔者整理了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领域研究的高产作者排名,发文篇数在三篇以上中国学者,其中排名第一位的燕晓飞教授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从事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中华全国总工会课题10余项;排名第二位的田野教授来自天津大学文法学院;排名第三位的石美遐教授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组织与企业能力研究所副所长,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学会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劳动科学综合、人权领域中的劳动社会保障问题。

图7 国内主要作者发文排名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国外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高潮阶段,一个为1980-1990年代之间,一个为2008年至今,尤其在2014年达到15篇的最高峰,而我国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则从2006年起呈逐年递增的形势,在2011年达到36篇之多。仅有7家单位发文在3篇以上,说明目前集中研究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机构并不多,目前国内刊载非典型雇佣关系关系的研究文献在3篇以上的期刊只有11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背景的期刊,鲜有国内顶级期刊。此问题同样出现在国外的期刊上。笔者对2016年关于“互联网行业劳动关系”、“Uber”、“滴滴”打车软件规范劳动关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共搜到中文期刊16篇之多。在我国当前创新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作为一种保持原有灵活特性、又富有竞争力的新型雇佣方式,非典型雇佣关系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提升组织创新和应对不确定环境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各学科和学界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界定,从多角度探讨该群体的特征表现、弹性用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角色转换等问题,多肯定其积极作用再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多为描述性的关于行业分布、人员构成、就业状态、社会保障状况的表述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研究视角多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缺乏用劳动关系学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缺乏用定量的方法,尤其缺乏用一手调研数据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前人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社会成因、存在和发展机制,及其在不同阶段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但是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雇佣形式、雇佣关系特点、社会保障状况等更是鲜有研究,这就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研究空间。

三、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一)发展历程追溯

“非典型雇佣”理论在我国发展较晚,但是现象却早已存在。我国对非典型雇佣和非典型雇佣关系关系的研究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成果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2001年由郭悦执笔的《灵活多养的就业形势问题研究报告》,从政府和就业市场建设的角度论述了灵活就业问题,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我国劳务派遣问题研究》也从政府角度对我国的劳务派遣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包括,现状、问题和对策等。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内容:概念界定和研究群体看,研究农民工的论文最多,其次为对女性群体的研究(时博、李新建,2008)也有部分学者把研究主体锁定为大学生的打工和勤工俭学活动(申自强,2014)和退休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林淑惠,2014)。在论述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积极作用方面包括扩大就业,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服务城市生活,将劳动成本等,在文体方面,主要通过调查来藐视非典型雇佣关系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包括在一些地区的行业分布、人员构成、就业状态等。也有部分学者从法律视角切入,探讨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如是适用于《劳动法》还是《民法通则》或者《合同法》等,大多建议将其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周万玲、王建军,2004)。现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非典型雇佣的发展过程总结如下表3。

表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非典型雇佣的发展历程

(二)研究视角分析

1.“规模”研究

我国目前还没有官方的灵活就业或非典型雇佣、灵活就业的统计体系,尚缺乏权威的统计。目前可以检索到的关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统计数据,全都是一些机构或者是研究者根据官方已经公布的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推算,或者是通过项目抽样调查的结果所进行的粗略估计,并不准确。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12月全国城市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随机抽样调查推算,全国城镇非典型雇佣人数约为1.5亿人,占总就业人数的20.34%。(石美遐,2007)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的另一项估算,截至2003年底,中国城镇非典型雇佣者总量约为4700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的18%左右。何平、华迎放在《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一书中估算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人数在7000万左右,从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推测,我国城镇各类非正规就业人员数量在6000-9000万之间。一项利用辽宁省等9个省份调查收据的分析显示,非典型雇佣占城镇全部就业的比重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为57%和58%。另有学者计算出2005年中国城镇非典型雇佣的比例为58.85%。(薛进军、高文书,2012)每年灵活就业人员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都达到80%以上,至2013年年末,灵活就业人数约为2.2亿人,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63。2%。(李丽萍,2014)全国总工会先后与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全国25个城市、1000家企业、10000名职工进行了关于劳务派遣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劳务派遣的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估算出全国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大概是6000万人,其中企业派遣工为3700万人,占企业用工总数的13.1%。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实证研究面临十分严重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非典型雇佣关系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势,标准模糊,统计口径不统一。其次,非典型雇佣关系进一步又可分为很多具体的类型,这些类型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意,相互之间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因此,在进行统计时就可能出现重复计算,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比如,非全日制用工方式可以期限在企业直接雇佣、第三方派遣和固定期限合同。基于上述情况,目前对于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的规模做出十分精确的估计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粗略的估算还是可能的。以全总对劳务派遣的估算为基础,加之非全日制用工等其他类型,保守估计非典型雇佣关系占据全部就业的比重也应在20%以上,可以肯定的是,非典型雇佣关系与典型劳动共存的二元就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不断发展。

比较上述计算数据可以发现,彼此间出入较大,大多比较陈旧,最新的规模估算十分罕见。另外,上述统计主要是集中在对非正规就业的估算,非典型雇佣关系的规模估算,劳务派遣的估算等,不同的学者从非典型雇佣关系总体特征的不同方面出发,在研究中对非典型雇佣冠以不同的称谓,统计口径有一定出入,如组织原有工作安排的替代、有市场中介机构参与的雇佣、弹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手段、高流动性的边缘化雇佣、灵活用工等。随着非典型用工在组织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然而,非典型用工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可能会使研究者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缺乏必要的严谨性,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

2.“类型”研究

根据工作形式不同,polivka把非典型用工分为部分工时工、临时工、租赁工、自我雇佣、业务外包、家内劳动等(polivka,1996)。Feldman(1990)认为,非全日制用工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分:(1)是长期还是临时性用工;(2)是由雇主直接雇用还是由第三方派遣;(3)是常年性还是季节性用工;(4)当前的工作是受访者的主业还是第二职业;(5)受访者是主动还是被动选择非全日制工作。从雇员角度出发,加里·费尔德(Gary field,2005)根据非典型雇员的特征,两类人群——上层与底层,上层人群具有竞争性,主动选择在非典型雇佣部门就业,而底层人群由于没有可能在正规部门工作,从而被迫选择非典型雇佣。台湾学者简建忠在《派遣劳工对工作的看法与组织认同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台湾企业使用派遣劳工的背景,分析了其对工作的看法和组织认同,提出非典型雇佣群体应该分为高技能人才和低技能劳工两类,其影响是不同的。根据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及员工Nardone(1995)将非全日制劳动力群体分为主动就业和被动就业两类,并将后者进一步细分为“经常就职于兼职岗位”和“经常就职于全职岗位”两类。

表4 传统雇佣关系与非典型雇佣关系比较分析

从雇佣关系角度分类,有学者认为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及推动资深发展有重要作用,可见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中高端非典型雇佣者来说,他们对企业文化和与雇主之间的互动不是特别看重,相比之下,他们更看重经济交换,因此选择准交易型雇佣关系。对于低端非典型雇佣者来说,他们相对于雇主处于弱势地位,基本属于投资不足型的雇佣关系。对于平台型的非典型雇佣者来说,他们更看重与平台的共赢和协调发展,平台企业为其赢得更好的声誉和收入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双方要达到双赢的发展,因此属于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

3.“动机” 研究

雇主层面,概括起来企业使用非典型雇佣的动力之一是节约成本,(陈杰,2003)使用非典型雇佣关系力不仅可以压低工资,同时正规员工要求调薪的空间也被压缩,大家害怕失去工作不干抗争,导致正规劳工的工资水平也被拉低。第二,使用非典型雇佣劳动力解雇更简便化,不用支付遣散费用等。企业便无需再为该项工作制定标准,从而降低管理费用(林肇宏等,2012)。第三,分化劳工的目的。在同一工作场所之中,不同身分別的劳工在一起工作,薪資待遇福利可能各不相同,這就造成劳工内部的分化。劳工的利益不同就导致阶级的分化。有些企业禁止非典型用工加入工会,随着非典型用工的增加,工会会员反而越來越少,工人的力量因而減弱。达到了分劳工的效果。国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非典型性用工模糊了企业边界,增加了企业的灵活性(栗志坤等,2009)。

自愿主义学派的退出和排斥理论一些自我雇佣者为规避税收和其他成本而主动从事非典型雇佣或者在非正规经济中自我雇佣。有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从事非法的生产和服务甚至采用犯罪方式来规避税收、商业规章、电费、租金等正规活动成本因而被称为黑色经济。因其在工作时间及形式上的灵活性使得员工对家庭能尽到更多的责任,从而使得他们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当然,非正规就业劳动力自身素质限制了就业机会的选择,由于劳动力素质低,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只能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从事简单的依靠体力的生产和服务工作(燕晓飞,2013)。

图8 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归类分析图

图9 相关文献研究方法归类分析图

图10 相关文献数据采集方法归类分析图

四、研究方法评述

笔者对目前国内非典型性雇佣关系的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发现国内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多是定性研究,占文献数量的76.2%,定量研究占总文献数量的23.8%。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105篇关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有47.62%的文献仅采用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介绍国外相应理论、概念、研究进展、理论框架等等,42.86%的文章是基于现象描述,通过一些观察和二手数据对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现状进行介绍和描述。仅有19.05%的文章是用经济学模型进行一元回归、或者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评价指标,或者预警机制的建立。

在实证研究的数据部分,47.6%的研究着引用的是国家统计局或者统计年鉴中的二手数据,仅有,9.52%的研究者实地深入调研,拿到了一手数据,通过一手数据的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仅有4.76%的研究者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采写了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案例研究方法(case study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对现实中某一复杂和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

五、结论

综上,通过对国内外非典型雇佣关系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各学科和各界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界定,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探讨了非典型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弹性用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劳动关系利益主体的角色转换等问题,多肯定其积极作用再探讨其所存在的问题,或者多为描述性的关于行业分布、人员构成、就业状态、社会保障状况的表述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研究视角主要集中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角度探讨,经济学研究基础较薄弱。

从作者年代分布、学科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等方面与国外相关研究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团队的建设和研究持久力上需要加强,对于非典型雇佣研究的研究主题、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趋势和特点,多探究非典型就业群体的特征表现、弹性用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较少从劳动关系学角度探讨雇主策略选择和利益主体的角色转换等问题。目前的研究内容覆盖了规模研究——主要是根据官方数据推算或者根据抽样数据的粗略估算;类型研究——从雇主、雇员、雇佣关系角度有不同分类模式;特征研究——与传统雇佣关系在5个维度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动机研究——从雇主、雇员和政府层面有不同的动机和需要;价值判断研究——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分析了非典型雇佣模式的优劣;政府角色研究——从劳动法以及劳动力市场规制角度探讨政府对于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职能。与国外研究不同,我国对于非典型雇佣关系的研究多为定性的研究和介绍,缺乏定量研究的数据支持和研究者实地深入调研的一手数据。在研究方法上,仅有4.76%的研究者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采写了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因此未来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上需要更加多元化和有针对性。

1.布鲁斯·E·考夫曼、王潇:《产业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年第9期,第10-27页。

2.陈杰 :《非典型雇佣问题文献综述》,载《经济学动态》, 2003年第5期。

3.何平、华迎放:《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4.蒋建武、李南才:《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国内临时雇佣研究述评》,载《管理学报》, 2015年第4期,第 619-624页。

5.李丽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分析》,载《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第6期,第27-31页。

6.栗志坤、曹洪军、乔聚玲、郝朝军:《非典型雇佣关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载《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7期,第16-18页。

7.林肇宏、王静、王珏:《非典型雇佣方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第41-46页。

8.林淑惠:《内退再就业属非典型劳动关系》,载《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4年第11期,第51页。

9.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典型雇佣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载《财经论丛》,2011年第2期,第3-8页。

10.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载《中国劳动》,2012年第5期。

11.申自强:《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保障探讨》,载《中国劳动》,2014年第8期,第38页。

12.石美遐:《非典型雇佣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13.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2页。

14.时博、李新建:《非典型雇佣关系实证研究困境及其本土化问题探讨》,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2期,第28-34页。

15.田野:《论劳务派遣向正式雇佣的转换》,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第 89-97页。

16.托马斯·寇肯(Thomas A Kochan),哈瑞·卡兹(Harry C Katz),罗伯特·麦克西(Robert B Mckersie)著,朱飞、王侃译:《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17.薛进军、高文书:《中国城镇非典型雇佣:规模、特征和收入差距》,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6期,第59-69页。

18.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多主体博弈分析》,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44-147页。

19.Alison Davis-Blake, and Brian Uzzi. Determinants of employment externalization: A study of temporary workers and independent con-tractor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3, 38:195- 223.

20.Benedicto Ernesto R. Bitonio, Jr,Workers Representation Amidst Labor Flexibility: Insight from the Philippine Experience.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c Region (IIRA 5th Asian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21.Daniel C Feldman. Conceptualizing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parttime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1):103- 112.

22.Daniel C Feldman.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contingent employment.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6,11(1):28- 47.

23.Kochan, T. Adapting Industrial Relations to Serve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s,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IRA 5th Asian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24.Lansbury, Russell. Emerging Patterns of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c Region.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c Region (IIRA 5th Asian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25.Mack A Moore. The temporary help service industr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scop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65,18(4):554- 569.

26.Michael, Morris and Alexander, Vekker. An alternative look at temporary workers, their choices and the growth in temporary employment.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2001,12(2):373- 390.

27.Polivka,A.E. Contingent and Alternative Work and Arrangement Defned . Monthly Labor Review,1996, 119(10):3-9.

28.Suzuki, Fujikazu.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mployment Patterns in Japan.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c Region (IIRA 5th Asian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29.Thomas Nardone. Part-time employment: Reasons, demographics, and trends.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1995,16(3):275- 291.

30.Todd J Thorsteinson. Job attitudes of part-time vs. full-time workers: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3,76:151-177.

■ 责编/ 孟泉 Tel: 010-88383907 E-mail: mengquan1982@gmail.com

A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Based on Bibliometric Method

Wei Wei
(School of Labor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bour Economics ,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On the basic of the application of bibliometric, the paper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age distribution, subject distribu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distribution. The research of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mainly focuses on sociology, law and management, The basis of economic research is weak.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ypical employment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exible employment system is much more than the discussion of the employer's strategy choice and the role of the interest sub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relations.

Atypical Employment Relations; Bibliometric Method; Labour Relations

魏巍,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关系博士。电子邮箱:weiwei304@163. com

本文受北京物资学院高级别项目培育基金资助。

猜你喜欢

非典型用工劳动
农民工在劳动用工中常见法律问题解答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