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技能均衡的研究述评
2017-06-19王辉
● 王辉
低技能均衡的研究述评
● 王辉
本文对低技能均衡概念的提出、理论解释、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典型国家的政策实践进行了回顾总结,发现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岗位和培训供给效应、企业研发成本过高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产生低技能均衡的4种主要原因。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的市场战略,是经济陷入低技能均衡的重要特征;企业研发强度越强,劳动者人力资本累积率越高,经济的固定增长率越高,越容易走出低技能均衡,实现高技能均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实现整体经济高技能均衡的必要条件;政府推动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协调发展是破解低技能均衡的关键。
低技能均衡 企业培训 劳动力市场
低技能均衡的概念最早由Finegold和Soskice(1988)提出,即如果一个国家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技能较低,企业就没有动力提供较好的工作,而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工人们就没有动力掌握技能。在这种状态下,市场将会失灵,工人和企业都会陷入“低技能均衡”。工人技能水平低,收入低;而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行业竞争力弱;对企业、工人和国家而言都是不利的;相对的,则存在着“高技能均衡”,工人技能水平高,收入高;而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利润高,行业竞争力强。Snower(1994)首次建立了理论模型,解释了一个工人受培训不足而企业提供的技能岗位较少的国家如何陷入“低技能、差工作陷阱”。之后,学者们纷纷对低技能均衡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理论上形成了低技能均衡模型(Snower, 1994)、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模型(Redding, 1996)和低技能均衡匹配模型(Ken & Eric, 2002),同时研究者们在英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低技能均衡理论的研究。
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并总结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双重任务,国家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艰巨任务的历史关键时期,对低技能均衡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总结低技能均衡的特点和发生条件,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打破低技能均衡的政策实践,对我国政府规划经济建设布局、制定实施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者技能提升的协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低技能均衡的表现形式
低技能均衡经济存在一些典型的现象,包括劳动者技能水平较低、企业提供的技术性岗位少、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等,国际上许多调查和实证研究都证实了这些现象。
1.劳动者技能水平低
Mason等(1994)报告了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在饼干制造业上的细节区别。在控制产品质量基础上,他们发现英国工人的技能更低,培训更少,因此生产率更低。Hugh(1999)对英国劳动力市场技能水平的研究也认为英国已产生了劳动力缺乏基本技能的问题,尤其是中低端产品。Allen Consulting Group(ACG,1994)在澳大利亚全国范围内对主要产业的近2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要求企业按照他们对劳动者技能的理想要求对他们的员工当前技能水平进行排序,只有不到5%的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表示满意。
2.企业技能需求低
在低技能均衡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将劳动力市场中的岗位按照所需技能的高低进行分类(Reich, 1992; Maglen, 1995),并对劳动力市场中各类技能水平岗位的数量、比例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此来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状况。Maglen(1995)在对1986-1993年澳大利亚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技能水平的岗位数量及比例进行调查后发现澳大利亚高水平技能的需求已变成了总的职位增长中较小的部分,高增长率更多的出现在较低技能的个体服务员工上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来自于新加坡的研究。Ashton等(1999)通过对1984至1996年新加坡劳动力市场数据的研究发现,这一期间需要中高级的技能水平的职业比例从22%上升至37%,并和澳大利亚比较发现随着新加坡企业对高技能的需求远高于澳大利亚,其在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上也都占据着明显优势。
3.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Mason等(1994)在对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制造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英国的每个工人每小时的产品附加值低于其他3个国家。而Steedman 和Wagner(1987,1989)分别在服装和家具制造业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Amjad(2005)对1970-1995年韩国、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四国出口的工业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巴基斯坦增加得最少,仅从1.7%增加为2.0%。相比之下,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1994)的报告却显示新加坡高科技电子产品产业中的产品附加值高达42%。
二、理论解释
从低技能均衡的概念提出至今,学者们对低技能均衡现象的理论解释大致分为3种:低技能均衡模型,人力资本与研发创新相互作用模型和低技能均衡匹配模型。
1.低技能均衡模型
Snower(1994)建立了低技能均衡模型,该模型把企业和工人的市场行为抽象为下面的场景: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人,都存在2个时期,且2个时期的长度相等。在第一个时期,工人们决定是否参加培训获得技能,而企业则决定是否花费成本创造技能岗位(也就是所谓的“好工作”);在第二个时期,工人这边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技能工人,而企业这边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技能岗位,如果技能工人数量更多,技能工人就有更好的概率找到技能岗位,但企业找到技能工人的概率就会降低,反之则相反。好的均衡态下,技能工人和技能岗位的数量都很多,因此双方都满意,并对下一时期的技能获得和岗位创造产生好的影响,同时企业和工人的收益都达到了最大化;坏的均衡态下,技能工人和技能岗位的数量都很少,使双方对下一时期的技能获得和岗位创造的期望都降低,同时企业和工人的收益都减少了。表 1简单反映了这一过程。
Snower得出结论:第一,当行业处于低技能、差工作困境时,教育补助的效应首先会增加接受培训的工人,这样劳动力获得了技能但是并没有创造什么技术性岗位;而技术性就业补贴通过同时刺激技术性岗位的供应和技术工人的供应增加了技术性就业。第二,由于低技能均衡和高技能均衡都是稳定的,“少量”补助是无法克服低技能、差工作困境,需要以高额的高技能就业补贴的形式进行“大力的推动”。
2.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模型
Redding(1996)建立了人力资本与研发创新的内生性增长相互作用模型。该模型将企业和工人的市场行为抽象为下面的过程:工人和企业都以一个世代作为时间单位;每一世代被划分为2个时期,且长度相等;工人在第一时期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接受教育和培训,积累人力资本,在剩下的时间里面则随机的和一个企业配对;企业在第一时期则雇佣相同的技术工人以相同的技术生产产品,同时可能投资于昂贵的研发创新,第二时期企业研发项目被投入生产。如果研发项目成功,企业会享受1个时期的新技术的专利权,并将其用于时期2的生产之中;在这个时期末,专利权到期,研发成果带来的收益会被所有企业主共享。越多工人在第一时期投资于人力资本,企业研发创新成功后以新技术生产的工人就越多,收益也越大;越多企业在第一时期投资于研发创新,工人所在的企业在第二时期提供技能岗位的可能性越大,工人获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可能性越大,收益也越大。好的均衡态下,由于预计企业会投资于研发创新,工人们的期望工资增加,大量工人在第一时期积累高人力资本,同时企业预计工人的人力资本会增加,增加了其对研发创新的期望回报,大量企业在第一时期投资于研发创新,企业和工人的收益都达到了最大化;坏的均衡态则正好相反。表 2简单反映了这一情况。
通过这一模型,Redding认为经济的固定增长率同时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率和研发创新的强度;无论在低增长还是高增长均衡中,如果资本折旧率变小,单位教育生产率增大,人力资本对教育的时间弹性增大,贴现率变小,经济的增长率都会增加;在高增长均衡中,经济增长率会随着技术革新可能性和技术革新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3.低技能均衡匹配模型
Ken和Eric(2002)构建了低技能均衡匹配模型,该模型假设在劳动力市场中,任何一个时期都同时存在失业者和提供工作岗位的雇主,且每个时期都会出现相同数量的新工人,新工人出现在劳动力市场前均接受过培训且之后无法再接受培训。雇主和工人都要实现利益最大化,雇主提供的岗位的数量取决于求职者的数量和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而根据匹配函数,假如雇主提供的岗位数量和求职者的数量恰好使这一时期的匹配数等于出现的新工人的数量,那么就达到了均衡态。这种均衡态可能不止一个,其中一个均衡的失业人数更多,而岗位数量则更少,因此是差的均衡,另外一种均衡则是好的均衡;由失业者和岗位数量的关系又可以推导出差的均衡中求职者的平均受培训程度较低,而好的均衡则较高。因此差的均衡是一种低技能均衡,而好的均衡则是高技能均衡。这个过程可以用表 3简单说明。
这一模型进行了如下预测:如果提供工作岗位的成本非常大,使得没有雇主愿意提供高技能工作岗位,工人就不会做任何培训,市场会衰退成没有企业提供工作岗位而所有的工人都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地方;工人不进行培训的经济只有一个单一的低效均衡;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增加,同时匹配摩擦使得投资于培训的回报增加,就会导致出现均衡的多重性。
表 2 人力资本与研发创新相互作用模型
表 3 低技能均衡匹配模型
三、低技能均衡的产生原因
根据低技能均衡理论模型的分析,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供给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中的2个内生原因,无法通过政策和宏观调控消除;而企业提供的技能岗位数量和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得的技能数量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两个外生性原因,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研发成本的高低,学者们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中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此外,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政策可能是导致出现低技能均衡的更深层原因。
1.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
在三种理论模型中,都存在劳动者对培训和企业对提供岗位的决策问题,而双方在进行决策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纳什谈判,双方都会根据对对方行为的判断和估计来进行自己的决策。劳动力市场上这种纳什谈判中不可抗的信息不完全性就是产生低技能均衡的重要原因,因为假如劳动力市场信息完全且对称,那么雇主和劳动者就会共同决策,选择对双方都更有利的高技能均衡,不会出现低技能均衡;正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绝对性,导致了低技能均衡存在的绝对性,因此只有对经济进行政策干预,才有可能避免低技能均衡的发生。
2.岗位和培训供给效应
理论上存在着企业提供技能岗位所产生的岗位供给效应和工人决策参加培训时所产生的培训供给效应。在这两种效应的作用下,就使得市场机制下培训供给不足且企业提供技能岗位动力不足,造成市场失灵,最终出现低技能均衡。
岗位供给效应:当一个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岗位,它就降低了其他企业创造岗位的回报,因为它降低了其他企业获得技术工人的概率。也可以理解为技术性岗位越多,技术工人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越大,这样期望的培训回报也会越高;这样当一个企业创造了新技术岗位时,其社会回报要高于企业回报,因为社会回报也包括了工人培训回报的期望的上升。
培训供给效应:当一个工人获得了培训,就降低了其他工人的培训回报(因为他降低了其他工人找到技术性工作的可能性),也可以理解为技术工人总数越多,有好工作的企业找到技术工人上岗的可能性越大,使得企业提供技术性岗位的期望回报也越高,从而相对的降低了工人通过培训所获得的期望回报。
3.企业研发成本过高
如果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成本过高,导致创造工作岗位成本升高,工人对企业花费成本创造技能型岗位的预期就会下降,因此花费成本进行培训并掌握技能的可能性下降;而企业也会因此对工人参加培训的可能性的预期下降,并使经济向低技能均衡转变。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如Hugh(1999)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研发创新成本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到了1989年它已经明显的滑落了。同年,经合组织评论认为英国是其中唯一研发创新成本的增速低于GNP增速的国家,这些都和英国制造业的低技能均衡现象不无关系。
4.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相比之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出现低技能均衡的更为深层的制度性原因。如Paul等(2009)研究指出英国的食品加工业陷入了低技能均衡,原因之一就是政府采用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对该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弱,而这个行业无法通过内部的研发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最终导致了低技能均衡的产生。Geroski和Gregg(1997)指出英国的私有企业被困于一个制度性的框架中。由于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上实行低价免税政策已经给了雇主从便宜的劳动力中获得利益的动机,其短期利益将会使股东满意,因此对低技能生产的投资更优先于包括培训在内的其他形式的投资,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更是如此。这样的经济政策就促使企业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战略,并使行业陷入了低技能均衡。
四、破解低技能均衡的政策实践
在实践中,新加坡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产业规划和经济杠杆,最终实现了本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劳动者技能和收入同步提升、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成为成功摆脱低技能均衡、实现高技能均衡的政策实施典范。韩国政府通过强力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产业经济的发展,摆脱了低技能困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大家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过大、劳动力市场扭曲、多重均衡在两部门中同时出现等问题,因此并没有实现整个经济体的高技能均衡。而英国由于长期以来奉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尽量不予干预,客观上造成了本土产业建设水平不足、劳动者技能不高的长期积弊。因此,对这三个国家政策实践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对低技能均衡产生的原因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破解低技能均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一)新加坡
新加坡在1959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并由人民行动党(PAP)领导,独立之初,它只是一个穷困的城区。然而,在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迅速摆脱了穷困,人均收入甚至超过了英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同时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进步,被称为亚洲奇迹中的奇迹。新加坡从低技能均衡走向高技能均衡的实践经验对于所有处于低技能均衡的国家和经济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1. 政府计划和主导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协调发展
新加坡能够成功实现技能均衡转变的关键原因就是由政府计划主导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共同发展,并实现技能岗位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匹配。在1981-1991年,与其他亚洲四小龙相比,新加坡吸引了2倍以上的国外直接投资(UNCTAD, 1994)。跨国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招聘活动促进了地区发展,并且促使劳动者的教育达到合适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新加坡通过使用一系列的经济杠杆实现技能劳动者的供给和需求的匹配(Ashton等, 1999)。
2. 鼓励和推动本土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成功实现高技能均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鼓励发展自己的本土产业,并取得了成功,新加坡航空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同时新加坡也大力扶持本国的跨国公司并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EDB, 1997)。
3. 努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平均能力素质
新加坡能够最终实现高技能均衡,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共同发展,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政策大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1983年起,新加坡政府就建立了一系列项目来提升不同等级工人的技能,比如技能培训的基础教育(Basic Education for Skill Training, BEST),主要面向那些没有完成初等教育的移民;模块技能教育(Modular Skills Training,MOST),用来提升产业中半熟练工人的技能;再次教育实习员工发展(Worker Improvement Through Secondary Education, WISE)为员工提供了继续其教育并达到高级别的机会;而核心技能项目(Core Skills for Effectiveness and Change,COSEC)则主要面向服务业工人;以及技能再提升计划(Skill Redevelopment Project)目标为年龄较大,技能较低并且更加弱势的工人,他们在面临当前经济危机之时有被裁员的风险。当工人接受培训时,政府会承担这一时期70%的支出,并负担80%的培训成本。政府制定这样的政策有2个原因:第一是帮助保持就业;第二则提升了工人的技能,这样当新加坡走出经济衰退之后就会拥有更高技能的劳动者来扩大对技能的需求。
新加坡高技能发展战略的成功可以描述为一种国家主导的精英政策。对政府而言其职责在于创造高技能的需求并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匹配。而公民的责任则在于获得最高水平的教育来满足对高技能的需求。
(二)韩国
韩国在战后鼓励培养家族式工业化大企业,来引领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给予大家族企业较低的赋税或者减免,并且对其在海外竞争中进行保护,以发展出口市场,使得大家族企业对整个经济具有了主导力量。但是,这一模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局限,主要表现在整体经济过度依赖于少数巨型企业,增大了市场的系统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则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创新动力不足。
1. 推动大企业的技术升级来实现经济的产业升级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韩国在产业链中还主要位于委托生产加工的地位,这使韩国政府制定了通过鼓励家族企业向高技术水平阶段发展来实现国家向高技术发展的战略。这些家族企业在对进口技术进行学习后发展了高尖端技术并且彻底转变了生产工艺,并将这一能力与高水平课堂培训相结合,韩国经济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巨大成功。
2. 通过强力的行政手段快速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韩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并在60年代实现了劳动密集出口的快速扩张;而第二次更高等教育的普及尤其迅速,使得“受过良好教育的失业”开始出现。高技能人才供应的增加促使企业投资于高科技产业而不是传统行业和制造业。
3. 促进劳动者收入的快速增长
平等主义在战后成为韩国社会的广泛共识。尽管1970年之后的十年间贫困率从23%下降到10%,仍然“出现了相当比例的相对固定的阶层结构,意识形态和平等主义之间的鸿沟以及不平等的事实诱发了冲突”(Lie, 1998),结果是20世纪80年代韩国进入了民主政治并且对独立工会运动进行鼓励,此后工会的作用使得工资迅速增长,并使得1997年韩国四分之一的行业中工资要比英国高出30%。正是这一工资快速上涨的趋势逼迫韩国企业只有进入高科技领域来取得竞争优势。
总结而言,韩国政府正是通过强力推进劳动者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依靠主导经济的大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通过工会运动大力提高劳动者收入三大步骤使其走出低技能均衡,实现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和劳动者技能共同发展。
4. 主要问题
大家族企业主导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的经济模式的问题也很明显:大家族企业只雇佣了整个市场中30%左右的劳动力,这些劳动者拥有更高的报酬,更好的工作保障甚至更高的社会地位,使韩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二元结构。
中产阶级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机会进入大家族企业工作,会送他们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大约54%的韩国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相对的职业教育部门变得薄弱且缺乏支持。寻求进入大家族企业工作的学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于公司而言提供职业培训就十分容易。对比之下,小企业则自己承担了全部的职业培训成本,对他们而言则是一个过重的负担。这是社会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回报结构结合产生了高技能劳动者的不适当分配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边技能水平不足,而另一边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技术专业的学生过度供给,其最终结果就是在中小企业中出现了低技能均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实施了一系列新方案来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在205个商业领域为中小型企业建立了保护区,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它们的子公司都不能进入;在这些地区为中小型企业建立了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并设立了第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来扶持其技术发展。韩国政府在1986年中型企业培养行动中培养了12个企业(Kim, 1993),在1997年提供了20亿美元的投资来扶持中小企业并且今后还会再投入20亿美元为中小企业购买培训设施,网络设施和其他支持设备。尽管如此,这些努力都没能使中小型企业能够和大家族企业相抗衡。政府长期投资于中小型企业的意图始终没有成功,这说明这些大家族企业的成功已经限制了整个经济打破二重均衡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的创新活力,增加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三)英国
英国的学者认为尽管英国经济在金融服务业、制药业和航天业上技术水平和劳动者技能都很高,但是在其他许多行业之中都存在低生产率和低技能的基本问题。英国贸易工业部(DTI, 1997)发布报告称英国的生产率大大低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于43%和47%的日本和韩国劳动力掌握了中等技能水平的生产能力时,英国只有28%的劳动力通过了同类别的技能认证。
英国政府尝试通过提升技能需求打破低技能均衡,但通过提高技能和更多的研发创新投入来提高生产率的政策方案遭到了来自企业的普遍怀疑态度,市场作用下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追逐成为了其突破低技能均衡的主要障碍。
在技能供给方面,英国政府新的政策为18岁以下没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或者其他同等认证的青年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权力,他们可以将拒不服从的雇主告上产业法庭(英国教育就业局, 1997/1998)。然而,这项政策的实施前提在于劳动者意识到并愿意使用自己的权力,英国政府奉行的始终是个体负责主义,这与新加坡的技能再发展项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政府使用了经济杠杆来保证培训义务不会单一的落在劳动者个体头上,并督促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
五、研究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本文从低技能均衡的概念提出、理论解释、表现形式及原因、典型国家打破低技能均衡的政策实践等方面对国内、外低技能均衡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岗位和培训供给效应、企业研发成本过高、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产生低技能均衡的4个主要原因
其中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岗位和培训供给效应是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中的2个内生性原因;而企业提供的技能岗位数量和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得的技能数量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两个外生性原因,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研发成本的高低;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政策则是可能导致出现低技能均衡的更深层次制度原因。
2.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的市场战略,是经济陷入低技能均衡的重要特征
企业由于奉行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战略,没有投入研发创新、技术升级的动力,因此使行业长期处于低技术水平和低产品附加值的低端产业链,并产生较低的劳动者技能需求,而劳动者也没有动力投资于教育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这又反过来使得工业资本对于本土产业缺乏信心,流失海外,造成本土产业发展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的市场战略,是经济陷入低技能均衡的重要特征。
3.企业研发强度越强,劳动者人力资本累积率越高,经济的固定增长率越高,越容易走出低技能均衡,实现高技能均衡
根据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模型,无论经济处于低技能均衡还是高技能均衡的状态,经济的固定增长率都同时取决于人力资本积累率和研发创新的强度;而经济中研发创新强度越强,就意味着越多的企业投入与研发创新和技术升级活动中,企业创造技能岗位的供给效应越小,在企业之间会出现一个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更加有助于整个行业和经济的技术升级;而劳动者人力资本累计率越高,就意味着不但当前世代的劳动者技能水平会提高,而且劳动者传递给下一世代人力资本也会更高,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技能提高都会产生一个累积的促进效果,因此更容易与不断进步的产业技术相匹配,实现高技能均衡。
4.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实现整体经济的高技能均衡的必要条件
从韩国的案例可以清楚的看到,尽管韩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企业的竞争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大企业在韩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形成了过大的优势,扭曲了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双重均衡的二元结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始终存在技能劳动者短缺的问题,而对于大企业而言则技能劳动者过剩,最终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5.政府推动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协调发展是破解低技能均衡的关键
新加坡能够在产业升级、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福利上获得巨大的政策成功,和从一开始就对整个经济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劳动者技能进行了战略规划不无关系。新加坡经济起飞依靠如下几个步骤:首先吸引外资,创造工作岗位;其次提高本土劳动者技能,与技能需求相匹配;接着发展本土产业,实现本土产业的全面升级。然而,这些过程看起来简单,实际却是新加坡政府经过精心设计,通过一系列经济杠杆实现的。因此破解低技能均衡、实现高技能均衡的关键就在于政府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调控,实现产业升级和劳动者技能提升的匹配和协调发展。
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可以看到大力推动以高新科技行业为首的科研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的战略举措;而要推动整体经济跳出低技能陷阱,实现高技能均衡,就要通过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实现科研创新、高技能岗位创造和劳动者技能进步的协同发展。本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外破解低技能均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认为我国需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有效避免我国进入低技能均衡状态。
第一,在国家层面对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协调发展进行规划。
对于政府而言,单方面的推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或者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水平,都不易摆脱低技能陷阱,甚至事倍功半,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对经济产业和劳动者技能的协调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并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劳动者技能提升之间的匹配,摆脱低技能困境,实现高技能均衡。
第二,在行业层面推动技术进步,促使企业摆脱低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模式。
政府从行业层面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鼓励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在整个行业中形成研发创新的风气和潮流,才能有效的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只有行业改变了低附加值、低技术的市场经营战略,转而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会出现对高技能的需求,也才有希望走出低技能困境,实现高技能均衡。
第三,在企业层面规定企业培训的质量和数量,对中小企业实行培训补贴;在劳动者层面鼓励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针对不同技能等级劳动者实施差别化教育培训计划。
一线企业是生产活动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生产活动的技能需求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有着最充分的信息,在工作场所组织和开展的技能培训能够最为有效的提高劳动者技能,提升生产效率,但是在短期利益驱动下,并不能保证企业拥有足够的动力开展培训,因此对企业的培训行为和培训质量加以规定,督促其实施技能培训活动,同时对中小企业实行培训补贴,降低其培训成本,无疑是打破低技能陷阱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劳动者参与培训活动,针对不同技能等级、素质能力的劳动者开发不同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实施不同的培训计划,则是培训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切实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的重要保障。
1.何亦名:《培训激励缺失与产业低技能陷阱——从广东制造业培训困境谈起》,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3期,第68-71页。
2.张士斌:《民工荒、大学生失业与低技能陷阱》,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第39-46页。
3.Allen Consu1ting Group (ACG). Successful reform: Competitive skills for Australians and Australian enterprises. Report to the Austra1ian National Training Authority, 1994.
4.Amjad R, Colclough C. Skills and competitiveness: Can Pakistan break out of the low-level skills trap? Pakistan Development Review, 2005, 44(4):387-409.
5.Ashton D, Green F, James D, Sung 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developm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 formation in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sed economies (London, Routledge), 1999.
6.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Annual Report (Singapore, EDB), 1997.
7.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 Singapore sectorial briefng, Singapore's Electronic Industry (Singapore, EDB), 1994.
8.Finegold D, Soskice D. The failure of training in Britain. Nato Asi, 1998, 36(3):435-457(23).
9.Geroski P, Gregg P. Coping with recession: UK company performance in advers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Hugh 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problem of low skill equilibri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 Work, 1999, 12(3):281-294.
11.Ken B, Eric S. The low skill trap.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2, 46(8):1439-1451.
12.Kim L. National syste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Dynamics of capability building in Korea. In: NELSON, RR.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xford; New York; Toronto and Melbourne, 1993: 357-383.
13.Maglen L. VET in Austral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conomic Impa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Conference, 1995.
14.Mason G, Ark B V, Wagner K. Productivity, product quality and workforce skills: food processing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1994, 147(1):62-83.
15.Paul E, Sukanya S, Chin-Ju T. Managing work in the low-skill equilibrium: A study of UK food manufacturing. SKOPE Research Paper, 2007: No. 72.
16.Redding S. The low Skill, low-quality trap: Strategic complementarities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R&D. Economic Journal, 1996, 106(435):458-70.
17.Reich R B. The work of nations: preparing ourselves for 21[st]-century capitalism. Challenge, 1992, 34(2):60-64.
18.Snower D. The low-skill, bad-job trap. CEPR Discussion Papers, 1994, No. 999.
19.Steedman H, Wagner K. A second look at productivity, machinery and skills in Britain and Germany.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1987, 122(1):84-108.
20.Steedman H, Wagner K. Productivity, machinery and skills: clothing manufacture in Britain and Germany.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1989, 128(1):40-57.
21.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ployment and the work-place.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1994.
■ 责编/倪超 E-mail:nc714@163.com Tel: 010-88383907
The Study Review of Low Skill Equilibrium
Wang Hui
(School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Low Skill Equilibrium from aspects including concep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causes, features and typical countries’ policy practices. It is found that incomplete labor market information, job and training supply effect, high R & D cost and liberalism economy Policy could lead to low-skill equilibrium; low-cost, low-price, low-tech market strategy is the basic feature implying the economy falling into a low-skill equilibrium. The stronger the R&D intensity, the higher the labor force accumulation rate, the higher the fxed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e easier for the economics to achieve the high skill equilibrium. The government's promo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dustry and labor' skills is the key to solving low-skill equilibrium problem, with the uniform labor market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Low Skill Equilibrium; Enterprise Training; Labor Market
王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wanghui_ruc@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