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017-06-15鱼里图孜·吾买尔巴扎尔古丽
鱼里图孜·吾买尔 巴扎尔古丽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5--02
目前对于治疗局部晚期的NSCLC较少。射频消融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集束电极将大功率射频脉冲能量传到肿瘤组织内,使局部温度快速升高到45℃以上,引起细胞变性、凝固、坏死,杀灭肿瘤细胞。为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2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68岁;其中腺癌10例,鳞癌16例;左肺病变17例,右肺病变9例;原发支气管肺癌21例,转移癌5例;临床分期为Ⅲb期18例,Ⅳ期8例。采用肺部CT测量得出肿瘤直径为2-10cm。26例均采用常规化疗治疗,其中15例部分区域加用放射性碘125粒子精确内放疗。术后及时进行肺部平扫,观察患者有无血气胸或血肿等术后并发症出现,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咯血、发热等症状。术后出现发热14例,咯血7例,胸痛6例,气胸5例,皮肤轻微灼热痛2例,均予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评估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情况,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协助医生完善肺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在手术开始之前30min,给予哌替啶50mg和吗啡10mg,肌内注射。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手术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等,往往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应该做好术前解释工作,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操作的整个流程,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呼吸、咳嗽、体位的配合。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戒烟酒,术前空腹6h以上。保持良好的睡眠。
1.2.2 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根据其穿刺点的位置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予氧气吸入(2L/min)及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中还要警惕患者是否突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等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了胸膜反应,应及时地处理,以防止患者休克。本组出现2例胸膜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后缓解并完成操作。
1.2.3 术后护理:术后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监测血压、呼吸、心律等;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周围有无皮下气肿。鼓励患者多饮水。射频治疗会导致血红蛋白释放,从而引起血红蛋白尿;应保证术后患者的尿量不少于1mL/(kg·min),必要时可使用利尿剂,以保证术后24h尿量为2000mL左右,防止血红蛋白堵塞肾血管。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机体营养供给。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可能出现气胸、胸痛、咯血、发热、皮肤灼伤等并发症。①发热:发热症状通常在3-7d自行消失-。手术后应每天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当体温≤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当体温过高时,可给予退热药,必要时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②咯血:原因为术中穿刺引起的肺损伤或液化的坏死肺组织。指导患者术后正确咳嗽,观察出血的量及颜色,遵医嘱术后常规给予止血治疗3-5d。③气胸: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困难及指脉氧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5L/min)。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嘱患者进行半卧位,穿刺侧向下静卧,能夠降低肺泡-胸膜压力差及肺泡的大小,从而减少漏出量。必要时配合医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④胸痛: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缓解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发生发热14例(53.8%),气胸5例(19.2%),咯血7例(26.9%),胸痛6例(23%),皮肤灼伤2例(7.7%),胸膜反应2例(7.7%)。经过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本组26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
3.讨论
研究证明,肿瘤细胞在45-50℃时活体细胞蛋白质变性,60℃时则产生不可逆凝固坏死、DNA解聚,100℃时组织脱水炭化、气化。射频消融术治疗乃根据此原理设计而成,射频消融电极在局部组织中位点的温度可升高到90℃以上,保证相应消融的肿瘤组织完全坏死。射频消融治疗能使肿瘤原位灭活。同时与放、化疗相结合,使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得到控制。射频消融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可得到明显增强,主要大量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减轻了肿瘤组织的免疫抑制作用;肿瘤细胞加热后可以合成热休克蛋白(HSP),HSP具有递呈抗原的作用,激发特异抗肿瘤CD8+T淋巴细胞反应,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可增加化疗的敏感性。高温热疗可以使肿瘤细胞的抗原决定簇改变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抗原性,激发机体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杀伤同源性的肿瘤细胞。RFA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目前是肺癌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能出现气胸、肺内出血、咯血、发热、胸膜反应等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26例患者全部好转出院。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参考文献
[1]宋士军,赵红丹. 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08):718-720.
[2]王晓莉,陆凤英,施敏,仲楼,张鹏. 38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引导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护理[J]. 护理学报,2015,(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