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困境与突围
2017-06-13邢菲刘晓
邢菲 刘晓
摘 要: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席卷全球,在此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线技能型劳动力需求量骤减的现象,岗位能力要求也由单一性转向复合性,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企业转型速度不一,所以转型较快的企业呈现出一线技能型员工需求比重下降,创新研发型员工需求比重上升的趋势。上述变化致使现代学徒制在新环境的发展中问题频出:如单一能力的人才培养标准与技术密集型岗位能力标准存在偏差、学生学习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以及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对象的对接效率有待提高等。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学校通过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通过合作之初双方共同制定和完成培养计划以实现彼此的现实目标,校企间通过建立供需资源共享平台以明晰合作对象。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升级;现代学徒制
作者简介:邢菲(1989-),女,河南鹤壁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刘晓(1982-),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7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以服务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配置与技能促进策略研究”,主持人:刘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3-0069-04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的助推器,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尝试,对于促进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技术技能积累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职教界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不断深入,对其研究也逐步成为热点,但从日前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建设、制度建设、国际比较研究及从相关利益参与者的角度研究其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等,而与产业转型升级关系最为密切的制造业类学徒制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解决企业内顶岗实习质量不高、学生积极性有限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是,诸如校企双方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也牵绊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面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何扫清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障碍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棘手问题之一。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当下我国应对世界再工业化潮流、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景象,但同时也使制造业企业一线技能型劳动力需求量大幅度下降,产业升级衍生的技术技能的提升与变迁造成岗位要求由单一、机械化转向复合、创新化,不仅如此,不同转型阶段的企业各岗位的员工比重大相径庭。
(一)一线技能型劳动力需求量骤减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各产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行业内劳动力数量明显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以装备更新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工业机器人迅速且大范围的走上制造业的舞台,这也是此次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特征。工业机器人对原本岗位技术要求低、程序性强的劳动力的取代直接冲击了劳动力市场的一线劳动力数量、人口红利在此次“机器换人”面前骤然消失。以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的浙江省为例,2011年至2015年全省制造业就业人员总数(年末数)从1500.92万人减少到1400.68万人[1],劳动力数量呈明显递减趋势。另一方面,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节奏骤然加快,关注点也从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工作转向机器维修维护与研发设计环节,不免造成了被机器取代的劳动力因不具备岗位升级后的技术技能转而流向其他行业中去的现象,这种结构性失业也加速了制造业劳动力数量整体下降。从长远来看,在智能化、自动化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一线技能型劳动力总量下降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岗位能力要求由单一性转向复合性
透过之前数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发现,每次革命都借助不同的工具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可以明确的是人在生产系统中的作用不是弱化而是增强了。虽然人在一线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但是机器并未完全取代体力劳动,也无法取代人在生产系统中的节点作用。现实中,技术的进步与升级对就业岗位的转变产生了决定性作用:部分岗位的消失与新生。重复性高、程序性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同时包括一些传统的工作也已不再需要人工操作,相反,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设备维护维修、数控操作编程的岗位则应运而生。通过调研我们得知,由于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更新,企业中以单一、机械为突出特征的岗位数量大幅减少。以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为例,企业生产车间单条流水线的员工数量从原来的50人变为现在的28人,他们转而急求机器设备维护维修的员工。诸如此类的岗位要求的变化本质上是技术技能的更新与提升,这对于学校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于职业院校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而言,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岗位需求顺势而变,不能故步自封。
(三)企业升级速度影响各类员工比重
工业4.0展示了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是德国政府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2]。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制造业中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企业处于工业3.0阶段,工业4.0还只是制造业的升级方向。《中国制造2025》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采取了并行发展的战略,即“2.0普及、3.0提升、4.0迈进”[3]。制造业企业升级的速度對企业自身的员工结构影响深远,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升级速度与生产车间一线技能型的单一能力员工比重成反比。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大批工业机器人带入到日常生产中去,发展较成熟的企业将资本投入重心从一线技能型员工的人力投入转向机器设备的投入。相反,转型较慢的企业则着眼于“熟练工种”的一线人力需求。第二,企业的升级速度与创新研发管理型的复合能力员工比重成正比。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工业机器人数量的增加,单纯的机器数量并不能带领制造业实现完整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则是核心技术的创新,所以创新研发管理型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持。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现实困境
在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逐渐减少的今天,现代学徒制不仅有助于为其稳定地输送人才,同时也能够缓解因转型升级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的尴尬局面。目前,现代学徒制虽处起步阶段,但初步成果依稀可见,截止到2016年12月,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共有36200个学生和1780家企业参与进来[4]。这种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企业适用人才的合作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学生入职的适应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就业后的稳定率。但是,面对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也进入了阵痛期。对于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的制造业来说,现代学徒制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单一能力培养与技术密集型岗位要求存在偏差
传统的学徒制是一对一教与学,现代学徒制是一对多小规模教与学,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教学内容基本都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技能上,而掌握这项技能则是双方的共同目标。形成这种单一能力教学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从学校方面来讲,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对口专业能力,造成学生向着单一岗位发展的被动局面,这点在职业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企业方面来讲,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为现代学徒制提供的学习岗位多数是固定且单一的。而现如今,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既面对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冲击,又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倒逼我们向技术红利转变的不争事实,传统的单一能力已不能满足新型制造业的要求,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企业争相哄抢的焦点。随着大规模工业机器人“入驻”制造业,单一的、机械的、重复的工作已被他们接手,一专多能的岗位能力要求应运而生。通过调研得知,多数企业迫切希望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拐点吸纳更多适应能力强、问题解决能力强且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机器设备的维护与简单维修工作,需要员工在掌握相关机械知识的基础上懂得基本的电力知识,这种岗位能力要求变迁趋势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也是不可逆的。
(二)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校的人才培养更是一个循环的周期性活动。面对时代的变迁,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周期较长与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升级较快的冲突异常明显,在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教育领域,这种冲突的影响力更大,造成了学生在培养周期内学习的内容与新形势下的岗位需求不一致。学校教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循环,该周期对外界影响因素敏感度较低,即使是感知到变化因子,从开始改变到达成目标也必然要经过一个完整的周期。与学校教育不同,企业岗位要求受外界影响较大,从利润的角度出发,企业会尽全力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以避免被市场淘汰。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感知节奏差异将导致人才对接在遇到大幅度变动时出现落差。满足目标企业的用工需求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点,而企业历次的岗位要求调整对现代学徒制而言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此次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没能逃脱既定的模式,机器设备的加入替代了部分人工劳作,企业内实际的岗位需求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学校必须根据当前所面临的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增添或删除部分专业,并及时调整各专业知识的授课计划。
(三)校企间合作对象的对接效率有待提高
我国现代学徒制正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从学校角度来讲,现代学徒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论成本高低都会积极地将合作落到实处。从企业角度来讲,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合作态度参差不齐,我们当区别对待。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之所以愿意选择合作,除了部分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等原因外,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合作能够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但在林林总总的学校与企业中,合作如何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合作意向相差甚远,发展阶段较高的企业由于自身综合实力的影响对校企合作的依赖性明显小于处于发展阶段较低的企业,对于内部培训相对完善的企业来说,内培较之校企合作的成本和成功率都更切合企业的内在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内部培训来达成员工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目标。反之,发展处于较低阶段的企业则会比较依赖于能够弥补其自身员工培训缺陷的校企合作,但是如何寻求到能够同时满足双方利益需求的合作对象成为有效合作的第一步。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多数学校与企业是处在点对点分散的状态下寻找合作,这种完全独立的状态导致双方合作不仅盲目且效率较低,无疑限制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速度。
三、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现代学徒制在恰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综观国外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发展现代学徒制是当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明智选择,在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1+X”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智能化是此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特征之一,技术技能的提升和迁移孕育出新的劳动工具,规模化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是其转型方向之一。在后福特主义的工作组织要求职业教育培育问题解决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5]。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尝试包括岗位和导师的双重“1+X”模式。岗位层面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轮岗制,师傅层面即学生拥有一个师傅团队,有条件接受不同能力特点的导师的指导,能够同时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既可以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又可以为轮岗做准备。与此同时,多维度的培训也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機会来了解准员工,以达成员工与岗位的最优组合。传统的单一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关键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所谓关键能力,即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与人沟通的能力是企业招聘中越来越看重的基础素质。无论人才培养年限的长短,关键能力与专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转变重专业能力而轻关键能力的传统思想,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增加关键能力的培养比重,同时借助现代学徒制能够强化专业能力的特点,是为学生发展“多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不二选择。
(二)疏通校企人才培养交流渠道,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有效更新
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对于制造业来说是颠覆性的,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此次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前所未有的机器设备迅速且大规模更新覆盖,导致周期较长的学校教育在技术技能的迅速转变与提升中略显被动,传统的知识传授与习得已经不能满足变化的岗位需求,必须实现学校教育知识的及时更新才能重新与社会发展同步。在此背景下,为实现现代学徒制中学用相配的无缝对接,校企双方可以在培养阶段的开端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首先,企业将可以提供合作的岗位的能力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学校在相应的能力标准后对应列出达到目标能力所需掌握的知识,之后通过课程的增设及改革来实现,这是建立校企双方合作之桥至关重要的一步。其次,学校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节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提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6]。为避免学生与企业盲目对接,学校可通过识岗、试岗、顶岗三個阶段让学生逐步适应工作,走上工作正轨。基于此,由于识岗阶段对于学生接受企业程度影响深远,所以在合作培养中,学校可通过适时穿插合作企业的文化及典型案例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认可度。
(三)搭建公共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高校企合作对象对接效率
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刚刚起步,合作对象的寻找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学校而言都希望能够“门当户对”。现实中,囿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实力不一,对于校企合作的依赖程度也各不相同。目前校企双方以独立个体状态通过点对点的对接很难实现高效且同等程度的需求与合作,盲目的寻找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使得校企间有效对话变得很吃力。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职业培训中心汇总企业与学校的需求,并将汇总信息递交给主管部门,之后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将有效信息提供给对应的职业院校,从而安排培训计划[7]。这在各个分散的主体间建立了一个桥梁机构来连接各个主体,以使合作效率最大化。顺此思路,也借助此次制造业转型升级信息化的优势,我们可以创建集团化办学服务平台,建立一个“政-校-行-企-研”多元主体参与的平台[8]。在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各成员间能够及时并有效克服集团成员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提高各方合作效率,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融通和共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职业院校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促进校企合作,并且有利于发挥牵头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同时也有利于改进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9]。
综上所述,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际,校企双方把握发展机遇的同时要摆正态度迎接挑战,在充分保证企业利益的基础之上,给予学校及学生足够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实现双方充分沟通,完善培养模式,转变思想,拓展思路,以变应变,为现代学徒制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2015)[EB/OL].http://www.zj.stats.gov.cn/tjsj/ydsj/gmjjhs/.
[2]丁纯,李君扬.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4).
[3]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15(6).
[4]史燕蕾.“北仑模式”在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精彩亮相[EB/OL].http://www.blzg.net.cn/schnews/20161204/10165.html,2016-12-04.
[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
[6]姚奇富,朱震,马华林.网络环境下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7]冉云芳,石伟平.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5).
[8]刘晓,刘晓宁.示范性职教集团项目实施与评定体系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6(6).
[9]沈建根.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2.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