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界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制度的探析

2017-06-11杨柠聪

知与行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建设

[摘要]空想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制度思想和实践的发源,主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婚姻、教育、法律等制度为内容,并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反对压迫、剥削、私有制为价值目标。学术界运用历史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空想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追溯了从16世纪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温斯坦莱,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思想著作,梳理了乌托邦、千载太平王国、太阳城、自由法、自然法典、遗书三卷、完美共和国、平等共和国、实业制度、和谐制度与合作公社制度等的核心内容,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制度不切实际的幻想与不足之处,同时也挖掘出了它广受人们赞同且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包含在制度思想中的政治文化和有益价值。社会主义是思想、运动和制度的有机整体,而制度建设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要素,既是确保社会主义国家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权长远发展的有力法宝。而空想社会主义制度思想作为共产党人共产主义理想的源头,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今依然具有较强的活力,说明人性与历史的逻辑还未发生真正改变。而不管这个世界被说得多么美好,只要剥削、压迫及其根源——私有制存在一天,它就不属于劳动人民。为此,学术界还应当继续深刻挖掘空想社會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在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国家上层建筑添砖加瓦。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33-06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一定价值基础上的包含思想、运动、制度的有机整体,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建设至关重要。根据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在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同时,提高国家制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力水平,将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认识到制度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此次会议不仅设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还强调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层面,希望通过制度的合理安排,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并设想通过15大领域的60项具体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而如今,批判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发源——空想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启示意义。

社会主义是欧洲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学说。而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学说的起始阶段,它是资本主义矛盾还未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达时期的产物。空想社会主义从产生、发展到消逝,一共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它在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后显得日趋没落,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建设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了准备,还为现代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起点。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制度的设想,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但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跨越了几个阶段,学界还没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分类进行整合研究(例如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的研究等);而只有按时间阶段划分人物来分别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进行的研究(如16世纪的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温斯坦莱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各自对制度的天才设想等)。而事实上,大多数学者也主要是采取后一种分类方法。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纲》第一章,2003年出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导论和2011年出版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纲》绪论来看,王惠群、王怀超和叶庆丰三人将空想社会主义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而从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由王伟光主编的《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导论来看,萧贵毓和牛先锋则将空想社会主义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划分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取决于分析的目的。本文主要是结合前后两种方法,以时间阶段为轴线,以制度类别为内容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将不同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划分为两类,划分标准为是否主张革命,主张革命的被称为空想共产主义者,不主张革命的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一、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制度的天才设想

16—17世纪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形成时期,同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在英、德、意、法四国产生和在欧洲开始流传的时期。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也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与这种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是这些国家出现的社会主义空想家,它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和温斯坦莱、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和法国的维拉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抨击了私有制,认为它是现存社会制度一切祸害的根源,都详细描写了财产共有、人人劳动、按需分配、没有商品和商品交换的理想社会制度,但这一时期空想家的思想都带有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的特色,具有宗教的甚至是神秘主义的色彩。

(一)莫尔的乌托邦

学术界对托马斯·莫尔的研究主要是从他的著作《乌托邦》出发,通过内容分析归纳出关于制度方面的思想。王伟光主编的《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阐明了乌托邦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公有制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制度和按需分配的分配制度。而《关于〈乌托邦〉中国家制度的解析》一文则对乌托邦政治制度进行了分析,它认为乌托邦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既表现为君主制形式、贵族共和制形式,又表现为奴隶制的国家民主制;从中央与地方的政权结构关系方面来看,它又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城市则是乌托邦的政治中心。而乌托邦整个国家又由54座城市构成,国家就是各个城市的联盟。除此之外,此文对乌托邦的选举制度和行政制度也进行了讨论。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将惩恶扬善的法律制度也归结到政治制度中加以研究。同时,乌托邦的人口制度和婚姻制度也是莫尔制度构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乌托邦的社会制度简论》认为在乌托邦里人口得以严格控制,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也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婚姻制度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2]。

(二)闵采尔千载太平王国

托马斯·闵采尔是16世纪初期德国农民战争的杰出领袖,空想共产主义者。国内学界对闵采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唯一的中文著作还是1963年叶中林从苏联学者А·施捷克里(А.Штекли)所编的俄文版《托马斯·闵采尔》所翻译得来,而学术论文也主要是集中在20世纪70至90年代末,内容主要是偏侧于闵采尔的暴力革命思想,而关于制度方面的论述还没有涉及。但是,从《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来看,闵采尔所设想的千载太平王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

(三)康帕内拉太阳城

托马索·康帕内拉(Tommaso Gampanella)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思想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学界对康帕内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帕内拉的宗教哲学,学前教育、福利思想与和谐社会思想等方面。《康帕内拉的宗教哲学研究》梳理了康帕内拉宗教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而从宗教自然观、宗教伦理观和宗教历史观三个方面,对康帕内拉宗教哲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论述。他对社会的公共学前教育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优生、优育、重视幼儿教育等观点为以后的学前教育提供了思路。他的社会福利思想表现为:在经济上主张公有制与和谐的劳动分工及就业保障;强调受教育和全面发展是公民應该享受的福利;注重医疗、养老和母婴福利以及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造福为民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福利制度提出了借鉴。而在制度层面,《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进行了阐述,康帕内拉设想的太阳城是实行政教合一共和国,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贤人治国制度,这里不仅生产资料公有,生活资料也是公有,所有人都要遵守义务劳动和按需分配的制度。康帕内拉在国防和婚姻方面的制度都有涉及,但其设想的婚姻制度是实行公妻制,这一点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

(四)温斯坦莱自由法

杰拉德·温斯坦莱(Gerrad Winstanley)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掘地派运动的领导人和理论家,空想共产主义者,他的制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自由法》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斯坦莱设想的“贤人”治国策略上。这个策略突破了传统的“贤人政治”思想,即突破了由开明君王识贤、选贤和用贤思想的狭窄范围,破天荒地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中的行政管理官员的标准和选拔方式以及监督机制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提出了由人民识贤、选贤、用贤和督贤等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和初步探讨了公有制社会如何选拔公职人员,以及如何防止他们蜕化变质的方案,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在土地制度方面,温斯坦莱所设想的自由共和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土地是一切人生活资料的共同宝库,应是一切人的共同财产,不仅土地公有,而且土地上的果实、林木、牛羊、五谷都归公有。在教育制度方面,温斯坦莱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和宗教式的教育,提出了定期向居民报告新闻,宣传法律、讲述历史、教授艺术、介绍各种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并规定家长、监督人和公职人员都有责任教育儿童[3]。除此之外,《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和《社会主义思想史纲》对温斯坦莱自由共和国的婚姻制度、买卖制度、劳动制度、法律制度作了不同程度的梳理,但都不是很详尽,或者说,还需要去原著里挖掘。

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制度的杰出创见

18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史的第二个时期,此时法国进入了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时代,欧洲革命的中心转移到了法国。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激化,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也转移到了法国。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相比又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學成了他们批判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方式。其次,从空想社会主义所运用的理论武器来看,理性论是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普遍使用的批判工具。再次,他们有着自己旗帜鲜明的旗号,这就是平等,这种平等是在消灭阶级条件下的平等,但也是建立在经济生活水平低下之上的平等。他们企图在小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超越资本主义而实现共产主义。而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有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

(一)梅叶“遗书三卷”中的社会蓝图

让·梅叶(Jean Meslier)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18世纪法国第一个战斗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思想家。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是从他的著作《遗书》三卷出发分析其理想社会的蓝图,包括财产制度、劳动制度和婚姻教育制度等方面。学界没有对梅叶财产制度的专门研究,或者说没有关于梅叶经济制度方面的研究,而主要集中在其宗教哲学思想方面,但是从《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来看,在梅叶设想的财产制度是公有制,是大家“共同享用同一种食物或相似的食物,有同样好的衣服,同样好的住所,同样好的寄宿处,同样好的鞋子”[4]的理想制度。在梅叶设想的社会中,没有游手好闲的人,人人都同样地从事正当的和有益的劳动,每个人的工作都要按每个人的专业和特长、产品需要、生产条件和季节来分配和确定。梅叶认为人们通过劳动不仅能创造极大的物质财富,还能锤炼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主观世界更加完美。同时,梅叶设想在新的制度条件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同样的照料和教养,受到同样良好的教育;人民也不再为婚姻不能离异而遭受痛苦,因为新社会将保证人们恋爱自由、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二)摩莱里自然法典

摩莱里(Morelly)是18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对未来社会的制度设想主要集中在他的著作《自然法典》当中,而且学界对自然法典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学相关角度出发,而从制度建设出发的研究还很少。《社会主义思想史纲》认为摩莱里设想的是“宗法式”的政治制度,但对“宗法式”的政治制度进行明确阐释的是在《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中,自然法典规定:城市和省的参议会和政务会的成员和领导人不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是由家长轮流担任的,只有一家之父才享有政治权利,才能担任各级领导人,而且是终身制,其他职务可以一年轮换。但这不过是封建制度的残余。同时,自然法典还规定,全国最高领导是元首,全国设有参议会和政务会两个会议,各省、市体制与此基本相同,市长在省长的指导下,省长在国家元首的指导下,各自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执行元首所交代的职权任务。而在摩莱里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中,基本上分为工业和农业,而农业生产实行的是义务劳动制度。未来社会的工农业产品都归公有,一切产品都存入公共仓库或送到公共市场,经过严格统计,然后平均分配,以满足公民的需要。

(三)马布利的完美共和国

加布里埃尔·邦诺·德·马布利(Gabriel Bonnot de Mably)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提到要建立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方案,并且把自己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称为“完美共和国”。学界对马布利经济制度的研究主要从其对私有制的批判中引出,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受到严峻挑战和许多人盲目崇拜私有制的今天具有积极意义。在完美共和国,财产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一切劳动产品“都是国家的珍宝和每个公民的财产”。完美共和国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取消了商品和交换,对土地限额和税制进行了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私有制带来的社会不公。《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论述了“完美共和国”的共和政治。共和国采取代议制,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并对人民负责,人民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公务人员地位不能高于普通人民,没有特殊报酬,也不可奢侈腐败。但马布利清楚地认识到,他自己设定的完美共和国,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所以他曾想象着去一个荒岛实现他的理想[5]170。

(四)巴贝夫平等共和国

弗朗斯基·诺埃尔·巴贝夫,生于1760年,卒于1797年,是18世纪末法国革命家,平等派密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学界对巴贝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平等思想和革命思想,对制度方面的论述多存在于著作中对《巴贝夫文选》的理解,制度方面研究的论文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提出,巴贝夫设想的“平等共和国”实行有计划的经济替代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无政府状态,实行绝对平均的分配制度和义务劳动制度。平等共和国将废除私有制,建立财产公有制,值得注意的是,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等派,也很注重实际,他们不主张立即全面地不加区别地剥夺财产私有者,而是主张有步骤地进行,通过一定的过渡时期,使国民公社掌握国家的全部经济。事实上,“平等共和国”是由许多国民公社构成的,国民公社是共和国的基层单位,是生产和消费的联合组织。每个公社的公务人员按照共和国的根本大法和总管理局的指示进行工作,并定期向总局报告工作进行情况。各个公社的生产和劳动力分配,都由中央行政管理局统一安排。平等共和国没有大城市,全体居民都住在农村,国民公社的生产以农业为主,兼营各种手工业。所有劳动者按工种分成小组,从事农业和农村工厂手工业。因此,巴贝夫及其战友们有时称这种共和国为“农业国”,把居民称为“农业人民”。可见,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带有浓厚的农业社会主义性质[5]182。

三、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制度的卓越设想

19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最重要的阶段,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则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是科学社會主义的材料来源之一。恩格斯说:科学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虽然这三位思想家的学说还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6]。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

克劳德·昂列·圣西门是唯物主义者,是19世纪初期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近年来,学界对圣西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工业化,圣西门的哲学思想、分配思想和合作经济思想,等等。而这些研究都多多少少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有关。赵婷在《圣西门实业制度探究与评价》中论述了实业制度的背景、内容,并对实业制度进行了评价[7]。她认为实业制度是对法国革命后建立起来的,颠倒黑白的,由利己主义支配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实业制度通过和平和说服教育的方式实现,它赋予实业家、学者、艺术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管理权。实业制度强调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但是,由于实业制度依賴王权的支持,并且没有根除私有制,这意味着它本身具有向资本力量和封建力量的妥协性。而实业制度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纲》指出,实业制度并不主张废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财产制度;它实行人人劳动,按劳动、才能、资本分配的制度;它实行民主平等,能人治理,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由最优秀的实业家组成的最高行政委员会和由最有才能的学者组成的最高科学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制,人民领袖由人民选举产生,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和男子同等的政治权力。《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又指出,实业制度允许财产私有制,人人劳动并按才能和贡献分配成果;在实业制度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活生产制度;世袭权将不再存在,但无产者应当自觉地接受有产者的统治,虽然有产者是有文化的少数,但为了共同的福利,应当按照文化程度分配统治权。除此之外,实业制度还非常强调银行在实业方面的作用,银行将成为组织生产和指挥生产的社会机构。

(二)傅立叶和谐制度

沙利·傅立叶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8]。学界对傅立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和谐”思想方面,傅立叶的“和谐”思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最早来源之一。《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指出,根据傅立叶的看法,人类要摆脱一切苦难和折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创造大规模的生产、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因为这些动力是建立与贫困和愚昧无知不相容的协作制度所必需的。第二,要发明这种与分散经营相反的协作结构,即经济的新世界。”第一个条件已经做到,文明制度已经创造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必需的“大规模的生产、高度的科学和优美的艺术”。第二个条件还没有具备,傅立叶把创造第二个条件作为自己的使命,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学说,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谐制度。即“把整个社会变成各个自愿的组合”[9]。

罗重一、蔡文华在《刍议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兼评对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中发现,和谐制度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吉”,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生产消费合作社,是社会基本单位的名称,而法郎吉之间可以商业交换,买卖大量产品以满足成员多种多样的需求。《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则表明:“阿瑞斯”是法郎吉的权威评判会,它是一般事务领导机关,权威评判会则由各谢利叶(谢立叶是指在法郎吉下面,根据不同种类劳动划分的若干个“队”)的领导人,有重大经济利益的资本家和因年龄和功绩受到特别尊敬的德高望重的法郎吉成员组成。傅立叶设想的和谐制度充分保障人们的劳动权,但已经废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人们的劳动热情不再是对财欲的追逐,而是对“创造欲”和“竞赛欲”的渴望。在和谐制度下,傅立叶并不一般地反对商业,而是反对在私有制下的商业,在和谐社会里,商业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公有制经济下的商业。而在分配制度方面,法郎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按需分配。法郎吉下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动、资本和才能等生产资料比例分配的制度,在消费领域提出反对普遍的禁欲主义,提倡过幸福生活的观点。

除此之外,和谐制度重视发展教育,受教育者要将其全部精力,甚至把娱乐都用在生产劳动上。和谐制度强调教育要从摇篮时期开始,要注意大胆地发展幼儿的天赋,积极提高他们的智力。和谐制度下,教育应当是社会性的,不应该是狭小的家庭型的。法郎吉中有专门照料婴儿、幼儿、幼童的保姆和护士谢利叶,他们的生活费用全部由社会承担,妈妈不管如何富裕,也必须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而不能单独在家教养自己的子女。与此同时,和谐制度还强调妇女解放和婚姻自由,认为妇女的解放是天然解放的尺度。

(三)欧文合作公社制度

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是英国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实践家。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企业管理和合作公社几个方面,关于制度的内容主要包含在合作公社里。张保栓在《欧文的人生理想与实践》一文中指出,欧文设想的消除阶级差别的理性社会制度,实际上就是合作公社制度。在未来的社会中,公社是基层组织,它们将结成公社联盟,组成联盟共和国,但同时每个公社都是独立的政治经济组织和社会单位。而《社会主义通史》(第一卷)也表明,欧文所构想的社会方案,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合作公社,这种公社也称为劳动公社方形村、“新和谐”公社。合作公社制度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公社将消灭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公社实行按劳分配的过渡制度,最终实行按需分配制度;社员大会作为合作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对于一切重大问题具有决定权;公社将废除国家机器,不设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万一成员犯了错误,在德、智、体方面有了疾病,他们就会被送到治疗德、智、体缺陷的医院去,直到缺陷完全矫正为止。欧文认为当个别力量都联合成社会的集体力量之后,将会在时间、劳动和资本方面得到最大的节约,这将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无计划性导致的时间、劳动、资本浪费。对于公社的婚姻制度,欧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合作公社规定,男女雙方在登记簿上签名就表示成婚,双方在离婚登记簿上签名就完成离婚手续,如果一方反对离婚,则应要求他们继续同居6个月,期满后如一方仍坚持离婚,则按上述手续办理离婚,离婚后,任何一方都有权另行结合。欧文合作公社的很多设想在工人阶级中得到了很大的呼应,但与当时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相左,这导致他后来的社会主义实验没能得到上层阶级的支持,另一方面,他设想通过和平方式而不是暴力方式建立新社会制度的想法也和他在新拉纳克取得的成功有关,正是他这种天真的想法帮他取得了成功,也注定了实验最后的失败。

四、结语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伟大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源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制度建设的材料和思路[10],空想社会主义的制度设想并不全部都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具有实践意义的政策猜想。我们既要学会批判它,也要学会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空想社会主义制度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或者现实生活中丑恶的批判,反映了人类社会应当追求的正确价值。而也正是这种带有“乌托邦”意味的价值追求在“将违背道德的胡作非为称作是人权的资本主义时代”彰显光芒。如今,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内容的重中之重,永远都是国家实现治理现代化和政治稳定的关键要素,这需要我们将空想社会主义制度的有益价值设想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当中,推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燕继荣.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4,(5):27-28.

[2]黄忠晶.乌托邦的社会制度简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31(2):87-90.

[3]黄学溥.温斯坦萊的教育思想[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96-99.

[4][法]让·梅叶.遗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7.

[5]王伟光.社会主义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566.

[7]赵婷.圣西门实业制度探究与评价[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78.

[8]罗重一,蔡文华.刍议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兼评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启示[J].法国研究,2007,(2):96-100.

[9]傅立叶选集(第1卷)[M].冀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7-28.

[10]杨柠聪.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7):20-24.

〔责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公德制度建设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加强制度建设开创海事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