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优化方略
2017-06-11苏文汐
苏文汐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社会的文明进步,生育率逐年下降,加之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催生出人类寿命日益延长、死亡率降低,老龄化问题便日渐凸显。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的过程,老龄化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儿童的成长、青年人就业与老年人生存状况都或多或少在老龄化压力下发生改变。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呈现出人口基数大、城镇差异大、健康水平低的特征,城市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空巢老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身体状况差,导致了对当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加深,冲击了我国传统养老方式与社会保障体系。老年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龄人口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的情势十分严峻。因此,加强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相关研究,针对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出现的问题,在分析成因、力求实现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保障的目标下,深入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进行探讨,提倡在发展理念、财政扶持、法律法规、志愿服务、孝道文化各方面建立新型的养老模式,与时俱进、多措并举,构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优化方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道路,引起社会各界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问题的重视,对于切实保障城市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城市空巢老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满足其健康养老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空巢老人;健康养老;养老需求;优化方略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39-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空巢老人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探索如何满足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战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更是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与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论述,为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一、 城市空巢老人健康養老需求构成要素
城市空巢老人作为空巢老人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是指生活在城市区域中,享受统一的社会保障与服务,没有子女居住在身边的老年人[1],相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他们自身具有很多特点,主要表现为他们有较完善的养老保险,完美的精神生活与丰富的娱乐方式,因此,他们的养老需求更趋多元化和多样性。总体而言,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经济需求
经济行为筑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与存在方式,是构成生命延续和历史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城市空巢老人的存在与良性发展也与他们自身的经济状况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李克强总理指出:“国家富强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根基,让群众在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更多获得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就是针对老年人经济需求而提出来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现阶段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颁发的退休金及子女给予的生活费,经济收入是他们维持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2]。加之国家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不平衡,城市空巢老人日常開销要求较高,部分老人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很多需要靠子女提供必要的经济供养。
(二) 医疗需求
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诊治疾病,良好的医疗保障事关城市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与广大城市空巢老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建立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保证城市空巢老人切身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福利、使城市空巢老人共享改革成果的需要。老年阶段是人类身体各机能逐渐衰退的时期,是疾病的高发阶段。城市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经济、医疗、精神慰藉等各方面的需求。空巢老人年龄的增长与他们的生活自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有效的医疗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的完善也是对城市空巢老人人权的尊重与保障,需要政府加紧落实相关医疗保险养老政策,带动整个社会养老助老。养老医疗机构应尽快建立完善配套设施,聘用专业护理人员,在医疗资源上向城市空巢老人倾斜。
(三) 精神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3],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属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后三个需求。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子女应该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赡养老人不仅要满足其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4],而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需要子女与全社会共同支持。人类具有社会属性,长期以来城市空巢老人独居,除配偶外无子女在身边,部分空巢老人丧偶独居,情绪低落,想要与外界交流,心理上感到精神空虚,生理上呈现出食欲下降、失眠等症状,长此以往易发展为抑郁症等精神问题,迫切地需要通过建立定期的老年人思想沟通交流机制、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
二、 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所谓健康是指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健康养老也要求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功能的完善与和谐统一。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的养老优惠政策,政府对养老事业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城市空巢老人养老有了一定的保障,但健康养老问题仍面临着许多困境,他们缺乏子女照顾、身体健康状况差、缺少心理慰藉,对养老需求迫切,他们的养老困境对社会的有序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造成沉重的压力。
(一) 传统养老观念淡化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构成了我国独特的孝文化。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合理碰撞后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人们的社会意识与思考方式开始转变。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在城市生活中已逐渐淡化,社会在前进,人与人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传统的养老文化对城市空巢老人起到人文关怀的作用,也为年轻人赡养老人提供了基本的道德标尺。年轻人为追寻更好的发展机会背井离乡,接触外界新事物新观念,不愿再回到家乡工作生活,老人在家庭的影响伴随年纪的增长逐渐弱化,传统家庭的吸引力在日益淡化,直接导致了孝道文化的衰微,家庭养老无法发挥主导作用[5]。
(二) 社区服务能力低下
社区实质上是“微型社会”,是整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不能只依靠政府,其所居住的社区也应积极为服务空巢老人转变职能[6]。当前我国社区的服务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社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城市空巢老人活动需求;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简单,无法满足其多元化需求;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及专门的护理人员,无法满足其医疗需求;社区缺乏读书棋牌室,无法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社区未形成心理咨询室,空巢老人长期独居易产生孤独感,情绪得不到纾解;社区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与专业素质不够,无法为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7]。
(三) 养老政策法规缺失
法律秩序是社会统一的行为规范,社会在发展,相关部门的规范立法、法律保障不断完善实所必然。但纵观现阶段我国的养老福利制度,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整体水平低、城乡间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维持在“2大1小”模式以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日益改变,空巢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常态,但养老政策上相关立法欠缺,无法保障城市空巢老人的具体人身权益,如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法律能够给予他们的惩治力度小,执行难度大,强制性不能落到实处。相关惠老助老政策存在欠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政策保障。
三、 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优化方略
城市空巢老人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创者、奠基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保证他们健康养老、安享晚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的时期,加强对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优化方略研究,能够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人民的幸福安康。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研究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优化方略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与行为指导。
(一)创新优化发展理念,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思想保障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多,相当一部分人仍认为养老服务是家庭的责任,政府的主导作用未显现。郑功成指出:“在老年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中,如果存在对老年服务的定位不明和功能不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混淆等方面的理念认知问题,则很可能在体系的建设和长远发展中把握不住方向而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创新发展理念,理清老年服务事业发展定位非常重要。”[8]创新优化发展理念,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思想保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首先要正确看待老龄化社会、更新健康养老观念,确立科学、创新的养老服务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引导鼓励全社会关爱空巢老人的意识;树立大局观念与洞察力并存的思维方式,给予城市空巢老人高水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健康程度差异不同的老人,制定出不同的服务清单,以空巢老人为本,满足其生活的多元化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保障空巢老人有尊严的健康养老。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物质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运行有助于维护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稳定的财政保障链条能够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由于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大多以子女供养为主,社会保障在空巢老人没有子女赡养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巨大的功效,因此,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扩大财政支出,并把其落实到老龄社会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的方方面面;从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先试先行,在建设城市养老基础设施工程中重点帮扶、拓宽城市空巢老人活动场所面积、丰富老人娱乐方式、满足其丰富的生活需求,注重他们的精神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緩解计划生育带来的独生子女养老压力,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
(三)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法制保障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民生建设和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确立并完善养老服务的法律法规,事关养老服务体系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因此,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相关的保险和福利政策,针对空巢老人的特殊性,不断提高对其补贴的额度,在政策和医疗补助上适当向空巢老人倾斜;应在不同区域设立专门机构,统一收集各地方城市空巢老人个人信息与健康状况录入档案;提升社会养老机构准入门槛,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审查机构资质及办立条件,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载体保障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社区养老与养老机构养老成为当前多数空巢老人的不二选择。结合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管理秩序混乱、专业护理缺乏、文化娱乐贫瘠等种种问题,应着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在落实帮扶关爱空巢老人措施上要精准实测,一人一策,培育出专业的志愿服務队伍、制定规范严格的选拔制度,登记备案服务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组织、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同时呼吁社会的各种力量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帮扶养老事业,让志愿服务形成常态化,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载体保障。
(五)培育新型孝道文化,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舆论保障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精深,其中孝道文化是一抹亮丽的风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养老文化在传统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下不断发生着改变。在新的条件下,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培育孝道文化,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舆论环境具有现实价值。针对孝道文化流失的问题,应当建立有特色的新型孝道文化,剔除传统孝文化中的糟粕思想;培育全民敬老爱老的社会美德,在青年学生中宣扬尊老敬老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汲取传统孝道文化的精髓,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积极探索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的科学方案,为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提供良好的舆论保障。
综上所述,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趨势的逐渐加深,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新形势下政府对养老事业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不断呈现多元多样的发展趋势,其健康养老问题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只有与时俱进,多措并举,才能保障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有效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进整个养老产业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城市空巢老人健康养老需求的优化方略。
[参考文献]
[1]鄔沧萍.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5.
[2]董红亚.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7-189.
[4]魏彦彦.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92.
[5]朱勇.智能养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3.
[6]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7]费孝通.家庭结构变迁中的老年赡养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83:3-7.
[8]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33.
〔责任编辑:徐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