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神需要之意蕴与实践
2017-06-11周恩智
周恩智
[摘要]精神需要作为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感知多少,开发多少,对于人类生活进入何种境界意义重大。但是,精神需要尚且没有被绝大多数人充分感知,远未达到应有的需求强度,它作为精神动力的作用空间有待大幅度地拓展。在物质需要日益膨胀的今天,精神需要被行为个体充分感知和开发,其意义和价值被社会充分重视和挖掘的必要性尤其凸显出来。应当在正确理解和解读精神需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精神需要与精神动力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结合精神需要所具有的内在性、动力性和持久性等特点,运用恰当的精神激励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精神需要的开发。例如在实践中可以从思想认知激励、榜样示范激励、情感体验激励和自主选择激励等多个角度入手来对人的精神需要进行精神激励,尝试各个方位、多种途径共同开发并综合实施,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行为人自觉开发其精神需要的动力,实现从精神到行动的能量转化,最终為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需要;精神动力;精神激励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9-0143-04
时至今日,虽然学界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精神需要的作用,关注当今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生活状态。但是,受限于社会环境等现实条件的制约,一方面相关理论有待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欠缺较多。比如我国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存在某些偏差甚至误读,研究者可能较难摆脱谈论精神方面的问题时所表达深度与广度是否适度的疑虑,似乎担心被误读或者被定性为“重精神而轻物质”,所以,相对来讲,能够在精神方面的议题中有所突破和建言是比较困难的。由此反观,也就说明的确需要更多地尝试研究和参与讨论的理性声音。再者,精神与物质,二者绝非是各自孤立的、两极对立的关系,何况精神自有其一定的独立性和特殊作用,那么,这也就决定了关注相关方面的问题具有确定的价值和意义。就精神需要而言,它在精神动力系统甚至精神世界之中,都是关键点中的一个,广泛进行与之关联的理论思考,其必要性是无须赘言的。
在社会实践中,精神需要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动力,它贯穿于人类社会活动和历史进程的始终。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当今,人们给予物质需要过多的关注,比较起来看,对精神需要的探讨和开发却严重不足。实际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更加需要精神文明来保驾护航。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一个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质量的根本性问题,而以满足精神需要为动力来推动个人乃至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是探讨、开发精神需要潜力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一、 精神需要的内涵
人的需要就是人感受到自身物质上或精神上的缺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事物摄取的欲望和要求。“需要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作为人的内心的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和原目的。”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划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或者认为还可以增添一个层次——自我超越的需求,诸如此类的划分,虽然各有不同,但可以归结出一个共同点: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按照需要的对象分类,人的需要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作为物质的相对概念,对个体而言是指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的总称,包括个人的思维、意志、情绪等活动。”精神需要则是指人们对认知、道德、审美、情感、信仰等方面的欲望和要求,它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有学者把人的精神需要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精神适存需要(一般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精神交往和社会情感需要,如爱情、友谊、自尊与被尊重、归属感、角色感等等),精神發展需要(就是人们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实现精神进步的需要)和精神完善需要(追求精神完善与完美的活动本身成了人们向往的精神生活,成为人们精神愉悦的重要源泉)。这样的划分至少提供了人的精神需要的基本层次。而对于精神需要的多样性,在不同文本中,或者名目有别,但其多样性的具体表现,如情感需要、解惑需要、价值实现需要等等,是没有争议的。
综上所述,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推动人们创造精神生活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通过人的精神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精神需要界定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
二、精神需要与精神动力的关系
“所谓精神动力,就是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对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精神推动力量。” “其本质就在于: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精神的能动作用的集中表现。”换言之,正向的、积极意义上的精神动力其基本价值,同时体现为个体价值、群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对个体而言,精神动力通过内在驱动、活力激发等作用形式能有效地增强主体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对群体而言,通过价值引领、共识培育等方法和途径产生的精神动力,直接关乎能否有效地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整个群体的行动力。对社会而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中,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始终是其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精神方面的思维水平、意志能力、道德高度等又对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前所述,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推动着人们创造精神生活去满足这种需要,在此过程中,通过人的精神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精神需要界定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对于精神需要与精神动力两者之间具体而微的关系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目前至少可以肯定一点: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本身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因而具有相应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当然,这里所谈的精神动力其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根本上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尤其是从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一致性出发,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在三者一致的前提下,其社会价值位于更高层次,但是,一方面从个体角度进行研究、获得理论成果是展开群体或者社会范围研究的前期准备,同时,作为起步阶段的基础性探讨,以个体的精神需要为切入点,相对合理和便利,所以,接下来将着力于以个体为对象的理论考量。
1.现实生活中作为精神动力的精神需要。精神动力具有内在性,一定的精神因素只有被一定的人所内化,并且累积成为他内在的精神素质,才能变为推动其行动起来的有效的精神力量。这种内在性当然适用于精神需要。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即需要具有动力性质。而驱动人之行为的需要往往是被主体自身感知的需要——这是基本前提;行为动机的大小又取决于需要的强度。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精神需要是否被充分感知并达到应有的强度,从而发挥其作为人们活动的目的和原动力所应有的作用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同样是人们活动的原目的和原动力,大多数人对物质需要的敏感程度和追逐热情异乎寻常地高扬,而对精神需要的认知水平和追求意愿则相对低落很多。这种失衡造成的最直观的局面就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以加速度的态势一路向前,而人们的物质需要也由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满足,提升为对精美、华贵、高档、先进的物质生活资料无止境的渴望。然而在物欲膨胀的同时,面对自身思想、信仰、道德等精神方面的不足,甚至是缺失卻常常处于近乎麻木的状态。这两种需要此强彼弱的发展态势交互作用,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造成的种种弊端有目共睹,也提醒我们:精神需要本身就需要进一步地被主体认知,同时获得更多自觉开发的动力。
2.精神需要所产生的精神动力具有持久性,因为精神动力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物质力量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限内发挥作用,而精神动力则不同,正如既已形成的精神需要,它总是会随着行为主体思想的交流、发展和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增强,且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精神需要的个体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表明了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持久的精神动力,精神需要进一步肯定了自己不可替代的强大推动作用。但是,精神需要尚且没有被绝大多数人充分感知,远未达到应有的需求强度,它作为精神动力的作用空间有待大幅度地拓展。
三、精神需要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精神需要的动力作用的形成、发展,不能顺其自然、放任自流,而是应该自觉、主动地加以开发。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精神需要的开发,可以采用精神激励的方式。
1.什么是精神激励。普遍地,把精神激励定义为“社会、组织或个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于精神载体(如思想、观念、情感、信念、荣誉、期望等)来激发、启迪、塑造、诱导行为主体,引起他在思想结构、人性境界、心理体验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如信仰感召、荣誉驱使、道德规约、艺术陶冶等等。就个体而言,精神激励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产生更多更强的精神动力。
2.精神激励与精神需要的关系。精神激励与精神需要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精神需要是精神激励的基础,没有客体的精神需要,激励机制就不能有效运行,另一方面精神激励是通过提供或改变认知评价而唤起情绪,以此来提高精神体验水平,挖掘精神需求的潜能。精神需求被其主体感知得越深刻,精神激励就越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精神激励的作用越大,主体所感知的精神需求的强度也就越高。基于此,可以运用一些精神激励的方法,帮助行为主体充分感知自身的精神需要,提升精神需要的层次,达到更高的精神需求的强度,以进一步启发精神需要的精神动力。
3.尝试精神激励法。选择对精神需要进行精神激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摸索探讨的重要问题。或者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进行:
(1)思想认知激励。目前,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道德体系正处于整合阶段。另外,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中过于注重经世致用的一面,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成员造成一些影响,导致其思想观念选择上的趋功利性。而过于狭隘的功利主义其必然表现之一就是在物质和精神这两者之间,更偏向于物质方面的追求。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利益诉求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各种现实因素在整个社会营造出一种不利于精神需要觉醒和深化的缺氧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精神需要处于低层次的甚至自发的认知阶段,更无所谓追求。因此,有必要以正确、全面地认知精神需要为出发点,使社会成员对精神需要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作为精神动力的持久性、不可替代性等方面都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而这种理性的认知是进一步认同和内化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
(2)榜样示范激励。榜样示范激励,是指通过树立榜样,确立人们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激发行为主体内在的需要和动机,调动积极性,以促进其榜样行为的产生。这里所说的榜样不仅仅具备受到社会肯定和赞誉的榜样行为,而且需要传递能够使榜样行为人在吃苦和奉献的过程中,仍然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精神力量。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人的物质匮乏和生活困苦可以通过精神的满足来抵消与弥补。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是功利意义上的付出、精神意义上的满足。更何况满足精神需要的内驱力对个体及社会的价值远非如此。运用榜样示范激励,需要突破以往宣传中强调榜样行为高于常人的境界,以期感动大众使之加以效仿的惯常做法,去寻找其中可比可学的精神内容,尤其是要从共同的人性基础出发,激励普通民众将精神需要和精神追求认同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原则。
(3)情感体验激励。“情感体验是个体积极主动地亲历与体验某种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或事件,获得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产生快乐、美好的情感察觉和认知。从情感体验的实质来看,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体验是从“知”到“行”的中介因素,也是主体产生深刻认同并使认同内容深入内心的重要环节。同时,心理学对个体情感的研究表明,情感的参与对人的认知活动起着极大的作用,尤其在思想、道德等精神方面,即使是正确、科学的内容,也需要经过主体的情感过滤才能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精神需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在对自身精神需要有所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进入具体情境或事件,以情感的方式进行体察、评价,对自身的精神需要形成较为稳定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这既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实践体验,是主体的精神需要被召唤、感知和强化的心理机制和关键所在。在“情感”和“体验”的共同参与下,行为主体精神需要的情感体验会通过两种典型模式(當然存在非典型模式)是 :其一,精神需要被主体感知→无法得到满足→体验由此带来的失望;其二,精神需要被主体感知→得到满足→体验由此带来的快乐。在如此反复进行的情感体验过程中 ,精神需要不断地被召唤、感知、强化,并趋于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发展。
(4)自主选择激励。对个体而言,总是希望能够“是其所是”,即“自主”。在精神需要方面尤其如此。过多的规约和控制只会对精神需要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养料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因为精神需要天然地具有“自主”的秉性和“向阳”的特质。“自主”包含着自我确认、自我独立、自我认同的因子,暗含着“自由”和“尊严”的价值,意味着“权利”。而这些正是精神需要被开启和深化的必备条件。所以,精神需要的激励其最终落脚点就在于个体对自身精神需要的自主选择。但是,这种“自主选择”不是被放任的、不负责任地凭空选择,而是在激励个体充分认知、情感参与、切身体验的基础之上,完成自身精神需要的感知——满足——提升的进化过程。激励个体自主选择,能够使他在经历感情自主、认识自主、行为自主的过程中,在认知、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合理化体验,反思并主动构建正确的认识,借助自我来决定动机,提高精神需要的层次,增强其推动力。这里所论的,仅只是贡献一点引玉之石,对于精神需要动力价值的挖掘和开发,应該是见仁见智、交流探讨,继而群策群力的事情。不过,可以确定地说,正如以上所述的对精神需要进行精神激励的几个方面,它们是逐层递进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精神激励的具体实践中,只有从各个方位、多种途径共同进行、综合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行为人自觉开发其精神需要的动力,实现从精神到行动的能量转化。
四、结语
人有一个包括知、情、意在内的特殊的心理结构,有一个与外部客观世界相联系却又不同的内部精神世界,并由此产生了充满活力的精神需要。在维持肉体生命的基础上,人不可能停留在单纯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之中,也不应该停留在最低層次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之中。事实上,精神需要是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无可回避,而且感知多少、开发多少,对于人类生活进入何种境界意义重大。不过,虽然在理论上对精神需要进行探讨,无论是从广度上来看,还是从深度上来讲,都需要更进一步地努力,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仅仅局限于抽象思考基础上的理论推演也显然有其必然的缺陷。如果能够在特定范围内通过具体应用去进行同步地印证、摸索,或者会是一条能够形成深入而全面的认识、总结正确而可行的办法的有效途径。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努力寻找的,正是打开现实生活中召唤精神需要之门的钥匙。在丰富物质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全面地、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才可以期待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精神需要的巨大能量,早日实现人与社会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骆郁廷.精神动力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黎德化.现代人的精神需要与灵魂拯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4]冯东飞.精神动力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50.
[5]王么玲.人的精神需要与自由全面发展[J].理论界,2012,(4):7.
[6]王孝哲.论人的需要及其社会作用[J].江汉论坛,2008,(5):67.
〔责任编辑:崔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