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环三步”下班级管理的反思
2017-06-07李鹏程
李鹏程
[摘 要]随着我校“四环三步模式”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班级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课改的发展,结合课改的实践,对班级管理中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就“四环三步模式”下对班级实行人文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四环三步”;班级管理;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75-01
我校的“四环三步模式”倡导“以人为本,个性见长”的个性发展。在此背景下,班主任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个性见长”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常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一、严师出高徒,值得反思
在以往常规教学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都认为,要想管好一个班级,前提是要严、要凶,这样才能“震”得住学生。所以我学校有部分成功的班主任以严厉著称。的确,班主任严格的管理有利于班级的成长和良好班风班貌的形成。但班级管理应该是严而有度的,而不是严而无度的。“四环三步”提倡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了,那么课改就无法进行下去,导致学生和家长只有做出无奈的选择,要么转班,要么转学。这种严格无疑是一种摧残,是一种毁灭,摧残了学生的心灵,毁灭了学生希望的种子。如果我们站在家长和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去感受他们的想法,去听取他们内心的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过度严格将会给学生造成怎样的伤害!“四环三步”教学模式提出班级管理应该严格,但要宽严而有度,严格不等于伤害,严格不等于驱赶,在严格的班级管理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更多的扶持和引导,更多的情感与交流,更多的爱。“四环三步”教学模式要求班主任爱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课改的實践证明,当学生对班主任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才是真的成功了。
二、批评就是最好的教育,值得反思
课改前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被班主任“狠批”,这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固定思维模式。学生这种“敢于接受批评”的心理准备来源于何处?班主任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班主任只要听到学生犯错误,在不明真相时心里早就已经“窝火”。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就不可能冷静地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只能是就学生所犯错误的现象进行急风暴雨式的批评和指责,更有甚者,连学生以前出现过的问题也要“秋后算帐”。结果学生在教师的“批评教育”中垂头丧气,而教师则面红耳赤,怒气未消。这是教育吗?非也,这只是批评。教育是要教会学生明理,学会做人。“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所以,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也要允许学生改正错误,关键是学生犯错误之后,你如何教会他改正,而不是错上加错。要想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和改正错误,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人情味。只有当班主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真情实感的语言去感化和打动他们时,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才会缩短,师生关系才会平等,教育才会取得成功。因此,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有人情味的语言,更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和评价学生,为每个学生送去不同程度的鼓励和赞扬,使学生从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让学生即使是在犯错误时也能真心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三、严格抓紧学生,值得反思
初中生天性活泼好动,连下课嬉戏都被班主任盯着,这样不可能体现民主管理,也与我们课改所提倡的精神相违背的。班主任这边“疲劳战”——紧抓紧盯,寸步不离,累得腰酸背痛,学生那边在叫苦不迭的同时无动于衷。这种管理的一个弊端是在学生心灵深处烙上阴影,学生没有民主意识,没有自我教育意识。经过几年的课改探索,大家意识到“以人为本,人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没有目的和缺乏科学性地抓学生,不是现代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班风形成,新的管理制度落实后,大可不必再紧抓学生,如果再如此,不是教育的失败就是工作的“浪费”。学生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的工作是培养并加强学生的这种能力。
实践证明,实施“四环三步”教学模式,班级管理已经构建一种与课改相适应的模式。课改要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解放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建成以“家”“和”为目标的新型班级。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