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孝道意识培养的对策

2017-06-07蒙艳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感恩

蒙艳春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公民孝道意识逐渐淡漠,特别是中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孝道现状却不容乐观,应加强中学生自身孝道意识的培养,巩固家庭孝道教育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孝道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增强浓厚的社会孝道氛围。

[关键词]孝之心;孝之行;感恩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58-03

从心理学的视角,着眼于中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风气等多方面分析中学生孝道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培养中学生孝道意识的相关对策。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加强中学生孝道意识的培养、道德的健全和人格的完善。面对中学生孝道意识缺失的现状和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中学生知孝、实践的种种原因,以下是中学生孝道意识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中学生自身孝道意识的培养

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本;孝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孝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规范。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体现,对于做儿女的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需要理由、不讲条件、不论原因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人应恪守的“道德法律”。孝是本分,是良知、是义务、是责任、是每时每刻都要牢记心头的头等大事。一个人有了孝敬之心,才会有行孝之举,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懂孝、尽孝昵,又该如何进行自身知孝、行孝意识的培养昵?

1.行孝感恩要从内心做起

孝为百行首,心为孝之源,有孝敬之心,才有孝行之举,儿女行孝不在乎金钱物资的多少贵贱,没有尽孝之心,虽掷千金如同嗟来之食,也不抵一句温暖的话语。有孝敬之心,只要心到意切,量力而为,虽无礼物恭奉,也不失为孝,所以行孝感恩首先要从内心做起。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有的在家是“小皇帝”“娇公主",父母捧着、恭着、顺着、护着,有求必应,出手慷慨大方,甚至不惜血本,真可谓用心良苦。可子女并不一定能领情,心理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更把父母的辛勤付出当作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感情上缺乏友善,学习上缺乏动力,父母的嘱咐,说教轻了不理、重了烦怪。因此中学生行孝要心到,心到则诚,心诚则灵,一旦心到,孝意尽在其中。

2.行孝感恩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孝行是人人都可为的,因为孝行常常见诸细节,见诸点滴的小事之中,真诚的孝行往往是一些最细小、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小事。比如,几句体贴的问候、细微的关心,打个电话,给父母一个温馨的笑脸,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自己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帮父母择菜洗碗、晒被铺床、捶背搓澡等等都是最好的孝行。可见,孝无定式,也无定格。做儿女的生活自立,不依附于父母是孝;与家人和睦友善,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尽量减少父母的思想精神负担是孝;注重修养、举止文明、文雅礼让,是对老人的孝;遵纪守规、不惹事、不费力是行孝;刻苦向学,锐意进取,学业上进不失为孝;平时朴素节俭,不浪费父母的血汗钱同样是孝;做出成绩,获得奖励,受到表彰更是对父母的尉藉,也会让父母感到你是在尽孝。一些点滴细微的小事,都能让父母感到实实在在的满足。也就是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花不了多少钱,费不了多大力,用不了多少时间都能让父母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快乐。

3.行孝感恩就从今天做起

有很多中学生认为,对父母尽孝是将来的事,等考上了大学成就了学业,条件好一点,挣钱多一点,时间宽一点之后,再让父母享清福。诚然,大部分的中学生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但是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待”。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回答意大利记者的提问时说:“我认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赫赫有名的朱德元帅对外国记者说:“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侍奉父母,在他们离开时,我没能端一碗水给他们喝”。我们千万不要到晚年才后悔自己当年对双亲尽孝不够。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养育之恩涌泉报,行孝及时莫要等。因此,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要始终明白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要有一颗孝敬之心,要从今天做起,做一个行孝感恩、有孝行、有良知的人。

二、巩固家庭孝道教育的基础地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每个生命的诞生地,是每个孩子接受幼年启蒙教育的学堂和人生驿站。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起着楷模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切入口和着力点,要把新时代的孝道内涵和孝道要求辐射到“社会的细胞”——家庭。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使家庭的关系达到民主和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才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孝道意识,有利于中学生孝道的践行。

1.树立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首先,家长应该树立全面发展的现代成才观。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爱的只是学习、成绩,爱的是孩子能否成才,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作为家长,要纠正重智轻德的功利性教育,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给予其爱心的呵护,使孩子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其次,家长应该树立亲子平等的家庭教育观。一方面,家长要尊重孩子,给子女一些自由。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精神,否则孩子就会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冲突与摩擦,培养他们的孝道意识就更加不易。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命令和威慑为主,在孩子的表现合乎自己期望的时候,加倍溺爱:一旦孩子犯错或者有所退步,便是埋怨和责罚,有些家长甚至拳脚相加,两种极端做法都不利于孩子孝道意识的培养。

2.注重培养孩子孝的行为习惯

首先,重视说服教育。对青少年进行说服教育是加强孝道教育最基本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怎样做是对长辈的孝敬与尊重,怎样做是相反的,怎样做是好的行为,怎样做是不好的行为,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好的行为受到赞扬、褒奖,就是道德行为;坏的行为受到谴责、贬低,就是不道德行为。

其次,重视情感教育。加强孝道教育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情感教育,采取以情动情,以情喻理,以情导行的方法,使子女在“情”和良心的唤起之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父母可以用真挚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孩子的情感,寻找情感的共鸣点,实现双方的情感沟通。例如,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家喻户晓的古人尽孝的故事和当今社会发生的一些尽孝的事例,或者亲戚朋友、街坊邻居等子女尽孝的事情,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

最后,重视实践教育。家庭是青少年践行孝道的最好场所,他们可通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践行孝道。如:在家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顶嘴、不耍脾气、与父母说话时和声细语;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生活上节俭,不挑吃穿、不乱消费、节省零花钱;父母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时为父母买点礼物等。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监督教育工作,对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反之则提出相应的教育指导。

3.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书,是无声的教育,家长只有以身作则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所以,家长与其希望孩子向好人好事学习,不如先从自己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的衣食住行和健康状况,在满足老人物质需求的同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以良好的道德行为默默感染和影响孩子,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家长在言传身教中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对长辈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对他们今后的道德观特别是孝心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发挥学校孝道教育的引导作用

把孝心教育融于学校德育体系之中,能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种道德观念的提倡和养成,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其中最根本的是依靠教育。学校德育是实施孝道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当前中学生的孝道教育,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孝道意识。

1.孝道的知性教育和情感教育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孝道教育,明确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抓好孝道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保证孝道教育的开展。学校领导特别是负责德育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成为孝道实行的表率。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工作直接影响教育成效。因此学校在树立孝道教育的观念、明确指导思想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孝道教育实践活动,为实行中学生孝道教育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保证。

其次,为切实加强对中学生的孝道教育,学校要积极开展孝道的知性教育和情感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知行统一”。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应从孝道的知性教育入手,使中学生具有孝道的理性知识,同时还要进行情感教育,启发中学生内心的理性自觉。从而使中学生逐步确立起“孝”的观念,做到“孝发乎情”。

2.对中学生知孝、尽孝责任感的培养

首先,采用主题班会、调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弄清什么是孝道,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孝道意识。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主题班会、调查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知道现代孝道的要求是敬爱父母、心系父母。因此孝道在今天应当被赋予鲜明的时代内涵:责任感、勇于争先、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常怀包容之心。应以此作为中学生孝道教育的基本点和立足点,使中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和制定孝道规范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现代孝道观和知孝、尽孝的责任感。

其次,学校不仅要将孝道文化的教育纳入德育课程,还要形成系统上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和狠抓升学率的同时,要把孝道教育纳入教育评价体系。

3.如何让中学生践行孝道

面对升学的压力,学校、家庭教育都重智育轻德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抓应试教育或特长、爱好上,孝道教育成为盲区,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正常成长,甚至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孝道文化教育中。通过学校和家庭联手,创设孝道教育情境来引导中学生孝道意识的形成。如学校和家庭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增强中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学校要改变教育者的观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与优化教育环境有机结合,引导中学生接受孝道文化中的精髓,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反观当今社会,因部分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对孩子生活自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孝心和爱心的培养,使得现在的中学生懒惰和骄纵心理滋生,不懂得感恩父母和回报社会。所以必须注重家庭与学校二者之间的有机配合,让中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做到理解父母,体贴、关心和孝敬父母。另外,学校应主动加强对这一部分家长的情感倾注与教育方法的引导,并坚持把孝道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料理家务能力的劳动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学生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从而加深了学生与家长和教师的感情,还可以使中学生自觉地践行孝道并在实践中增强自身孝道意识的培养。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增强浓厚的社会孝道氛围

加强中学生的孝道教育,除了家庭的引导和学校的教育,还有待社会的参与。没有社会的倡导、鼓励和规范,孝道文化难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中学生的孝道教育也缺乏可靠保证。

1.加强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导

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应发挥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当今社会多种媒体已经普及,我们要发挥社会对中学生孝道意识的培养作用和增强对中学生的孝道教育,就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孝敬、平等、保障、共享、和谐是新孝道文化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基础。新闻媒体可规范人们的意识,使其树立新的孝道精神,特别是通过敬老孝老的先进典型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的感情共鸣。

2.选取反面例子加强学生孝道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孝道意识的培养还得选取反面例子,让他们吸取教训,接受孝道教育:利用大众媒体对那些败坏孝道的不道德行为进行严厉谴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通过活生生的反面事例使新孝道观念融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增强他们的孝道意识。当今社会,社区是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因此要立足社区,广泛组织中学生开展敬老、养老、助老道德教育,并与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在全社会树立敬老、养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使这种良好的知孝、尽孝社会风尚在中学生意识中不断形成,从而不断增强中学生的孝道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岸柳.当前我国中学生孝道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 刘宪英.中学生孝道教育研究[D].濟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刘洋.当代中国青少年“孝”的教育[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 王姝楠.青少年孝道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

感恩
改变自己 互相体谅 快乐生活
宽容 守信 感恩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助后教育研究
将感恩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探讨
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