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避暑山庄易经规划及修建原因探究
2017-06-05张树新
张树新
(河钢集团承德钢铁集团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清代避暑山庄易经规划及修建原因探究
张树新
(河钢集团承德钢铁集团公司,河北 承德 067000)
避暑山庄是由众多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建筑群,除去其政治、军事意义,就其建筑而言,其蕴含的文化底蕴至今仍有诸多之谜引发无数人的猜想。从《易经》视角看,避暑山庄八卦中心点的确立、“阴阳鱼”鱼眼定位、主体建筑意义、正宫及热河都统署在易经卦中含义等,无不体现出避暑山庄建筑与易经各卦象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出清朝政府修建避暑山庄的深层原因。
避暑山庄;《易经》;形而上;道
避暑山庄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对避暑山庄的研究,是很多学者关注的课题。目前,认为修建避暑山庄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避暑论。其主要根据是承德四季分明,暑期气候凉爽,适合居住。清朝皇帝是满族人,入主中原后不适应北京的夏季,所以修建了避暑山庄。
第二类是政治论。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作为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是为了和蒙古族建立长远关系,有利于联合蒙古、西藏各部族,以保大清江山稳固。论据之一就是乾隆帝“一座喇嘛庙,胜过十万兵”的诗句。
第三类是军事论。主要观点是清朝没有修建长城而是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避暑山庄。人与物不能很好结合,再坚固的长城不过是风景。因此,康熙三十年(1691年),发表了一道关于不修长城的上谕,十二年以后修建了避暑山庄。
以上这三类观点都从不同侧面论证了避暑山庄修建的原因,丰富了山庄文化内容。纵观清史,避暑山庄在功能上也的确发挥了避暑作用,同时也具有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但这些观点都属于“形而下”的思路,所阐述的是实用价值。《易经·系辞》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2]P294。“形而下”注重实用功能,研究的对象是能看得见说得出的客观现实。“形而上”研究的对象则不同,它指的是“道”。中国古人做大事强调的是“道”,也就是顺应天地之道,顺应自然大法。这样才能长久,才能将事物做大做强。正如荀子所言:“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精通事物的人只认识到事物本身,而精通“道”的人,不仅认识事物本身,还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及走向,更具有系统性、全局性。
本文运用易经理论从“道”的层面阐述避暑山庄和“天”“地”之间的关系。(见文末附图)
一、八卦中心点的确立
易经俗称周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中心思想是阴阳变化,表现形式是“八卦图”。“八卦图”是以中心点展开的圆形图,分成八份,每份按照阴阳变化的阴阳符号做标记,代表不同含义。古人认为“天地人”合一,八卦图自然离不开天地,八卦图运行规律就是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北斗七星在天上旋转一圈,地上是一年。《淮南子》中讲:“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七星勺柄在不同方向对应地上不同的时节。北斗七星勺柄如同钟表的指针,北极星如同钟表的指针轴心,北斗星围绕北极星旋转,周而复始。
北斗七星运转,是阴阳变化最直接的反映。人们对天地阴阳的变化只能感觉,却无法看见,但有了北斗七星的运转,把阴阳变化用“指针”指示出来,便有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这样阴阳更迭便得以具体化。
二十四节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冬至开始阳气逐渐由少到多,代表阳气的白色面积越来越大,到夏至白色面积达到最大,这种由小到大的过程形成一个白色鱼形。白色鱼形达到最大时,阴气由少到多,此消彼长,代表阴气的黑色面积越来越大,到冬至面积最大,形成一个黑色鱼形。在地理上按照阴阳变化程度有八个方位相对应。
古人还认为,除了表象的阴阳变化,还有潜在的阴阳变化,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样,代表阴气的“黑鱼”便有一个“白眼”表示“阴中有阳”,代表阳气的“白鱼”便有一个“黑眼”表示“阳中有阴”。
八卦中心点不动,阴阳变化围绕八卦中心阴阳互变,无始无终。
(一)承德与北京的八卦对应关系
东北方是艮卦,承德在北京东北方,按照八卦关系,承德是北京的艮卦。在这里“热河泉”“棒槌山”等独特山水聚结了天地灵气,大自然的造化使承德成为风水宝地。东北方艮卦是八卦“根本”,“根本”即源泉,祖宗,万物之始的含义,是生门,承德作为北京的生源地是皇帝特别关注的地方。
北京紫禁城中心对应北极星,避暑山庄中心自然也要与天上的星座呼应,而且必须是北极星的根本星座,才能符合承德与北京的位置关系。北极星不是一颗固定的不变的星,它只是一个位置,哪颗星到达这个位置,哪颗星就是北极星。现在的北极星是从中国元朝时期到达这个位置的,上一任北极星是鹿豹星座中的32H星,从辈分上说,“鹿豹星”是现在北极星的父辈,是北极星的“根本”。“鹿豹星”是一座带豹纹的鹿形星座,形状似长颈鹿。
避暑山庄宫殿区西北角有一个八边八角的亭子,南北全贯通,东西全贯通,东西南北代表四正;其他四方半贯通,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代表四隅。这座亭子是避暑山庄八卦中心点。
康熙帝将避暑山庄八卦中心点命名为“望鹿亭”,意指对应天上鹿豹星座。
(二)八卦中心点地理位置的确立
平面设计中,两条不平行的线决定一个点。
八卦中重要方位是“艮”,艮卦是生门,中心点的确立一定从此开始。“望鹿亭”东北延长线上是“热河泉”,也就是说当年选择“望鹿亭”这个中心点时,是在“热河泉”西南方向的延长线上,即艮卦主体为“热河泉”。
选取为“热河泉”作为艮卦,源于《道德经》。《道德经》中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3]P18。”意思是,生养天地万物的谷神是永恒长存的,玄妙母体的生育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若存若隐,其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即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永不消失的。“玄牝”是母性,玄牝之门即母体生育产门。“热河泉”有一个狭长的停船处,由停船处向两边展开,代表“玄牝之门”,天地根与艮卦的“根本”含义吻合。
另一条线由“棒槌山”引出。“棒槌山”在艮卦和震卦之间,艮卦是根本,第一象是山,“棒槌山”在艮卦中具有“根本”和“山”的特征;震卦是春天,代表阳气升腾,“棒槌山”在震卦中代表阳刚之气。“棒槌山”兼具“山”和“阳”的特性,因此将其定在艮卦和震卦之间。
八卦中心定位时,沿“热河泉”向西南方向延伸,即向南偏西45度延长,“棒槌山”向南偏西67.5度(45+22.5)延长,两条线的交叉点就是避暑山庄八卦的中心点——“望鹿亭”。《易经》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2]P285,避暑山庄八卦中心点由一阴一阳交汇而成。
(三)八卦中心点空间位置的确立
在空间上,八卦中心的海拔高度要求非常精准,因为空间的位置反映了皇帝“天地人”的位置关系。“望鹿亭”坐落在宫殿区西北角。“望鹿亭”和宫殿同处于避暑山庄一个平台之上,这个平台比其北部的湖区高出十多米,从北面只有通过坐南朝北的“万壑松风”石阶才能踏上这个平台,有了平台才保证八卦中心和宫殿的高度,体现二者的威严和神圣。
通过现场观测知道,这个平台是人工填平的,平台北面用石头砌筑用来固定土石,平台的高度通过精心计算而成,“望鹿亭”的高度非常精确,高一分大错,矮一分也大错。
“望鹿亭”是天与地的交汇点,避暑山庄代表天的是“金山亭”,代表地的是“御瓜圃”。“望鹿亭”的海拔高度不能超过代表天的“金山亭”地基高度,比“金山亭”低,同时比“御瓜圃”高。人在天地之间,代表人的建筑是皇帝宫殿,“望鹿亭”要比宫殿的高。由此得出结论,避暑山庄建筑高度(山区除外)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山亭”“望鹿亭”“宫殿”、其他建筑、“御瓜圃”。佛法是至高无上的,平原区最高的建筑是“六和塔”。
二、“阴阳鱼”鱼眼中建筑解析
(一)“阴中之阳”建筑解析
夏至以后,阴气开始增长,到冬至增长到尽头,这个过程用图形表示便是一个黑色鱼形。阴中有阳,鱼头处便有一个白色鱼眼。白色鱼眼在中心点“望鹿亭”正北方,反之亦然。
避暑山庄的白色鱼眼是“文津阁”,古代“文”代表阳,“武”代表阴。“文津阁”的实际用途是藏书楼[1]P761,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将鱼眼内设计为“文津阁”既符合北方坎卦含义,也符合“阴中之阳”的含义,把它放在坎卦利用“水克火”的五行规律,寓意藏书安全,书属于“文”,符合“文属阳”的性质。
白色鱼眼的正中心是“水中月”。“文津阁”院内有湖水,湖的南面是假山,假山开一个月形孔,倒映在湖面上形成月牙形,这是避暑山庄的著名景点“水中月”。“水中月”通天,是天空在水中倒影而形成,其性质属于阳,符合“阴中之阳”的含义。
(二)“阳中之阴”建筑解析
避暑山庄的黑色鱼眼是“银库”。“银库”位于“望鹿亭”的正南方,确切位置是现在的中国银行承德分行内院。“银库”是清宫保存银子的库房[1]P329,清朝时是一座四合院,现在已不复存在。
银子性质属“金”,银库放在南边是利用“火生金”的五行规律,南面是离卦,第一象为“火”,“火生金”意味着银库的金子越来越多。
黑色鱼眼的正中心是“银窖”,古代存放银子于地窖里,“银窖”通地,大地的性质属阴,符合“阳中之阴”的含义。
(三)“阴阳鱼”鱼眼的对应关系
“阴鱼”和“阳鱼”鱼眼的关系是相互对应。
1.“通天”和“通地”对应。“水中月”通天,属于阳;“银窖”通地,属于阴。
2.“虚”和“实”对应。“水中月”为虚,它和镜中花一样是虚的代表;“银窖”属实,真金白银是最实用的东西。
3.内和外对应。“水中月”居于避暑山庄之内,“银窖”位于避暑山庄之外,这种布局体现了避暑山庄设计的象征性和实用性。避暑山庄里的建筑强调象征性,每一座建筑都有特定的“形而上”特殊含义,在哲学层面具有深刻内涵。避暑山庄之外的建筑强调实用性,“银窖”就是典型代表。同样具有实用价值的还有坤卦的“马市”“粮市”“草市”,这种规划其实用意义高于象征意义。
(四)“阴阳鱼”鱼眼的同质关系
“阴鱼”和“阳鱼”鱼眼是八卦图中的重点,是活的灵魂,“鱼眼”中的内容要兴隆,阴阳鱼才会生生不息,带动阴阳鱼健康运转。因此,康熙帝将以“银库”为中心的街道取名南兴隆街[1]P438;“文津阁”在避暑山庄之内,和它相对应的街道取名北兴隆街[1]P46。
三、八卦主体建筑意义浅析
由八卦中心向八个方向延长,便产生八个方位,八个方位与八卦相对应。
(一)艮卦位建筑解析
艮位在八卦中非常重要,方位在东北。其中第一象为山[2]P240,《卦辞》中说“艮其背”,背是人体的支柱,山是靠山,山和背均有依靠之意,不可动摇。《彖辞》讲:“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止和动相互对应,直接含义是“归止”,即不出其位。所谓君子止于仁,臣止于敬,子止于孝,父止于慈,人与天之间止于信,此为“止其所也”。不出其位即是“止”,也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孔子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确立了父子、夫妇、君臣、朋友等交往中的位置关系,它对于文明的进化、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主要在《易经》中表述,而确定这种关系的卦主要反应在“艮”卦上。
“艮”的原始意义是“根本”。佛教讲“万法归一”,“艮”更接近于那个“一”。天地是根本,在天地面前,皇帝就是臣,此为“止其所也”。“臣止于敬”,皇帝对避暑山庄东北方位的建筑极其敬畏。
1.“金山亭”和“御瓜圃”
金山亭代表天,御瓜圃代表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周易序卦》[2]P313。
1)金山亭
金山亭本名上帝阁[1]P317,因建在金山上称之为金山亭。上帝阁供奉的是“上帝”。指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阁为六面三层,第一层设供桌祭祀器物,康熙题额“皇穹永佑”,第二层供真武帝君,康熙题额“元武威灵”;第三层供玉皇大帝,康熙题额“天高听卑”。
上帝阁是避暑山庄代表性建筑,功能是祭天。金山外廊按“天圆地方”理念设计成圆型。金山亭第一层题匾是“皇穹永佑”,第二层题“元武威灵”,供真武帝君,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又称玄武神。道教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第三层题“天高听卑”,供玉皇大帝。
“天宇咸畅”是“金山亭”的附属建筑,是皇帝祭天时作准备工作的地方,在“金山亭”西南,这种布局反映了皇帝在“天”面前居于次等地位。“天宇咸畅”四字表示对天的祈愿,天宇畅通,则六合和谐,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2)御瓜圃
沿着金山亭向东北方向看,有一处在草原中开辟耕地,用围栏圈起,宛如山里农家,低矮的草房与其它周围恢复的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是清朝皇帝的“御瓜圃”。
清朝皇帝在北京的中南海丰泽园也划出一块土地,每年在这块地上“演试亲耕”世代沿袭,又称为演耕田。皇帝在北京的演耕田和在避暑山庄的御瓜圃都是一亩三分。皇帝的用数都是九,九是与天对应的数,又称为“天九”,皇帝的演耕田本来是9丈长,9丈宽,即81平方丈,但皇帝出于对土地的恭敬,不敢用满9这个数,而是在用地面积“礼让三分”,以示自己的谦卑, 81平方丈“礼让三分”后便成了78平方丈。一亩等于60平方丈,78平方丈正好是一亩三分地。这样“一亩三分地”概念就确定下来了。
“金山亭”代表天,“御瓜圃”代表地。天和地放在东北位是皇帝对天地的敬仰和依赖。东北艮位是“根本”的意思。清王朝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皇帝的心愿,农业丰收是大清强盛的基石,是国富民强的根本。同样国泰民安要依靠天地的护佑。因此,把代表天的金山亭和代表地的“御瓜圃”放在艮卦位非常符合周易义理。
“甫田丛樾”是“御瓜圃”的附属建筑,是皇帝干农活休息的地方。“甫田丛樾”在“御瓜圃”的西南方向,是从属地位。
2.“磬锤峰”与“热河泉”
《易经》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2]P285,独阴不生,孤阳不长。艮卦是生门,阴和阳同在生门是山庄风水所在。
1)磬锤峰
磬锤峰是一座带有神秘色彩的山峰,《热河志》记载,“磬锤峰在府治东北十六里,下说上半……每夕欲瞑,万壑仓然,一峰秀矗,亭亭倚天”。在康熙建避暑山庄之前,这座山峰早已披上了神秘色彩[1]P545。磬锤峰的名字是康熙题的。题名的时间在1702年,而避暑山庄的修建从1703年开始,可以理解为磬锤峰的题名拉开了修建避暑山庄的序幕。
《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磬锤峰是代表纯阳的。
2)热河泉
《道德经》中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思是,生养天地万物的谷神是永恒长存的,玄妙母体的生育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若存若隐,其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它而产生,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它永远存在,即事物生成演化所依循的法则及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永不消失的。“玄牝”是母性,玄牝之门即母体生育产门。“热河泉”有一个狭长的停船处,由停船处向两边展开,代表“玄牝之门”。
“蘋香沜”是“热河泉”的附属建筑。蘋是生长在水边的蕨类植物,细长而柔软,横卧在水中。沜,是水边潮湿的岸。“热河泉” 代表纯阴的。
3.金山
金山在避暑山庄中有两重意义,一是表示艮卦第一象,即山。金山是一座由人工砌筑的石山,在山庄的湖中央显得格外突出,成为别具一格的金山岛,它是仿江苏镇江的金山而建。坐落其上的金山亭现已成为避暑山庄标志性建筑景观。古代建城非常注重艮卦位,在城市选址中一般都把城市东北有山作为首选。除了镇江的东北有金山,南京城市选址时也考虑了东北方位的山,那就是南京紫金山。
山庄的金山是仿镇江金山而建[1]P314,其风水用意与南京紫金山一脉相承。避暑山庄的金山,镇江的金山、南京的紫金山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方位在东北,属“艮”位,这是周易中非常典型的风水格局,艮卦的核心卦象是山,金山是山之极品,金山在东北方位符合周易卦象,是大吉之象。
4.永佑寺
避暑山庄东北角的大型寺庙。建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山门3间。南向,乾隆题额“永佑寺”。意味永远护佑之意[1]P888。
将代表佛的永佑寺布置在东北,同样是“依靠”“靠山”之意。
5.御容楼
永佑寺舍利塔西北建有“御容楼”。御容楼是供奉清朝皇帝祖宗画像的地方[1]P909。在众多代表“根本”的建筑中,“御容楼”的意义最有代表性。这里供奉清朝皇帝祖宗。列祖列宗是皇家的根,是清室的依赖,是清室之宗。“御容楼”和天地、阴阳以及代表佛的寺庙共同构筑了避暑山庄的艮卦,成为避暑山庄之根。
(二)震卦位建筑解析
震在八卦里为东方,按八卦顺序,艮之后即是震。震的第一象是雷,从时序上,艮卦是十二月和正月,属一元复始,万物复苏阶段。而震则代表二月,已是万物萌芽开始壮大阶段,天地一声雷震,始而亨通,这是天与地的一种交流,也是上天对大地的恩泽。《说卦》里讲“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2]P308。
避暑山庄东部建筑是按“震”的“春”和“雷”含义设计的。
1.花神庙
花神庙是俗称,原名为“汇万总春之庙”,是供奉花神的汉式寺庙[1]P269。震,方位在东,四季中属春,春有百花,花神庙与震卦相合。
2.戒得堂
“戒得堂”语出《论语·李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之在得,意思是戒除贪得[4]P150。
“戒得堂”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时年70岁,以此勉励自己“年老戒之在得”。戒得堂的选址放在了震卦位,表明乾隆帝迎接人生第二春的思想。
3.清舒山馆
“清舒山馆”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按八卦方位,震是春天,为乾坤长子。其主体建筑“承庆堂”是康熙帝赐给当时太子胤禋的住所。胤禋是清朝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他两次被立为皇太子,又两次被废,最后幽死在禁宫[5]P470。
“清舒山馆”是复立太子后,专门为太子而修建。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复立皇太子,在这一年,康熙帝下令在避暑山庄东侧建“清舒山馆”,主建筑“承庆堂”就是康熙帝赐给太子的住所[1]P126。
“承庆”意味承继大庆的意思,是继承祖先功德和荣誉,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无疑只有作为皇储的太子才具有的资格,是对太子的希望和厚受,是将大清江山准备托付给太子的明确表示。
震是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充满希望。“清舒山馆”建在震卦位表明康熙帝对太子寄予厚望。
(三)巽卦位建筑解析
巽卦,方位在东南,季节属三月、四月中的谷雨、立夏、小满。第一象为风,其性为顺。《序卦》中讲:“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2]P294意思是,行旅很难有休息之所,很难被新环境所容纳,这就必须要顺应环境。
避暑山庄的巽位非常重要,在山庄的东南方向皇帝极尽心力修建了多所建筑,表达巽卦“卑顺为体,善入为用”的特性。
1.万壑松风
“巽”的第一取象是“风”,这组建筑以“风”来命名。巽在东南,在人代表长女,核心思想代表谦逊顺从。
“万壑松风”景观,在正宫东北侧,这组建筑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对称模式布局,没有中轴线,表达“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二是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表示皇帝在艮卦天地面前的卑微。
2.东宫
东宫是一组建筑群,位于避暑山庄主宫殿正宫之东,俗称东宫。整组建筑群按庭院式布局,在布局上用了中轴突出,左右对称的格局,在空间形成主以构成,正编构成,内外构成,每一处殿堂都赋予了礼仪上的尊卑、上下、亲疏的关系。
东宫的中轴线不是正南正比,而是偏东南,与巽卦东南方向一致,东宫前面的“德汇门”也同样面向东南。巽卦《象》曰:“重巽以申命,则巽乎中正而志行。”东宫这组建筑表示按照天命行事。
(四)离卦位建筑解析
离,方位在南,二十四节气中为立夏,小暑,四季中为夏,第一象为火。
1.火神庙
火神庙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避暑山庄正宫建于1710年[1]P284,火神庙和正宫为同时规划设计,火神庙是避暑山庄设计的一部分。因为山庄内不能有“火”,所以在山庄外建“火神庙”。
2、丽正门
避暑山庄正南门名为丽正门。《周易离卦》“离德,柔顺附丽离火艳”,丽正是火的特性[2]P154。
3.南山积雪
南山积雪位于避暑山庄北山,山庄北部有一座由北自南的山脉,最前沿的山峰上建有“南山积雪”方亭,从亭上向正南方向望去,恰好与避暑山庄正南相对。
“南山积雪”建在避暑山庄坎位,坎位在四季里属于冬,故将此建筑放在坎位,并命名为“积雪”。雪是冬天的自然产物,其特性属于水,所以用“积雪”二字表示在坎卦。但它同时又标明“南山”,南是离卦,表明它的主要含义在离卦。按照八卦对冲原则,坎位与离卦对冲,坎卦里的建筑含义要与离卦呼应,离卦中要考虑坎卦含义,所以“南山积雪”是离位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坤卦位建筑解析
坤,方位是东南,第一象为地。《宋书·乐志》曰:“山岳河汉,皆坤之灵”,六禽五谷依地而生。孔子讲“地无私载”,大地无私心,因而包容万象。
1.绮望楼
“绮望楼”是避暑山庄西南方位一组规整的建筑群,因主殿是“绮望楼”而得名,坦坦荡荡门外建瓮城,名为“月牙城”。
“坦坦荡荡”门外设瓮城,瓮城取名“月牙城”,“望”指“望月”即满月,这里的月牙是上弦月,还没到十五望月之时,希望成为望月,“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正在成为满月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2.热河仓
清代大型粮仓,在避暑山庄仓门之内,属坤宫,属内务府管辖,可储粮万石,专供皇帝及扈从人员来热河时食用。粮食是大地的产物,热河仓建在坤宫。
3.粮市、草市、马市、牛市
热河仓的西南方向,是居民区和商业街,在这个方向散布排列着粮市、草市、马市、牛市,分别交易粮食、草料、牛马驴骡。
粮食、草料是大地生长的庄稼和草,其本性为地,属于坤性。牛马驴骡这些都是依附于大地生存,其本性也为地,因而放在坤卦位。现在粮市、草市、马市、牛市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名字依然以街道名称存在。
《彖传上·坤》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无疆是没有边界的意思,由“行地无疆”四字决定了避暑山庄坤卦放在山庄外面。
4、土地祠
坤卦第一象为地,土地祠是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因此在坤卦。土地祠已不存,大致位于现在的“二仙居”附近[1]P730,
5、佟王府
佟王府是佟国维的府宅[1]P726。佟国维是康熙的舅舅,是母系的亲属,属阴性,所以其府宅建在坤宫。
(六)兑卦位建筑解析
兑,方位在西,第一象为泽,四季为秋。“兑”是说话之意,《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序卦》讲:“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2]P317八卦中的兑卦本意也是交流,尤其指人与神祗的交流,兑卦位是人与神相互沟通互相联系的方位。人与神说话,人有祈求,神有护佑。神保佑许愿人,人兑现承诺。这些都属于“兑”。
在避暑山庄西侧,能代表人与神交流的分别是:有真意轩、碧峰寺,西峪龙王庙等。建在西部兑位的寺庙和神庙,方向不是按正南正北布局,而是朝向皇帝的宫殿,这种朝向强调的是沟通交流。
有“说”就有“听”,在宫殿区西侧建有“风泉清听”建筑,是皇帝作重大决策前上香问神的地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人与天地本来一体不可分割,相联系的方位就是兑卦,在西方。人通过与神祗交流,了解掌握天意,按照天意行事,就是替天行道。
(七)乾卦位建筑解析
“乾,元亨利贞。”《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2]P32《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的第一象为天。乾代表具有刚健性质的事物,所谓纯阳之刚是乾的体,健是乾的用。乾卦以龙取象,乾卦的描述都用龙来描述,乾卦讲述了宇宙创始的法则:至大、至刚、至正。乾卦是八卦中最重要的卦,代表创造,乾在地理分布中在西北。
1.珠源寺
珠源寺是乾隆帝在承德修建的第一座寺庙。珠源泉寺主殿“宗镜阁”全是用铜材制作,从石基以上柱子,门窗殿顶,以及佛像,全部用铜铸成,为稀世之宝,被称为铜殿,全殿用铜207吨,耗白银6万多两。珠源寺修建在乾卦表达宇宙创始的法则:至大、至刚、至正[1]P94。
2.食蔗居
“食蔗居”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与珠源泉寺同年修建,它的设计构思和珠源泉寺有相同之处,是乾隆帝在乾卦所做的大文章,二者之间具有互补性。
正殿“食蔗居”坐西北,朝东南。西北是乾位,朝东南即朝看八卦的中心方向,这是乾位建筑的特点之一。“食蔗居”建筑形式表现“渐入佳境”之意,六段通廊代表乾卦六爻,六段通廊表现由渐变到质变的过程。乾隆帝引用《晋书·顾恺之传》所说:“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或曰:‘渐入佳境’。”,题名“食蔗居”[1]P655。
3.创得斋
从题名中可以看出,这是典型的乾卦建筑,乾卦的性质是创造,乾为天,为父。“创”的含义很多,创造,创新,创业,创作,其核心是自己努力,自我奋斗。“创”是一个人成长成熟过程中必备的素质,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易经》中最为强调的就是“创”字。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如果用一字来表述便是“创”。天体运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君子要顺应天道,就必须象天一样进取自强,才能不息止。
(八)坎卦位建筑解析
坎,方位在北,第一象为水。
避暑山庄北部紧密排列着一组组建筑,这些建筑名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水有关。芳渚临流,知鱼矶,双湖夹镜,石矶观鱼,远近泉声,曲水荷香,水流云在,云容水态,文津阁,灵泽龙王庙……
《彖》曰:“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2]P151坎卦的特性是水,它是八卦中的最后一卦,它后面的艮卦又重新开始。
四、正宫及热河都统署在易经卦中意义
正宫是清朝皇帝在避暑山庄处理朝政和起居之处,它的中心大殿是“澹泊敬诚”殿。
(一)正宫及热河都统署在易经卦中的位置
“望鹿亭”是八卦中心点,从“望鹿亭”看皇宫,正宫中心大殿恰好在“望鹿亭”南面偏东一点,在八卦布局中,皇宫处在离卦和巽卦交界处,离卦第一象是火,巽卦第一象是风,按《易经》六十四卦推算,离卦和巽卦交界线是火风鼎卦。
鼎卦这条线由“望鹿亭”开始向东南方向依次穿过西宫、正宫中心大殿(“澹泊敬诚”殿),延长至钟楼,由钟楼再延长到避暑山庄外就是清朝的“热河都统署”(承德市政府原办公楼)。
(二)鼎卦含义
鼎卦有如下解释:《卦辞》曰“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2]P233
鼎最早是瓦罐,用来烹煮食物,鼎有三条腿,在下面用木火烧煮食物。有风有火,火不能太急太小,要选择中道,食物煮得才好。有了煮好的食物,持鼎者不会为吃发愁,既可以享用煮熟的食物,又具有分配食物的条件,所以“持鼎”引申为掌握权力。
鼎卦的《卦辞》讲:“元,吉,亨”。元是开始,有生的意思,吉是对鼎卦的定位,亨是亨通,通达。君子持鼎意味着已掌握了权力,包括享用权和分配权,当然是大吉大利了。
(三)正宫及热河都统署在易经卦中意义
鼎是最能代表皇权,首先是它的稳固,代表江山稳固;其次是它的功能,代表人最原始的需求——吃得到满足,精美大气的鼎最为皇家所推崇。
“持鼎”就是已经取得政权,“问鼎”就是图谋夺取政权,将正宫及热河都统署安置在鼎卦是“持鼎”者将王权稳稳坐住,牢牢守住,不让“问鼎”者有机可乘。正宫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场所,坐落在鼎卦代表皇权稳固,山庄外热河都统署是热河都统办公的场所,坐落在鼎卦代表地方权稳固,内和外的稳固寓意江山稳固。
避暑山庄只有钟楼,没有鼓楼,民间认为康熙帝没有建鼓楼,是因为忌讳“晨钟暮鼓”的“暮”字而没有修鼓楼。用易经来解释这个问题似乎更准确,避暑山庄钟楼是鼎卦的表现形式,皇权的象征。
在鼎卦这条线上还有西宫,西宫是晚清慈禧居住的地方,慈禧掌权或许与鼎卦有关。
五、修建避暑山庄原因探究
《易经·系辞下》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地间有一种能量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无形的能量称为“德”。《道德经》也讲:“有无相生”“无中生有”,天地间“无”的东西能够变为“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能量借助一种媒介可以生成有形的,帮助人们实现心中的愿望,这种“无”被称为“道”。佛法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人的心念可以感知到佛的存在,只要相应就可以实现与佛的沟通。儒释道三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块基石,共同点是都认可天地间有一种无形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被人所感知,所承接,所利用。
如何承接这种能量,儒释道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概括为两点:第一,对天地众生要有敬畏心。《印光法师文钞》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6]P6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4]P150无论佛家儒家都把“敬畏心”当作大事,不能“无所畏”。康熙帝深知“敬畏心”的重要性,《康熙遗诏》开篇写道:“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5]P479康熙帝临终前写的遗诏字字珠玑,把“敬天法祖”当作头等大事告诫子孙,足以看出他对“敬畏心”的重视程度。因为有了对天地众生的敬畏心,才能与天地相合,与天地同体。第二,与天地沟通要有媒介。与天地这个无形能量相沟通,需要有一个中间环节,有一种媒介。《易经》的本质是“感应”,内容是物与物之间相感应,物与人之间相感应,人与天地相感应,乾卦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水向着湿的地方流,火向着干燥的地方燃烧。沙漠不下雨因为那里缺少“湿”的媒介,大海不着火,是因为缺少“燥”的基础,龙出现感应云,虎出现感应风,同类自觉相聚就是感应。物质世界之间感应要有媒介,与天地间无形能量感应同样需要媒介。
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是按易经规划的。清朝皇帝用89年时间,修建这座皇家园林,用山水建筑在北京东北画了一部八卦图,其本质是一个与天地沟通的媒介,作用是感应天地无形能量,承接天地大生之德。清朝入主中原后,人寡势弱,康熙帝通过避暑山庄这个媒介,感应天地能量,借助天的力量,实现大清江山稳固。雍正帝将避暑山庄这一特殊作用一语道破,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将避暑山庄所在地命名为“承德”州[1]P560。
参考文献:
[1]郎俊山.避暑山庄大辞典[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
[2]姬昌.白话周易[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4.
[3]李耳.道德经[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4]孔子.论语[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4.
[5]启智.清史通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6]印光法师文钞简编[M].庐山东林寺印,2002.
An Exploration of Mountain Resort’s Programming bythe Book of Changesand Its Constructing Reasons in Qing Dynasty
ZHANG Shu-xin
(Hebei Chengde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de, Hebei 067000,China)
The Mountain Resort consists of a large number of palaces and other buildings for dealing with governmental affairs or holding ceremonies. Apart from it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ignificance, the Mountain Resort contains the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and a lot of mysteries triggering countless people’s guess in its construction. Using the principles inthe Book of Changes, this paper tries to unco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uildings and the divinations ofthe Book of Changesfrom four aspects: establishing the center of the Eight Diagrams in the Mountain Resort; positioning of the eye of “yin yang fi sh”; analyzing of the meaning of the main buildings; the meaning of locations of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the government of fi ce of Rehe commander in the divinations ofthe Book of Changes. All of these show that there are profou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s in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the images of the hexagrams inthe Book of Chang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could also reveal the deep reas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Resort in Qing Dynasty
the Mountain Resort;the Book of Changes; metaphysics; Dao
G127
A
2095-3763(2017)-0019-11
10.16729/j.cnki.jhnun.2017.02.004
附图 避暑山庄规划破解示意图(张树新制作)
2016-12-20
张树新(1967— ),男,河北承德人,河钢承德钢铁集团公司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易经与避暑山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