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的结合
2017-06-04张嘉慧
张嘉慧
【摘 要】时政热点作为每年高考政治的必考内容之一,在考卷里占有着相当的比例,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程度以及与政治理论的结合运用情况。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时政热点信息,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时政热点 政治教学 结合
一、引言
政治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时政热点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课本补充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把握当下前沿政治思想和发展动态,迅速捕捉当今国际国内的焦点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时政热点和高中政治课本教育有机结合,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和课本资源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二、时事热点与政治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分析
(一)注重信息搜集,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师对于时事热点的教学,首先应该在教学资源上做好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章节时,可以有效利用当前国际油价的情况来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手段。比如最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通过控制石油价格,意图打压俄罗斯的经济,因为俄罗斯历来是能源出口大国,油价的下跌必然会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引入这一时政热点,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等一系列相关政治理论知识。时事热点的教学是一项经久不衰的工作,每天国内外都会发生很多重大时政事件,教师在搜集素材的同时要兼顾一些知识点的考查,双管齐下,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自主关注,多思多想多做
新教育理念发展多年,逐渐深入人心。高中政治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政治教师可以每天在晚自习前的30分钟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让学生自主搜集和关注热點事件,然后让每位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信息整理好,并在各条信息旁边标注上涉及到的政治理论。这样坚持下来,引导学生多看多思多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利用黑板报形式,公布每周最热门的时政热点
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天由组长把政治教师强调的热点时事整理到黑板报上,供全班学生学习和交流。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黑板新闻评选,让学生就黑板上的时事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分析。教师可以将评选结果计入到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去,并且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的参考内容之一。总之,政治教师要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时事政治,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觉收集、归档、分享、评选各种时事信息。
三、结语
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对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时政热点引入课堂,能够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弥补课本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的不足,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高中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时政热点的优势,紧紧抓住主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课本,多角度、宽领域地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活学活用,为迎接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建明.找准课堂探究设计基点 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课堂——《生活与哲学》课堂探究设计基点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4):14-15.
[2]鲁新民.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高中新课程“生活逻辑”探究综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1):24-26.
[3]杨泽章,李道志.研讨式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1):107-109.
[4]闫少庆.时政热点,想说爱你不容易——2016年高考时政备考复习的几点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1):69-70.
[5]李应明.正确解读时政热点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对中学生价值导向的重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2).
[6]贝学问.开创研究性学习的实惠时空——四步转换教学法的实践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