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对图书出版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2017-05-30贾兴红
贾兴红
摘 要:图书版权贸易促进了图书出版产业的理念更新与结构优化,也为图书出版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更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本文从图书版权贸易和图书出版产业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图书版权贸易的现状及问题,总结了图书版权贸易对图书出版产业的影响,出版商应抓住图书版权贸易带来的机遇,积极完善自身品牌与产业链,以期促进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图书版权贸易 图书出版产业 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a)-139-02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受到国际出版业的影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也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图书出版状态,大批实力强劲的国际出版集团与我国图书出版社通力合作,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准确的市场分析、高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都促进了图书版权贸易成功运作和飞速发展。可以说图书版权贸易促进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稳步走向世界,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1 图书版权贸易与图书出版产业概述
1.1 图书版权贸易
版权在英文中称为copyright可理解为复制之权,也可以称为著作权,指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者科学产品等享有的一些特殊权利。而版权贸易主要是指在版权许可和版权转让过程中发生的贸易行为。本文所研究的图书版权贸易指的是有偿转让图书版权之中一项或者几项财产权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版权转让、版权许可、合作出版。在我国更多的是版权转让,合作出版只是初步展开,国际上大多还是使用版权许可的方式。
1.2 图书出版产业
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指的是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提供类似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是具备某种相同属性的企业集合。图书出版产业在广义上是指与图书出版所有相关的组织机构,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图书出版单位和为图书出版提供了服务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两大类:图书内容生产单位、图书印制发行单位。本文研究的图书出版产业是指狭义上的图书出版产业,主要包括图书出版社、印刷厂、批发商等等。
2 图书版权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2.1 引进大于输出
在我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持续如数版权贸易引进大于输出的状况。1995年国家版权局建立了版权贸易统计制度,20多年来版权贸易一直存在着逆差状态,引进和输出的比例严重失衡。在2004年以前,图书版权逆差长期维持在10:1以上,之后逐年缩小。虽然在引进的数量以及交易的总量上还是保持着增长趋势,对外输出的品种以及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是总体上还是明显的引进大于输出,这种状态反映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也与我国开展版权贸易时间短有很大关系。
2.2 国内图书版权贸易分布不均
目前国内图书版权贸易分布不均,北京、上海是发展最好的地区,其次是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出版体制改革推行较快的省份,对于西北不发达地区的图书版权贸易则很少,甚至出现个别地区统计数字为零的情况。在2008年我国图书引进基本上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辽宁、江苏等省市。而图书版权输出则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总体来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基本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出版体制改革明显的省市,分布不均匀。
2.3 结构不合理
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引进输出的国家和地区不合理。首先在引进来源上,例如2011年引进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国家为美国、英国、日本,说明引进地的集中化程度非常高。其次从输出地区来看,例如2011年输出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地区为中国台湾、美国、韩国,说明输出地的集中化程度同样非常高;第二,引进输出的图书结构不合理。首先,从引进内容来看基本是文学、社科、少儿、语言这四大类。其次从输出内容来看,基本是传统文化、语言艺术方面,以中医药、民俗、历史、古建筑、文物为主。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品种和数量,更应关注影响力和销量,对引进以及输出的图书结构都应该加以调整。
2.4 贸易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图书版权贸易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我方提供图书,对方负责发行出版,版权归属我方,对方付酬。第二,我方向各国专家约稿,以论文集的形式发行,版权及发行权归属我方,我方付酬。第三,对方提供外文版,我方负责翻译并发行,我方支付版税,享有中文版权。目前我国采用最为普遍的是第三种形式,应该注重与其他版权贸易方式结合,促进更进一步的合作,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产品价值。
3 图书版权贸易对图书出版产业经济的影响
3.1 更新图书出版理念,优化图书出版结构
通過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国内涌现出很多实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出版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善装帧质量、提升编辑水平、改进策划宣传模式、提高营销技能、提升翻译水平,渐渐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达到了以引进促原创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图书版权贸易促进了图书出版产业理念的更新,引进了竞争机制,促使图书出版产业更加成熟化,为图书出版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动力,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图书版权贸易为图书出版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由于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导致了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而图书版权贸易通过文字转换实现了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及文化传播,可以说图书版权贸易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渠道,为图书出版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促进图书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极为迅速,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且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很多出版社陷入了困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版权贸易给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图书版权贸易就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例如2003年引进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就创造了5900万人民币的可观成绩,其他超过千万的图书还有很多。随着图书版权贸易的繁荣也带动了国际书展、图书博览会的举办,以此吸引了更多的国外出版商,既促进了中外出版社的交流合作,也推动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3.3 促进中国与世界互相了解,提升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在图书版权贸易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以此优化自身品牌,激发原创灵感,逐渐缩小与世界知名图书出版社的差距,同时增强对世界的认知与了解,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首先从引进方面来讲,我国引进的图书品种不断增多,内容逐渐丰富,包括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个方面,与国内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促进了各国之间文化传播。而且图书引进的时效性高,当前国际流行的新观念新趋势可以快速传递到我国公民手中,这是中国了解世界最为快捷的途径。其次,在我国图书版权输出上,传统文化、中医以及艺术等方面最多,其他国家对于东方文明的好奇、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兴趣、对于瓷器绘画等艺术的研究都促进了我国这几类图书的版权贸易,也使得世界更了解中国。因此可以说图书版权贸易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互相了解,大幅提升了中国出版在国际上的地位。
4 结语
在当前国际背景下,图书出版实力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标准,在维护国家统一、传承民族精神尤其是国家竞争力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图书版权贸易不但为图书出版产业创造了新的生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出版走向世界搭建了桥梁,促进了图书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大幅度提升我国图书出版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婷婷.近十年(2004-2013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4.
[2] 姜芳.中国图书对外版权贸易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胡维青,周升起,刘卫华.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对图书出版产业的影响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 侯聪.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逆差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