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评共赏——打开学生习作兴趣的金钥匙

2017-05-30徐淑妍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激励评价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教师都修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一个统一的体会,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尝试,认为应该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互评共赏式”评价方式,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角度,以肯定、鼓励的方式。这样的评价习惯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更大的益处。

关键词:互评共赏;激励评价;温暖评价

作文一向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常言道:“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由此可见,修改是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可老师们精批细改,大多学生发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空洞无味,言不由衷。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甚至视作文为畏途。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呢?

一、高分激励,享受快乐

作文分数的功能体现测量功能和激励功能两个方面。测量功能主要用在期中、期末的作文考试上。在平时的作文评价上,应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功能。让每个学生每次作文都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使他们都享受成功的欢乐。

1.针对差异,教师评分法。

我以为,教师在每一阶段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只要学生掌握了,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满分,大可不必从开头到结尾,从遣词造句到思想观点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责备。要求太高,学生畏难了,也不肯、不爱写作了。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我认为,同一次作文,好生与差生的评分标准可不同。对于作文困难大的学生只要作文内容真实,基本符合题意,语句较通顺,就至少给个高分。当然,差生的高分与好生的高分的含义是不同的。

2.小组互评互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突破顶分的限制。小组批改时,好词用小圆圈标出,而好句则用波浪线划出。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给自己打“积累分”。一个好词的运用加1分,一个好句的出现则加2分。最后由四人小组组长给出“积累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水中月也不是镜中花,只要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重视,稍一努力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同时“积累分”是没有上限的,所以趣味性、挑战性也就更强了。谁也不愿意自己落后,渐渐地就会形成了一股“积累竞争风”,孩子们积累的心理需要被唤醒了。

3.采用单项评分法。目前教师在评定学生的作文时,往往凭主观印象打一个综合分。受晕轮效应的影响,即使某个差生偶然写了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也要追究一下是否抄袭来的。实践证明,凭主观印象打一个综合分,往往求全责备,弊端很多,这也是造成学生作文难以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主张采用单项评分法。学生的作文,只要达到符合题意、内容真实、条理清楚、句子通顺的要求,至少要给高分,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内容具体生动、无错别字和病句,就可以打满分。

二、同伴欣赏,激发“情商”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对差生的作文要采取纵向比较的思维,看到他们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力求“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评改时尽量让学生作文保持本来的面目,他们会在习作中慢慢感悟,学会精练,学会深刻。老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篇作文的优点,对于描写精彩逼真之处,含蕴幽默之处,富有情趣之处,简洁凝练之处,显露灵气之处等等都可画线肯定并给予激励。

三、温暖评价方式,见证成长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欢乐。教师要开辟多种园地,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1.优秀佳作,全班赏读

曾在一篇报道中看到有一个编辑,在回忆感谢小学老师对他的教育,他写道“文章怎样开头,如何结尾,我已记不清了,但是真切地留在记忆深处的,是老师朗读的声音,那声音饱含热情,充满希望,把我的心打动了,我也能写得动人嘛!发作文好几天啦,我都仿佛沉浸在节日的欣喜之中。”看了这篇报道,我很有同感并深受启发。每次《周记》完成后,我都会选出几篇佳作,利用课前3分钟,饱含深情地朗读,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同伴的习作。看到被选的佳作作者那兴奋、记得的神情,我就知道他们尝到了写作的快乐,体会到了成功的愉悅。身边的榜样是最好的见证。

2.习作大舞台——《班级雁过留痕》

说到这份《班级雁过留痕》,那是因为最近一直在拜读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管老师的作文教学独特又简单,又有效。我在班里成立了“班级编辑部”,由四人负责。一张A3大小的白纸,里面的文字、图案全部都是我们自己手工制作完成,同学们还给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班级雁过留痕》。编辑部的同学把一周习作中写得最优秀的篇章排在《班级雁过留痕》最显眼的位置,排在第二位置的是同学文章中的精彩片段,第三位置是学生优美语句。每周评选“新星”。同学们在不断地收获着喜悦,兴趣也不断高涨。

3.积极投稿,成就喜悦

当学生的习作不断的进步时,我们老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校园橱窗、校园广播站或有关刊物投稿并参加各种类型的作文比赛。不管结果如何,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有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季浩东写的《调查通济湖水域环境污染的实践报告》在金华市“绿色生活你我同行”征文比赛中获市一等奖;季晓阳书写的亲子阅读征文《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获县二等奖……每每看到同伴的习作不断的发表、获奖,同学们的习作积极性就更高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改变了作文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互评互赏的氛围中,真心的呵护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让我们的孩子不再“闻作似虎”,让我们的孩子在习作中享受快乐,享受成功,让我们为学生打开习作兴趣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2013.12

[2]冯玲辉,习作评语新视角,教学月刊,浙江教学月刊社,2015.11

[3]藩国新,作文评价切莫得“情”忘“言”,浙江教学月刊社,2016.12

作者简介

徐淑妍,1980年11月,女,本科,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激励评价
小学生社团活动“激励评价”的实践与探究
探究学习给初中英语语法课教学带来活力
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妙用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
浅议激励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让激励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