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7-05-30王锦

科技风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

摘 要:本文阐明了高职计算机专业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专业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脱节、学生协同实践载体缺乏、学生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不匹配等问题,为了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实践教育,探索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构建“一体化、双课堂、(2+1)层次”实践体系。通过该实践体系的教育,大力提高学生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计算机专业

进入21世纪后,高校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但是由于各高校重视程度不同,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需求有脱节,开展的方法和形式不一定满足现实需求,造成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环节,目前亟待健全,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计算机专业是二十一世纪发展变化最迅速的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日益更新,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高职院校作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构建符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是高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构建“一体化、双课堂、(2+1)层次”实践体系

目前,各高职院校已开积极开展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缺乏协同实践的载体,造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和专业实践能力不匹配,专业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不能很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贯穿在专业实践教育中,此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实践平台和体系。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构建“一体化、双课堂、(2+1)层次”实践体系,该实践体系围绕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合一体培养为核心,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互辅助,设计和实施2+1层次的实践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夯实,在+1层倡导校企协同育人,引入企业项目和资源,指导学生基于众创空间自主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将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的教育相融合,形成一体化培养模式,并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2 双课堂是促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双课堂为拓展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第二课堂可以为第一课堂提供有益的补充,通过第一课堂承担专业能力培养,通过第二课堂承担专业核心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的培养,承担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课堂的机制、功能和内容要科学设计,在第二课堂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倡导的标准和要求变为学生必须完成的硬性要求,增强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目的性和能动性。

3 “2+1层次”实践课程体系是循序渐进提高就业核心力的重要过程

“2+1层次”实践课程体系包含了三个实践阶段,分别为专业能力实践层、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践层、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实战层,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实践课程训练体系,让学生逐步提高基于创新创业的专业核心能力。

3.1 专业基本能力实践教育

作为实践教育的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为主,初步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精神,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在这一阶段,以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是实践教育为重要抓手,根据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具体情况,组建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赛训结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不断提高。

3.2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综合实践教育

这一阶段着力基于专业核心能力、跨专业协同的综合实践教育,集成专业综合能力,面向职场能力需求的自主实践。本阶段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主,各院校计算机专业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设置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以我院计算机专业为例,开设“移动互联app创新开发项目”、“智能机器人创新研发项目”等,这些项目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选择参与,同时鼓励学生申报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创新创业项目库进行管理,配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为申报项目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班,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加强过程监控,并纳入学分管理。

3.3 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实战教育

积极联系相关企业,与企业协同建设众创空间,构建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利用企业、行业等多方社会资源,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整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迈上新台阶。学生进入众创空间,利用优势资源,自发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调研、分析和研发等准备工作,模拟企业运行,如果项目经评估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则组建创业实践团队,借助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创业实践活动。

4 结语

计算机专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相融合的实践体系是其中重要一环,“一体化、双课堂、(2+1)层次”实践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构建基于创新创业的实践体系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是高職计算机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个良好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建华,赵义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06):104106.

[2]李飞标,徐志玲.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1,(06):119121.

[3]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yxm599)

作者简介:王锦(1982),男,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