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2017-05-30徐叶军

职教通讯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产教融合是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有着重要作用。产教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低层次合作阶段,即合作不稳定、合作渠道不畅通、合作经费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缺乏应有的机制体制建设。发挥好产教融合对高校创新发展之作用,需要转变观念,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助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合力;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本地区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法规约束。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引企入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SZJG102)

作者简介:徐叶军,男,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9-0025-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通晓理论知识和单纯掌握操作技术都已不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为这个时代的“翘楚”。有鉴于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高校要积极主动投入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中来,以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一、转变观念,形成高校、企业、政府助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合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认识是否科学决定了实践是否正确。在国家的大力提倡下,产教融合逐渐成为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也相应作出了调整,但这一路径选择仍是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不少高校也追“潮流”,呼吁以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但只限于开个会、挂个牌。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有三:(1)高校自身不重视,没有认识到产教融合的意义,改革调整只为响应国家号召的“任务”;(2)企业不重视,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其自身特点无法短期内彰显效益,难得企业青眼,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相互隔絕;(3)地方政府不重视,政府的支持是校企合作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然而不少地方政府只出台“政策”,缺乏实际支持。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大多数高校皆是朝着学术型的办学道路上迈进,培养学术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旨归。高校的教育定位是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在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烈需求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保持自我形而上精神追求基础上,需要转变观念,实现一定程度地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自我坎陷”。要把产教融合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找准学生知识学习和高效就业的契合点。在保持高校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将产教融合切实提升到办学理念和教学规划中来。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师要求和师资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学术,轻技术的人才价值观,而忽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导致教师严重忽视产教融合,因此,高校也要将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贯彻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改变教师的思维路向,从而发挥好高校和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主体地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两个维度的互利共赢,发挥产教融合的助推作用,不能只靠高校“一头热”,企业要立足于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发挥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支柱作用。产教融合之所以难以得到深入开展,一个重要原因即是高校与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不少企业只看见眼前的即时效益,高校的科研从理论到实践,从概念到产品生产再到投放市场都需要较长周期。因此,在企业看来,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还会增加企业风险。根据博弈原理,从博弈的均衡解中可以得出,在校企合作上,企业处于消极状态,合作动力不足。[2]高校要积极致力于对企业层面的观念引导,指明科研——产品转换的客观性,强调科技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让企业明白自己是产教融合和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决策参与者,有力支持者,更是成果受益者。

高校除了要积极争取企业的有力支持外,还要寻求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合作。政府能在政策上和财政上对产教融合给予支持,政府的介入能有效调节高校与企业的关系,优化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在规划人才培养机制时应该考虑政府要素,立足于区域特色和本地区的发展实际,吸收政府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可资借鉴的建议,让政府成为产教融合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发挥好政府的推动作用,促进政府的观念转变和角色转化,确保政府积极推广产教融合项目,维护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优势。此外,还要发挥好政府的协调与监督作用,转变政府的“自由发展,与我无关”的观念,确保政府充当好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二、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本地区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面向市场需求,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以培养区域、行业生产服务一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人才和适应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新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学校的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环节融合于产业链、公共服务链和价值创造链。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宏远规划,但就业却是第一要义,求高、求大、求全是当前高校发展的普遍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良性发展。对于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而言,要寻求创新发展,就需要借势产教融合,坚持市场导向,以需量供,以供弥需。

当前,受传统办学思维影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3]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要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多层次多元化教育。少数学生热衷于理论钻研,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进行侧重性地理论教育;多数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学校则要重点培养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平衡学生偏好和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培养计划。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和企业所需为基准,企业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热情一大原因就在于“吃力不讨好”,投入了金钱和精力未必看得见实效,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相差较大,企业仍要花较长时间对毕业生进行“再教育”。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积极考虑市场和企业因素,与企业直接挂钩,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确保学生快速上手,企业用得顺手。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谋求发展需要立足本地区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中国高校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中心—边缘”等级体系,在这等级体系中地方高校的发展处处掣肘。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实现错位发展的突破口。但是,笼罩在“中心一边缘”等级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瞄准哪些产业和人才需求市场深化产教融合还犹未可知。[4]瞄准哪些具体产业需要从微观层面进行切实考察,但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错位发展”的正确道路。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在寻求西部高校突破式发展道路上就特别强调了“区域特色”,地方高校应为本地区培养人才。比如,湖南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地方高校要抓住铁路特色,培养相关方面人才。又如,江苏常熟以服装衣帽等轻工业为主要特色,常熟的地方高校要为培养这一方面人才做出贡献,以高层次人才推动地方传统产业高水平发展。总之,高校的人才培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既能构建与地方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有效促进产教融合,又能获得地方政府的实际支持,形成高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注重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是高校和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产教融合得以发挥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相互联合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其相互结合的内部利益和总体方向的一致性。[5]当前,校企合作仍停留在低水平,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协调高校和企业的内部利益和总体方向。虽然高校与企业有校企合作之名,却多是有名无实,相当一部分是靠校领导的人脉关系搭建起来,这种私交式的校企合作很多是各借对方名势,“握个手”、“开个会”、“挂个牌”就算了事。要切实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就需要搭建常规化、制度化的实践平台,开辟“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产教融合的主导方,要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多维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走出去”。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走出去”,长期以来,受传统高校发展思维模式影响,高校教师大都具备硕博高学历和较高理论素养,却短于实践操作水平,尤其地方高校正处于由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初期,原来的师资以理论教学为主,无法适应实验、实践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更谈不上和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等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6]因此,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走出去,到企业中去锻炼,摆正师生观念,放下架子、抹开面子,向企业中的熟练工人学习实践技能,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进企业,将课堂延伸到企业中去,开辟出由企业工人零距离、手把手实地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中顶岗实习,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能有效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走出去”,还要积极“引进来”,建立起常规性的引企入校和企业专家到校讲学制度。引企入校,是在不发生产权转移的条件下将与专业对接的相关企业引入合作办学,以丰富教学资源和生产资源,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可直接为企业培养储备式的理想人才。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困难,更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为高校人才培养创建了一个双向平台。高校可与企业联合建设产教实习基地和学生学习实验室,校企双方严格遵照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品转化等方面各发挥优势,各取其所需。高校还要积极聘请企业专家或技术工人到校为学生讲学或开设系列讲座,这既可以弥补高校“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又可以丰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开辟出一方专业技能学习的新天地。

四、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法规约束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非单一向度,而是多维度合力下的产物。“关起门来搞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校、企业、政府间联系的加强,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张扬都彰显出合力办学的必要性。产教融合实质就是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受政府和市场推动。[7]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时必须引入企业、政府的要素,这是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错位发展和突破性创新的必然,但多元要素的介入也必然带来摩擦和矛盾,这就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法规约束。

产教融合是多元主体协作实现,多元主体在协作过程中责任和义务需要通过具有约束性的权威性的运行机制推动,开展集团化办学机制是良好解决办法。教育部公布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出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因此,高校应与企业、政府组建集团化办学组织,协调各方资源、平衡各方利益诉求,高校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将集团化办学制度化,确保多维合力人才培养机制的长效稳定。此外,要建立起监察评价机制,由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组成监察评估小组,高校、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扮演督导协调角色,对人才培养质量、合作育人实效进行综合评估。与此同时,政府还

可牵线带头,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作出评估、指明优势、提出缺陷,发挥好以监督促发展的作用。

产教融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还处于起步建设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制定政策法规予以保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一个发展瓶颈是经费问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多来自于学费和地方财政拨款,经费相对紧张。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校企合作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这是很多企业避之不及的主因。因此,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学生实习保险、资助企业、奖励表彰等。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比如,通过税收减免优惠,鼓励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高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就业等机会。此外,高校自身、高校与企业要通过相关法规条款,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法规约束,让问题的解决有依据,机制的运行有依托。政府更要积极发挥好法律监督和指导作用,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决议,明确责任与义务,助长优势,规避风险,为产教融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供刚性保障。

参考文献:

[1] 邢赛鹏,陶梅生.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4-8.

[2] 崔民日,周治勇.地方本科高校、企业、政府产教融合对策研究——以协调创新为视角[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4):118-123.

[3] 闫守成,张洪飞.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探讨[J].天中学刊,2016(2):136-138.

[4] 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1):46-56.

[5] 金方增.地方高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9):48-49.

[6] 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133-138.

[7] 胡文超,陈童.项目教学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18-121.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