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人文素质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30刘洋

职教通讯 2017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高职院校

摘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科与技术相结合,改善人文素质课教学环境。搭建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校园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在线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人文素质课教学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信息化技术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与研究”(项目编号:xjk013czy060)。

作者简介:刘洋,女,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4-0072-03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走入大学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的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改变。在信息化环境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服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可以改善人文素质课教学环境,提高人文素质课整体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

传统的人文素质教学资源以纸质为主,教材单一、内容狭窄,有些知识落后于时代,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学校教学资源主要存放在图书馆、资料室,流动不方便。网络媒介的兴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网络媒介与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相结合,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材。

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存储信息量大,且费用低廉。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络媒介的这些特点能够满足这一建设需求。积极建设信息化校园,搭建人文素质课程信息化教育平台,实现人文素质教学资源共享。首先,学校要投入专项建设经费。重视技术、资金的投入,购买高性能的服务器,建设校园范围内的多媒体教室、机房,实现校园信息化。其次,要组织专门的教研团队。在资源库的建设中,信息平台的搭建、教学资源的提供以及信息技术的指导等,需要人文素质课教师与专业信息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开发人文素质课程校园学习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等,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再次,要统一规划,并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资源库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团队要认真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资源。教师根据人文素质课程各学科特点,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图片、音频、视频、课件和讲义等各种教学资料上传到学习网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或需要的内容进行自学。为满足学生的自评自测,网站还应开发测试内容,方便学生的自我评测,同时也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依据。学生通过学习网站的自学,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学校在资源库的建设中还可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共同合作开发,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资源数字化,网络资源丰富,人们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学校在开发校园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社会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共享优质公共教学资源,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文素质教学资源社会化,促进教育的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合理利用公共网络教学资源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拓展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内容,改变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数字图书馆,各种学习网站,都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传统的教学之外,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社会性的公共教学资源,如爱课程等网站资源供学生观看学习。

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共享能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是比较合理的。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转变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

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本讲义,教师单向的知識输出,学生被动地接受。高职院校又因为课时有限,大部分人文素质课都是以大班课形式出现,人数多达一二百人。很多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觉得人文素质课程对于提高专业技能没有太大作用而不重视,因而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目的。

现代多媒体兼具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知识容量,在传统课堂中辅以多媒体教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下,僅仅局限于PPT、FLASH等传统手段,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信息社会,网络发展迅速,近十年来,网络在线教学的各种优势也被许多研究者充分论证,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网络媒介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同时网络资源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媒介与网络资源,将人文素质课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能有效解决现有人文素质课面临的各种困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MOOC是近年来信息化技术下流行的一种在线教学模式,它给当今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MOOC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开放给大众,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录制许多微视频,每段视频约10分钟左右,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即时测验,并且在网上完成作业的提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获取所需知识并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通过网络在线自学,完成一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的深度与难度。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魅力,又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介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面临的课时紧张、教学边缘化等困境。

人文素质课堂教学课时紧张,很多知識在课堂上无法进行深度讨论。现代网络通讯工具能打破时空的局限,师生双方可以在不同空间形成共时性的交流。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工具,如QQ、微博、微信、博客、BBS论坛和职教新干线等信息沟通工具,将课堂上因为时间关系,未能讲深讲透的问题,通过现代化的交流工具,课下共同讨论交流,或个别讨论,实现个性化教学。将现代信息交流工具渗透到人文素质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延伸教学时空,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主要是用测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评价。在信息化环境下,设计开发适合人文素质课程的网络考核平台,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将学生的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统计课程学习网站学生上网学习的次数、提交作业次数、自评自测情况、交流讨论情况,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侧重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信息技术让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

教学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成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搜集、整理、分析并评价信息,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杜威指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是循序渐进的积极的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之中,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1]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怀特海说过:“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二者缺一不可。”[2]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不断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在教学中不断变化的地位与角色,才能很好地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课教师,除了具备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

首先,要增强信息意识。作为高校人文素质课教师,对待信息及信息行为要有积极的态度,努力培养对信息的洞察力,对一些特殊信息的反應要敏感,要养成通过网络及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的习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及交流,提高对信息的筛选与利用的能力,培养现代教学理念。

其次,学院应加大对人文素质课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定期举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人文素质课教师都应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多媒体课件、网络及网络课程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技能。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使用一些相关的应用软件,才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最终在教学中自如运用信息化技术。为了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学院要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和管理制度,设立专项资金,为教师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提供良好的制度与经济保障。在培训中,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渗透,针对人文素质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给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培训与技术指导。

再次,组织人文素质课教师相互学习,观摩学习优秀课件及网络课程,举办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研讨会。通过信息化教学比武大赛,督促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优质课、示范课的评选,推广优秀应用成果,激发教师持续学习的信心,让每一个人文素质课教师都能在教学中主动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为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服务。

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才能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与人文素质课程相整合,并根据各课程特点,调整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探索适合信息化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建立一个立体高效的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他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改变,是今后几十年的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3]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应仅仅只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而应该是获得全面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人文素质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只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使其能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二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5.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王继国]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高职院校
信息化技术与城市公园的融合形态研究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