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017-05-30张琳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体育教学影响因素

张琳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多数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体育教学,依然在原地踏步。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最后在结语部分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一、影响因素

(一)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

体育教学环境,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保障,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方面,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教学设备,和体育器材等。如果运动场地不足、老化,运动器材配置不全、破损,体育教学设备陈旧,将使体育教学难以展开,学生的体运动质量明显下降,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比如,足球场门框没有网,甚至没有门框,篮球场的篮筐歪斜,羽毛球场,没有网,场地拥挤,一些小众的运动项目,甚至连场地都没有。人文环境方面,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体育运动氛围,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如果体育课不受重视,出席率低,想翘就翘,运动风气没有形成,那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二)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成型,至今为止,虽经过多次改革,依然治标不治本,这对体育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首先,教学理念陈旧,学科化倾向浓重,教学过程中过于一板一眼,要求动作规范、整齐划一。还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考试,这些连文化课都已经摒弃的方法,确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学生无法放开手脚,自由发挥,从而无法体验运动的乐趣,仅仅为了出勤率和考试成绩,应付了事。长此以往,无法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在步入社会以后,体质不断下降。

(三)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影响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对教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观念方面,过于陈旧,过于强调体育知识的灌输和运动技能的练习,没有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忽略体育观与锻炼习惯的培养,对最新的教育理念缺乏理解,把“以学生为主体”等同于“自由活动”。在教学能力方面,手段单一、形式枯燥。依旧在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这种模式,导致体育课毫无趣味可言,纯粹变成了强制而呆板的训练课。在教学研究方面,非体育专业的高校,体育的教学研究往往是一片空白,体育教师们因循守旧,坐吃老本,导致很多的体育知识、运动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四)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事实上,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完全照搬了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与体育教学的宗旨格格不入。其评价方式,往往就是考试,合格与否,取决于跑的多快、跳得多远、做了多少下动作,这种依赖结果的评价方式,看似公平,实际上并不科学,它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忽略了学生努力的过程,对健康意识与锻炼习惯的养成,帮助有限,还严重影响了学会的积极性,限制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对策探究

(一)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第一,优化物理环境。首先,加大运动器材和运动场地的资金投入。在全民运动的思潮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日益增长,高校需要在运动场地、运动器械的数量和种类上提供保障,以满足师生对不同项目的不同需求。其次,加强对运动场地、运动器械的维护,聘用专业的维修人员,及时检修,淘汰破损、劣质的器材。同时,重视体育教学的多媒体设备改造,确保不与时代脱节。第二,优化人文环境,学校应该提升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宣传,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贯彻终身体育理念。改革教材,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删除陈旧内容,增加选修课比例,兼具实用性与娱乐性。增加非竞技性项目、个人项目,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依然能够坚持锻炼。第二,创新教学模式,将基础教学模式、专项选项模式、俱乐部模式相结合,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分流,同时,有侧重点的分配体育教学资源。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技能强的学生,选入俱乐部,配备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指导。其他在体育方面没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选取专项选项模式,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同时,保留传统的综合类基础教学模式,满足没有特别爱好的学生。

(三)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第一,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完善和更新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最新的运动学知识以及教育理论,同时确保教师自身坚持锻炼,保持身体状态与运动技能。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第二,引进国内外体育教学理念先进、综合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师资队伍。第三,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鼓励体育教师进行进修,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四)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求对学生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是局限于结果,或某一方面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与他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相结合。另外,需要保证评价主体与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完善的评价体系,还应该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能够总结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弱点,最终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三、结语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环境不佳,体育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落后,形式单一,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我们需要对症下药: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同时,改革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科峰.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126-127.

[2]舒刚民.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95.

[3]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1):109-112.

(作者單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体育教学影响因素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