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探析
2017-05-30张志伟
张志伟
摘 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新疆高校的外语教学质量,促进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其培养过程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如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培养难度大以及师资力量受限等。相应的建议是:把文化教学融入外语课堂教学,培养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来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043-02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of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quality, and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cultural ec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minority regions. However,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proces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cultivating difficulties, and faculty limitations. Several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multi-cultural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faculty construc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to improve th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eywords: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cultivation
前言
在开展本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兩个相似概念,然后要对本研究中“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群体进行界定。
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二者没有区别,但大多数从事外语教学研究的学者倾向于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如潘亚玲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行为能力的一部分,而跨文化能力除了行为能力以外,还应包括文化意识、态度(情感能力)、认知能力等。跨文化能力是一种比跨文化交际能力涵义更广、意义更丰富、更加综合的能力[1]。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因为在本研究中我们要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态度等,因此在本文中一律使用“跨文化能力”这一概念。本研究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涉及“民考民”和“双语班”。由于这两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入学前主要在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学习,接受英语教育的时间比“民考汉”和“内高班”要晚的多,且英语底子薄弱或为“零起点”。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意义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促进新疆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的构建。掌握一门外语,可以帮助人们吸收异文化中积极的因素,训练学习者从新的角度看待母文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文化烙印,并对一些在母文化中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行重新审视[1]。通过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所处的多元文化环境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构建新疆和谐的文化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新疆的区位优势会有更多机会使用外语。外语除了作为外贸“工具”外,还可以增进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本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未得到重视
虽然外语学习是一个异文化的习得过程并成为了外语教育者的共识,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常很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学习整体起步晚,基础薄弱,有些学校会有一些课业过关要求,外语教师自然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文化知识学习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从而造成事实上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忽略。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难度大
新疆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整体复杂多样。大学同一个班里民族成分多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语和文化,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文化和英语所承载的英美文化给少数民族学生带来的文化冲击必然双倍于汉族学生,这种文化冲击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和英美文化的认同和掌握程度[2]。另外,许多来自于偏远地区特别是南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封闭社会环境中长大,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异常深厚的感情,在高等院校这个以汉文化为主导的环境中学习外语面临的文化冲突会比较强烈,需要时间和外语教师的引导来适应。
(三)师资建设滞后
外语教师有机会去国外进修是培养和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最佳途径。由于目前全国高校的外语教师数量庞大,加上资金限制等原因,国家能够给外语教师提供的出国机会并不是很多,事实上大部分外语教师可能一生都难有机会去亲自体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高层次外语人才的数量不足,给民族学生教授外语课的大部分仍为汉族教师,但由于汉族教师缺乏三语或多语的跨文化交流体验,教学效果不如少数民族外语教师。
三、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将文化教学融入外语课堂教学
由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并非外语专业,没有必要和外语专业那样对学生专门开设“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对他们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可以融入到外语课堂教学中去。外语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民族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如在在词汇知识讲解中可以穿插文化对比的内容,以讲解“bread”一词为例,可以让民族学生谈一谈新疆的传统食品“馕”,并比较一下二者的差异,如配料、制作过程、口感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等。事实上,涉及到日常生活的这类话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除了课堂文化知识讲解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文化方面影视作品,然后组织专题讨论。通过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融入及不同文化间的对比,学生既增长了文化知识,又以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从而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培养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
培养民族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使他们开阔视野,更容易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新疆各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教育上所受的影响不同,使教育的文化背景呈现多元状态[3]。培养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要培养民族学生积极开放的文化态度。一个文化态度开放的民族,对异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善于学习和吸收其它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来改进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流文化意识。即对新疆地区占优势地位的汉文化的意识。然后还要培养“异文化意识”。外語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域文化,学会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塑造开放的民族心态[4]。
(三)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出国进修是提升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最佳方式。近些年国家已经加大了外语教师出国进修的力度,出台了一些新举措。新疆各高校外语教师受益最大的莫过于由教育部留学基金委资助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专项计划——高校骨干英语教师出国进修子项目(阿伯丁项目),该项目已经实施了近五年时间,新疆已有数十位高校英语教师通过此项目出国进修。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满足大多数外语教师的出国需求,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尽可能为英语教师提供国内进修的机会。外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比较容易获取的资源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如有关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书籍,杂志和电影等,通过互联网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取到目的语国家的音视频材料或文字资料等。
四、结束语
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基础,外语学习者只有在掌握了语言这一“工具”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跨文化能力,真正掌握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精髓。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是外语学习的高层次需求,也是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引导民族学生学好外语、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潘亚玲.跨文化能力内涵与培养——以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为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杨玉.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96-99.
[3]文俊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调查与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4]托娅,夏志兰.少数民族研究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及多元文化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