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30沈丽琴唐妍李东君

高教学刊 2017年9期

沈丽琴 唐妍 李东君

摘 要: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吸收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两者优点下提出的教学模式。文章探讨了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教学改革,提出面向职业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基于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思路,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的思路和措施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岗位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098-02

Abstract: Task driven case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stamping process and die design of teaching reform", proposes to analyze the task based on the occupation ability, teach students based on task-driven case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effect. The ideas and 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v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skilled talents.

Keywords: project carrier; ability progress; position orientation

一、概述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具备冲压成形工艺分析及冲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材料与热处理选择、模具零件制造工艺制定、冲压设备选择等专业能力。该课程与实际生产一线联系紧密,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对师生的教学要求较高。本文进行了面向职业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析,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结合面向职业能力优化课程内容、信息化手段充实教学资源建设、产教融合拓展实践条件、全过程改革改革教学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并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职业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能力分析要求以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主,按照职业岗位工作顺序和各工序中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标准,来最终确定所需要的能力和支撑能力的知识。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我们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来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必须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識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范围、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来进行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总的来说有“三个一致”: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通常的工作任务分析过程分为七个步骤四大部分:职业分析(岗位(群)分析、职业调研/资格研究)→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确定(核心岗位)、行动领域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设计(学习领域确定(课程开发)、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

工作任务分析与实践要注意任务引领,兴趣提升,成果驱动。

三、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完成某项任务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模式[2]。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引领的互动、协作、开放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都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但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基本技能训练;案例教学法则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两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4]。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吸收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两者优点下提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有机融合,以任务为载体将项目案例与相应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岗位能力要求等有机结合,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习者自主、协作完成既定任务,学习课程知识体系,锻炼岗位能力。该模式通过对职业能力分析后形成工作任务,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具体工作实际案例为载体,隐含在若干个具体的任务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和团体协作式学习,师生进行多位互动,通过完成任务构建课程知识体系,达到岗位职业能力训练的目标[2]。

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面向职业能力进行课程内容优化

面向岗位职业能力,通过广泛的调研与综合分析,本课程紧紧围绕冲压模具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来选择课程内容,即冲压产品工艺性分析-绘制冲压件及排样图-模具结构初步设计-成形零件工作部分尺寸计算-冲压模总体方案设计-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经历冲压模具设计的过程操作,以循序渐进理实一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更加紧密。

常用冲压模具分四种类型:冲裁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成形模具。以上四种模具塑性成形原理不同、模具结构也各有区别。经过企业实地调研和系统分析,本课程围绕以上四种模具类型最终确定了5个项目任务:1.冲压工艺概述、2.异形垫片冲裁模设计、3.U形件弯曲模设计、4.直壁筒形件拉深模设计、5.典型结构成形模设计。以项目2为教学重点,将实际案例分解成20个具体任务,每个具体任务制定了详细的知识、能力、素质标准。任务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冲压模具企业调研情况,以报告的形式将Pro/e、Deneform等CAD/CAE软件的功能以及覆盖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精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冲压工艺与模具等新设备新工艺介绍给学生,做到授课内容动态跟进,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促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传统模具和新型模具的知识,更快适应模具企业工作。

(二)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实践

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在探索中学习,结合实际案列,按照“引入任务、明确学习目标;知识准备、规范演示;小组讨论、任务实施;任务检查、教师点评”的过程开展教学。

冲压模具设计岗位要求学生掌握从冲压件结构工艺分析到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绘制这一完整的冲压模具设计过程。因此优化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拟以冲裁模具设计为主讲内容,选择企业案例“异形垫片冲裁模设计”为载体,以完整的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为导向,确定“异形垫片冲裁模设计”为工作项目,重组教学内容。教学以技术应用与实际操作为重点,通过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来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三)多渠道充实课程内容

课程中加大实践动手比重,在拆装模具和操作设备中学习理论知识,融入“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入过程考核评价细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充实各类动画、微课、视屏、企业实际现场案列等内容,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做技术指导和示范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前的模具设计及制造新技术新工艺,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以及企业要求,为进一步就业做准备。

五、结束语

近年的教學实践证明,该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面向职业能力进行工作任务分析,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手段充实教学资源建设、产教融合拓展实践条件、全过程改革改革教学考核模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建强.任务驱动:科学探究教学的重要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1:81-85.

[2]刘红梅.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J].江苏高教,2016,4:71-73.

[3]项响琴.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应用[J].应用高教探索,2012,8:13-16.

[4]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