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2017-05-16万真真
万真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
摘要:文章根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着重分析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引出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局剖析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措施。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公共服务理念也在加快升级。我国文化场所非常有限,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利用率又不高,所以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亟须重新设计定位,以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运而生,这是适应国际化社会、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简要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所有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总称,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的所开展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都叫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笔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应成为我们灵魂汲取养料的所在。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共同努力,需要国家制度和经济层面上的保障,需要人民从内心深处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2.公共图书馆推广儿童阅读的职能
列宁认为“有多少儿童来阅读图书和利用图书馆”才是“值得公共图书馆骄傲和引以为荣的”标志之一,所以列宁曾多次要求图书馆在总结汇报中报告对待儿童工作的情况。列宁如此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阅读工作,正是因为儿童阅读图书、自幼学会利用图书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往往会对人生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在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代,公共图书馆更应该成为推广儿童阅读的先锋力量。
3.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3.1公益文化服务性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服务机构,它的职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还包括文化性的服务,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图书馆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培养、引导人民群众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阅读中获取信息、接受教育,将文献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公共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即为文化服务性作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由一些具有文化服务性质的公益机构构成,公共图书馆能够为大众提供免费的文化信息服务,公益是图书馆的标志,文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所在。
3.2公共阅读引导性作用
公共图书馆与文化的关系是天生的,是不可推卸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因其公益性和权威性更容易让社会接受它的引导和指导。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地行动起来,抓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契机,多方位考虑,一方面要长期、定期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策划和组织阅读推广;另一方面要定期向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制作新书推介目录,设置图书借阅排行榜,经常举行读书专题交流会,请专家评价图书等。这些活动在无形中对大众的阅读起到了引导作用,尤其是儿童在认知能力还没有系统形成之前,适当的阅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身是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为目的的,所以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阅读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3均等化服务性作用
在记者关于文件《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提问中,文化部党组副书记杨志今对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做出如下表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主要是过程和机会的均等,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好每一名公民的文化权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该在人人享有平等利用权利的基础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服务。公共图书馆就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平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平均等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
4.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现状及解决方案
4.1从供给侧改革,让严谨又不乏灵活的服务制度成为当前儿童阅读推广的新常态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人均阅读量降低了,而且儿童阅读的状态是分年龄段的:8周岁以下的儿童人均阅读量从2014年的5.56本上升至2015年的6.34本,9-17周岁的未成年人分了三个年龄阶段,但人均阅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针对这样的现状,图书馆應从自身发现问题,在服务供给方做相应的调整,灵活地建立多方位、分阶段的阅读场所,把儿童阅读分为低幼区和小学至初高中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喜欢鲜艳的颜色,大多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家长的陪同,他们的阅读多以游戏为主。所以,图书馆幼儿阅读区的设计要尽量打破束缚,充满童趣,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小学至初高中的孩子来说,他们大多已具备阅读的能力,图书馆应准备相对安静的阅读场所,提供必要的书目推荐,并与学校联合起来,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完美连接,提高该阶段儿童的阅读质量。另外,对于陪同前来的家长,图书馆应准备家长的休息区域,给家长准备一些教育、养生等方面的图书以供借阅,避免家长玩手机、睡觉等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4.2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东风,让良好的阅读氛围充满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曾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当下青少年阅读的现状:功利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少;“浅阅读”多,“深阅读”少;图像阅读多,文字阅读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育环境、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教育环境方面,中国的应试教育致使家长更重视少儿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培养。在繁重课业的压力下,在家长不鼓励甚至是不赞同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儿童也养成了“无用之书”无兴趣的习惯。在家庭氛围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庭的读书氛围也会对孩子的早期阅读兴趣培养造成很大的影响。
面对社会、家庭、学校的读书氛围,图书馆更应发挥自身的公共阅读引导性作用,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一方净土,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激发儿童阅读兴趣。针对14周岁以下的儿童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好奇的心理,图书馆可以设计充满童趣、富有想象力的阅读空间。如:将阅读区装飾成迷宫风格,给小朋友寻宝的感觉,布置一些小动物形状的沙发、各种大型的绿植以及各种探秘贴画引导语,小朋友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无拘无束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充满神秘感的阅读环境与“悦”阅读的心境相互映衬,更加让小朋友不舍得离开图书馆的圣地,进一步深化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提升儿童的阅读能力。针对14-17周岁的未成年人,图书馆要做到全方位的分析,要结合不同性格、不同爱好分类做调查,列出相应的推荐书目以供参考。抓住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主动性地位,从纯粹的资源输出式服务升级为参与互动式服务,从而在心理上拉近图书馆与未成年人的距离,进而达到更深层次阅读推广的效果。
4.3从需求侧入手,“对症下药”建立少儿专用检索系统
公共图书馆的检索方式大多沿用传统图书馆的关键字、书目检索,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儿童读者。如:在河南省图书馆搜索《小王子》,得到372个检索结果,要想找到需要的书籍需要很长时间,仅存的阅读热情也会被消磨殆尽。很多家长表示每次带孩子来这里借书,基本不会使用书籍检索系统,只能在书架上一本本地找,或是求助于图书管理员,实在找不到只能到书店购买。
在上海大学的学生调查报告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信息,70%的少儿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检索和书籍排列方式不满意。因此,服务儿童的文献检索系统要有别于成人检索系统,特别是对于低幼儿来说,图书馆可以设置色彩鲜艳、形象化的图形化检索系统,尽量用形象化的图案替代枯燥乏味的文字。如:关于昆虫的书籍,可以用虫子的图案来归类,并且书籍检索界面应当加入语音播报功能,满足低幼儿的需求,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对于青少年儿童,图书馆还可以在检索系统中加入电子寻宝地图,将整个借阅区的藏书顺序融人地图中,这样孩子们可以在寻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想看的图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4.4“开拓创新,继往开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图书馆和各种文化单位应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当然开展活动不是目的,活动本身可唤醒大众沉睡的文化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能让不喜欢读书的人也会产生一种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