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5-16张广凯

文理导航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张广凯

【摘 要】根据“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及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思维是能力发展的核心,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以及实践创新素养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而数学学科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因而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创新素养的重要载体。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互动的过程,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敢于质疑,善于对已知的知识进行“重组”和“转化”,从而依陈推新,从而学会如何学习数学,以及具有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素养。本人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在自身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活创新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精心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1.创设生活情境,以兴趣激活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思维,人的情绪高涨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取决于某一事物的兴趣,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数学来源于生活,据此,教师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生活性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他们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时,先出示一幅有趣的大象运木头的情境图,并播放劳动场面的音乐,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教师抓准时机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并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教师经常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既激发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创设悬念情境,以问题激活思维

学生积极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點上,设计悬念,例如: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我不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来一个别开生面的师生竞赛,由学生出题,说出几个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看谁最快说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当学生才计算出一两题时,我已经判断完毕。学生不禁“惊讶”老师为什么如此神速,这里有什么奥妙了呢?学生带着这一悬念去思考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初步得出结论后,我围绕其中“最简分数”这一学生容易忽视的前提条件,再次创设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判断几个非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照前面结论判断出现了失误,又促使学生思考失误原因,从而完善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二、激发学生质疑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能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通过探索去发现真理。许多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都是从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创始性的想象力。”可见,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四人小组讨论、同位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开拓学生思维,并要求学生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对书本的知识提出疑问。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四年一闰?”“二月为什么只有28天或29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如何,都及时表扬,保护他们的创新知识,从而为他们走向创新“铺路搭桥”。

三、引导探究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因此要让学生积极探究进行“再创造”学习过程。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地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割补推导上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思路,这就为学生的在创造活动作了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接着提出:圆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呢?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吗?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剪拼,尝试拼摆,发挥各自的想象,有的剪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的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和梯形等。教师逐一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都推导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过程中,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最后让学生总结、比较推导过程,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不管怎样剪拼,都要“转化”已学过的图形。在转化过程中形状变了,面积总是不变的。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思辨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建立“转化”的意识,掌握思维方法,把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

四、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只重视让学生做题,而缺乏了数学语言的训练。新大纲明确指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因为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语言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我在教学中加强加强数学语言训练,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只要我们努力从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入手,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敢于对问题质疑,提出独到见解,大胆设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创新思维的特点,做到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统一,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及群.《社会心理学》[M].新华出版社,1991.12

[2]任樟辉.《数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版

[3]肖川.《论创新教育》.载《教育研究》.第十一期1999

[4]唐松林.《论创造性教学模式》.外国教育研究,2001版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