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活”起来
2017-05-09吕姗姗
吕姗姗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在各地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应当说,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演变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遗憾的是这种飞跃在很多地方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在实践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方案。本文主要以少先队活动课为载体探索学校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德育教育 “家底” 少先队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16-02
以往对学生進行德育教育时,只是利用课本故事,或者在班会上反复讲解,并制订许多规章制度,可谓苦口婆心,耳提面命,用心良苦,但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呢?深奥的道理往往不能被学生迅速有效地吸收。从心理学角度讲,娓娓道来的情真意切的生活故事,可以营造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相容相通的情境与氛围,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能够迅速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良知,震撼学生的心灵。所以,最好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讲道理。我期望能通过针对性的少先队活动帮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次家访,无意中发现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子,因为害怕独睡,跟父母睡同一个房间。但是房间只有一张床,女孩儿要求父母睡地板上,她则独自睡床上。回校后我想了很多:是否学生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家长的溺爱,孩子的自私,还是社会礼仪的缺失?这样隐私的礼仪,我又该如何帮孩子找回?
现在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当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小公主,简称“幸福6+1”。也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在他们眼里,所有人都以他们为中心。所以他们往往不懂得感恩,甚至忽视身边同伴甚至长辈的感受。
案例2: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了一次“文明礼仪在心中”的主题班会。孩子们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小品、相声、诗歌朗诵……其中有一个小品让我印象深刻。由五个男孩子组成的团队,他们分别扮演了解说员、外公、爸爸、妈妈、孩子。由孩子在饭桌上向外公讨要压岁钱引起,这孩子挑食不说,饭桌上还做了很多不文明的举动,父母几次三番想动手管教,却都被外公阻拦了。老外公不但不教育孩子,还试图用金钱引诱孩子,只要好好吃饭,就给压岁钱,一顿饭下来,外公前前后后给了3次压岁钱。回家前,父母偷偷把钱塞还给外公。不用说回到家就被妈妈一顿毒打,经过爸爸的劝说,孩子终于明白了道理,承认了错误。
孩子们准备得很充分,演得很精彩,台下的观众也看的很认真,但这个小品也折射出了很多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小品结束,我打断了他们的节目进程,我想诱导孩子自己来找出这个小品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问题一出,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生1:不应该问外公讨压岁钱,这是不礼貌的!我从来不拿老人的压岁钱,因为我觉得老人很可怜,他们更需要钱。生2:父母不应该打孩子。我父母也会打我,虽然我知道有时他们是为我好,但我还是会有怨气。不过,第二天妈妈又会来哄我,我也就没气了。生3:吃饭的时候不应该讲话,也不能挑三拣四。生4:外公的做法不对,如果他继续用钱诱惑,孩子会更放肆。妈妈教训我的时候,外公也会帮我,妈妈一个白眼,外公就不说了,走开了。生5:我觉得小品里的爸爸妈妈很尊重外公,虽然他们很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没有在外公面前教育……
通过自己的表演,发现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好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家底”。谁的“家底”厚呢?刚听到这个名词,孩子们眼中充满了疑惑。引起了一阵骚动,开始指定他们认为金钱家底厚的同伴。待他们平静后,我提问:“难道家底仅仅是金钱上的吗?”聪明的孩子立马反应过来: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家底不仅仅代表一个家庭的金钱储蓄,还包含对身体健康以及精神财富的储备。
我趁机进行了心理教育,还把上次家访发现的问题做了隐射:“没错,家底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更体现在精神储备上。刚才这户人家的“家底”已经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增加家庭精神家底的“厚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而这需要我们每个作为家庭人员的人一起努力。作为子女,多关心体谅父母,因为孝顺不能等;作为父母,多陪一陪子女,因为子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作为朋友,要互帮互助,因为能走在一起是一种缘分。孩子们,从我做起,学会感恩,为“家底”添砖加瓦。
课后,我找了那位女孩儿谈心,聊起晚上睡觉问题时,女孩儿主动说:“老师,回去我就让妈妈换被子,我睡地铺!”
每个孩子,都会过人之处,只要用适当的方式提点,相信他们会更懂礼,会使我们的“家底”越来越丰厚。
德育教育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在学校教育中也时常被“点名”,似乎举足轻重,无论是家庭教育中的德育,还是学校教育中的德育,都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对学校教育而言,要把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相贯穿,不能让德育教育藏在“图书室”睡大觉,需要老师们用心、用情地去唤醒德育,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