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7-05-09黎禹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黎禹权

【摘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的要求较高,可以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以营造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创设新颖的教学活动等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的创新具备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8-01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灵魂,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就要重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数学的教育由原来的“侧重知识传播”渐渐的向“引导学生素质化培养”转变。新形势下,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而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明显是不够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多方位多元化思考,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一、创造性思维和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让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打破传统束缚发现新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学生用全新的观点视角来解决新的问题。而数学创造性思维也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其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上。主要体现有: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广度;提升学生学习认知数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广阔空间。创造性思維对于数学学习而言意义非凡,如果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会得到巨大的转变,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树立创新教学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创新教学精神,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虽然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教师仍然是其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引导者。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创新能力的话,创造思维的培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对于自己教学活动的束缚,让教学本身充满创新性。其次,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是极其僵化和死板的,这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学生逐渐改变原先的机械学习的方式,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以逐渐的恢复和发展。最后,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氛围。在这样氛围的熏陶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关”会更好地被打开,而教师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劲头十足。

(二)活跃课堂氛围,营造互动式的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期间,老师与学生没有过多的沟通交流。但是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一定对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加以改善,在日常的讲课过程中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日常的课堂教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形式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来培养学生主动探讨探究问题,从而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充分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是其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条件之一。而目前,我国高中大部分学生最为缺乏的也是这份应有的观察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打开观察发现的“另一通道”。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辛,很多学生一时半会也不能真正学到,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势必会在教师的潜移默化教学中得到质的提升。例如,学生在解答以下一道习题的时候,求tan1°tan2°tan3°……tan89°的值。面对这样一道看上去很复杂的数学习题,很多学生的定式思维即是去从表面是行去寻找解答习题的规律。但是很显然,这种传统的定式思维是不能完成这道题目的解答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人的观察,进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观念。通过观察,学生会得出tan45°=1这一隐藏条件。而这个条件一旦发现,这道题的解决就会变得十分容易。

(四)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数学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日常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身对思维逻辑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高中数学老师要注意将高中数学知识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种通过解决实践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不仅仅只是对书本上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合理运用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

猜想也是学习中一项重要的思维技能,很多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往往都源自于最初看似不着边际的猜想。但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并未认识到猜想的重要性,这是极其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此,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让合理的猜想“走进”数学课堂。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很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科学科,学会推理、学会沦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模式。其次,教师映在教学中融人猜想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测,加强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猜想中领会创造性思维与其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人高中阶段的数学本就具有很强的难度性。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本着从实际出发为原则,深入理解教材,综合展开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想象力、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35):195-196.

[2]汪圭.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85-86.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