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问题研究

2017-05-06刘景瑜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

刘景瑜

摘要: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继而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本文拟以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历史学科为例,探究提升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及方法,以求通过对这一学科的探究,推动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能够促进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省属高校;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

进入2l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2016年4月7日,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报告中称“2015年在学总规模364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2625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但是如何从大国走向高等教育的强国,则是我们所急需面对的。想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提高国际学术的影响力,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则是我们所应该探讨的。本文仅以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为例,研究和探究吉林省属高校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应该如何提升,希冀能够起到以点带面对其他学科有所裨益。

一、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

学科是一种范式,而且是不断变化的范式,学科在教学技术层面上有积极意义,在学科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尤其是在现今的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因为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不能无限制扩展,也不能将所有学科的建设均衡发展。只能选取部分学科或者有代表性的学科优先发展,突出重点和特色,保持传统,但也要有所舍弃。因学科文化的不同,对学科的评价方式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方法也不尽相同,本文拟仅以基础学科历史学科为例,探究提升国際学术影响力的方法。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同时还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其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2015年8月23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大学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对此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说:“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习主席所强调的‘尊重彼此和‘全球视野,极大地凸显了‘博采各国文明之长中西合璧的意义。”从这一视角上看历史学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提升历史学科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中重要的一环,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层面如此,在吉林省内,学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尤其是省属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更具有地方特色。

熊丙奇教授在《上海教育》上发表“我们的高校拿什么融人国际竞争”一文,文中写道“对我们的大学来说,最合适的做法不是空想什么国际化、什么世界一流,回到现实中,把自己变为一所真正意义的学校,这才是正事,才具备与国际对话、走向国际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提升各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截至2014年,“吉林省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本科院校37所,高职院校21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4所”,具有历史学科的省属高校有5所,分布在长春、吉林、四平、白城和通化等地。吉林省省属高校有历史学科的院校分布地点不均衡,国际影响力也并不均衡,在高等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突破地域限制,提升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对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吉林省地处东北亚腹地,在东亚区域内有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也有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巨大空间。提升一个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推进学校的整体影响力的提升和国际知名度的扩展,通过一个学科的发展,可以有效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如是,学科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的重要意义则是不言自明的。

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差异较大,因受地域条件和经济因素的制约,理工农医等类别的学科国际影响力不尽相同,人文社科类进行国际合作或者开展国际合作的大体上都局限于东亚区域,主要侧重于日本和韩国。历史学科类的国际合作区域也大都限定在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以北华大学历史学科为例,同北华大学历史学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合作院校大体上有8所左右,而在这8所友好合作院校中,有大部分来自韩国。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科主要侧重于中国史方面的研究,而在国际合作或者国际影响力上主要倾向于日本,在其学院外聘教授中,有两名教授来自日本。所以从整体上说,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国际合作区域或者是国际影响力,大都被局限在东亚这一区域之内,这种情况说明省属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受地域关系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扩展省属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并非易事。

三、提升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的对策

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应该本着尊重教育规律、逐步提升的规则,努力拓展学科的国际影响力。针对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的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影响力的扩展:

1.按照国家关于建设一流学科的标准提升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

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提升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我们也应该要以坚持一流为目标。无论是国际影响力还是国内影响力,最为主要的基础还是自身的发展和建设,唯有高校本身的教育水准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够更好促进学科的发展,某一学科的单项快速发展也能够引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的因素。国务院印发的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在国务院印发的方案的要求中,可以明确看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可以对提升整个学科的国内国际影响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明确提出了国际合作的意义和方向。

认清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的现状,继续凝练历史学科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发展方向,强调重点突破,立足区域逐步扩展的规则。在提升历史学科国际影响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完整的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在国家“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前提下,省属各高校应该突破校际间的地域壁垒,在区域内做到互帮互助有序竞争,并进一步强化人才的重要性,也要尽可能在历史学科的国际合作方面相互合作,力争有所突破。如果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只单纯依靠单一学校自身努力,并不一定能在国际影响力问题上有所突破,但是如果将力量集中,通过相互间的有效合作,做到学术资源共享,这样才是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体现地域特色,稳步提升

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区域内,同日韩等国的接触比较频繁。日韩两国尤其是日本的高等学校发展水品较高,歷史学科的国际化水平较高,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同韩国、日本高校的多边合作,对高校本身而言也要坚持“扶强”、“扶优”、“扶特”,逐步通过优势特色学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

以北华大学历史学科为例,该校根据自身优势,重点打造世界史学科,希望通过世界史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能够带动中国史以至于其他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现今北华大学世界史学科与吉林师范大学的中国史学科一样都是吉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该学科立足于传统学科的发展基本特点,在东亚区域内同韩国、日本的诸多高校建立了院际友好合作关系。比如,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同韩国建国大学亚洲流散民研究所间的交流,隔年在对方高校召开有关东亚区域历史或国际关系的学术研讨会,一方面加强了校际交流,拓展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提升北华大学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北华大学历史学科还以“中韩日三国的战争记忆与历史认识”为主题,召开由中韩日三国为主、美德专家参与的国际化学术会议,近两年每年召开两次,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不断扩大历史学科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东亚区域内,北华大学历史学科的认可度与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

3.区域内信息共享,平台互通

吉林省省属院校如果单纯依靠高校自身力量提升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还不能够完全形成规模,还有必要在省域之内在对外交流上做到平台互通,信息共享。吉林省内有历史学科的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侧重于东亚,而相互合作的高校基本都呈现互不相通的状况。例如北华大学历史学科同韩国建国大学及圆光大学的相关学科签订了合作协议,如果将吉林省内的各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国际合作院校间相互共享,以举办会议或者研讨会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协同创新的理念,也能够更加便捷和高效提升国际影响力。

高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而又稳步推进的过程,是和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相关联的,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单纯为了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而采取冒进的办法。吉林省省属高校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要结合实际有序推进的,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文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制度和方法,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吉林省省属高校的历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会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变的。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
用历史“医治”学生的“心病”
新课程历史“生命课堂”
论虚拟仿真理念在历史类精品课程制作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关于历史学科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