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虚拟仿真理念在历史类精品课程制作中的应用

2017-01-16肖忠纯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

肖忠纯

摘要:网络学习者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网络精品课程应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采用虚拟仿真理念对于精品课程进行后期制作是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这适用于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也可以适当的在师生互动讨论中加以利用。虚拟仿真的视频画面可以在精品课程录制后进行后期制作,可以采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获得一个身临其境的虚拟历史环境,提高学习效力。

关键词:虚拟仿真理念;精品课程制作;历史学科

目前,大量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与视频公开课己经建设完成,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观摩、学习,起到了良好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毕竞网络观摩与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要想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制作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完善,以适应网上学习环境。

一、历史类精品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后,有些省份实行了跨校修读、学分互认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是对课程制作质量的一种检验。

根据学生反馈,长时间的讲授与观看文字材料,使观看者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这在历史类精品课程中很常见,是带有共性的一个突出问题。

究其原因,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观摩或学习视频课程的心态是有很大不同的。人们更加放松、随意,并且容易为周围环境干扰甚至中断,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视频课程之上。另外,许多课程受内容所限,不可能一直都生动有趣、富有悬念,所以也会使观看者注意力有所偏移。

要解决这一问题,课程讲授者可以有许多办法。比如增多课堂讨论时间,或精心斟酌讲授语言使之更加生动有趣。但是要注意的是课堂讨论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代替教师讲授,而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相声大师或百家讲坛那些大师们的语言水平,所以是否有其他的办法提高观看者的注意力,提高课程制作水平呢?应用虚拟仿真理念完善课程制作,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二、虚拟仿真理念在历史类课程制作中的应用与实施

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究和教学工作之中,尤其是在理工类各学科中应用较多。在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生动、直观易懂,使观看者很客易掌握,而且更加节省学习与理解的时间。

历史类学科也可以采用虚拟仿真技术来虚拟某种场景和事件,只不过由于学科所限,不如理工类学科那样真实呈现,比如历史教学,我们只能采用这种虚拟仿真理念来虚拟过去的历史。

1、目的与意义

将课程录制之后教师所讲的部分课程内容采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后期制作,加工润色,将教师讲课画面采用流畅的视频和图像进行替代,这是应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精品课制作的基本目的。

其意义在于,采用虚拟仿真理念制作的课程视频更能使观看者加深印象,快速理解,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2、适用范围

采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课程制作的内容是教师所讲授的基本知识部分,不包括课堂讨论部分的内容。具体来说,历史学科的过程性叙述、基本史料的介绍更适合采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后期制作,而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部分,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讨论的方式更能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当然,如受时间限制,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教师讲授的形式教学,也可以采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后期制作。

3、基本制作方法

首先,进行策划与设计。课程录制完成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决定采用虚拟仿真理念进行后期制作部分的内容。

其次,收集素材。教师收集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制作相关图表。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进一步改进设计思路,完善设计方案。

再次,进行后期制作。按照设计方案,教师或教师委托的技术人员在视频过程中,用相关视频资料、图片、图表替代教师讲课画面。制作完成后,还要检查与完善,确认符合设计方案之后,完成整体制作。

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许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在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之中,都曾经采用过此种理念和技术去虚拟和“还原”某个历史场景,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如《探索》和《档案》等栏目以及许多记录片的制作。他们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供我们在精品课程制作中加以借鉴。

三、课程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1、课程制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传授知识,因此,制作者要紧扣教学内容,不要过分追求感观形象的生动逼真,毕竞形式上的东西永远是第二位的。

2、我们用虚拟仿真理念去虚拟某个历史场景,只是虚拟和模仿,只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但不可能真正的回到历史场景之中。

3、制作好完整的课程视频之后,采用虚拟仿真理念制作的画面不宜过长。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授业的讲授知识的过程,还要有与学生互动互相讨论的“解惑”的环节。因此,一个完整的网络课程视颁要适宜地安排各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授课画面、虚拟仿真画面和师生互动讨论画面所占时间大致都在三分之一左右为好。当然,三种画面不是截然分开的,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比如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一般也要穿插一些适宜的图象与视频。

4、虚拟仿真的视频和图象可以在课程录制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后期制作,但应该在录制课程之前即作好策划与设计工作,搜集较多的相关视频与图象材料。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后期制作的工作量,也可以减少因设计思路变动而导致的重复劳动和工作浪费等情况。

5、虚拟仿真画面不仅仅是视频和图像,也可以是动画、图表等与课程相关能充分表现课程内容的多媒体形式。

网络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课堂那种安静的学习环境,因此,网络在线的课程讲授实际上比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周密的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讲授,卓有成效的课堂讨论,加上身临其境的虚拟仿真画面,对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都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
用历史“医治”学生的“心病”
新课程历史“生命课堂”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简论教育装备与历史学科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教学与教养
关于历史学科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