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课程中的5A元素

2017-05-04林奇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人士评量学习者

林奇贤

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博士,台南大学数字学习科技学系教授,华人探究学习学会理事长。学术研究领域为中小学数字学习,近年尤其对中小学的混合式学习与学习社群应用着墨较多,目前正积极推广“互联网+PBL”的创新学习模式。

由于项目式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PBL) 系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learner-centered) 的学习策略,并重视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performance-based),对举世所重视的21世纪5C关键核心能力之培养,即沟通协调能力(communication)、团队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复杂问题解决能力(complex problem-solving)、独立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创造力(creativity),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功效。因此,如何设计与实施优质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又称PBL课程)已成为众所关注的议题。

本文从PBL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的高度,提出PBL课程的5A元素的概念,即(1)严谨的学科要求;(2)真实情境与专业态度;(3)学生自主权或学习所有权;(4)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 (5) 评量应用五个重要元素。因这五个元素的英文名词皆系以A 开头,故又称为PBL课程的5A元素,这5A元素将决定一门PBL课程的良窳。

1. 严谨的学科要求 (Academic Rigor)

PBL课程并非仅适用于学校的社团或课外活动,它是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模式,它可以取代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PBL 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科要求,并能与对应课纲及课程标准相匹配。但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为符合生活化的知识结构,PBL课程应是整合多学科的统整课程。

2.真实情境与专业态度 (Authenticity)

这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指学习情境即学习者的生活情境,或学习内容应和生活或个人生涯规划息息相关,而学习成果或学习作品应对学习者自身或社区有意义,而非仅作为评量的标的。因此,选择课程主题或设计学习任务时,最好能先调查或研究社区的需求,并尽量结合社区的活动。

另一层涵义是指专业的要求。PBL课程中的探究主题与学习目标应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而在执行探究任务时,学习者应以专业的角色或心态,并能以自主性的态度来积极面对或操作学习历程。例如,在STEAM课程中,学习者是以科学家的身份及态度,而非临时的实习生,来处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学生自主权或学习所有权 (Agency)

为保障学习者能主动且热情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应对学习的目标、路径、方式有决定权或发言权。学习者是PBL课程最主要的利害关系人 (stakeholder),学习者对PBL的学习历程应保有其主权 (ownership)。

4. 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 (Adult Connections)

应善用小区或校外的资源,在学习历程中,也应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或机构来辅导学生,并参与形成性评量活动。学习作品的展示与评量活动,更应广邀专业人士提供回馈。学习主题或学习任务的规划,应积极考虑结合课程内容与社区服务工作(service learning)。

5.评量应用 (Assessment Practices)

评量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回馈,故应以多元形态实施形成性评量,便于学习者在探究的历程中进行反思,并修正学习方向或更正作品。评量实施的期程、方式与内容,应具体公开,让评量成为学习历程中的规范或成果的指标,而非仅作为考核学习者的最终学习成果。

总结性的评量活动,最好能结合公开展示作品或能力(表演)的场合与机会。评量的指标最好依托5C关键核心能力,并且符合学理的标准。

上述这五个元素并非各自独立的,而是彼此间互相牵动着的。例如,一个具有高度真实情境与专业态度(Authenticity)的课程,自然就较易存在学生同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Adult connections),并且也较易落实学生自主权或学习所有权(Agency),也较易实践优质的评量应用(Assessment practices)。

總结来看,上列的5A ,代表了PBL课程在内容与实施上的重要元素。若由重要性来分析,PBL课程中的真实情境与专业态度(Authenticity)、学生自主权或学习所有权(Agency)、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Adult Connections)这三者尤为重要,它们将决定一门PBL课程的高度。因此,我们可按课程中的真实情境与专业态度(Authenticity)、学生自主权或学习所有权(Agency)、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Adult Connections)这三个元素的设计与运用,将PBL课程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阳春型,挑战式学习(challenge-based learning)

这类课程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teacher-centered)教室学习情境下,加入了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 的问题导向式(problem-based)浅层探究学习活动。虽有探究主题,但并未具有严谨性或明确性的问题陈述。仅邀请相关人士到教室进行报告或交流 (classroom visitor),再配合学习者事先或事后的资料阅读与整理等简单的学习活动。虽让学习者动手做作品,但难度不高,且作品的实用性价值不高,如办家家酒。这是目前学校中最常见的PBL课程类型。

为了让学习者体验问题情境,这类PBL课程有可能安排校外团体参观与体验活动(field trip and service learning) 。而为了搜集实证资料,也有可能规划或安排短期性与有组织的校外参访行程。

这类课程的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或提供学生体验式的学习经验。因此,这类课程较缺乏具有挑战性的探究学习活动设计。例如,许多学校皆规划了毕业旅行、校外教学、动物园或生态园区参观,为了让这些校外活动更有意义,有些学校会配合这些活动,事先设计了学习单,让学生在参访活动中进行资料搜集,活动结束后,则进行成果或心得分享。

有些阳春型的PBL课程,则是在原有的传统课程架构下,加入了简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类似21世纪初的WebQuest课程。因受时间或教学环境的限制,这类课程只能将小区或生活议题带进课堂,采用问题导向方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进行浅层探究,探究学习活动以资料搜集与整理为主,未采用专业工具或方法进行专业式的开放性探究与验证。

这类PBL课程的学习场域,仍以校园为主,学习社群也是以同班同学为核心,成人与专业人士的连结是较弱的。课程所提供的学习经验虽对学习者有益,但学习作品或学习成果对小区无深远影响,且5C 关键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较弱。

第二层:模拟型,塑造或模拟应用的场景 (simulated sites)

有些实际的知识应用或学习情境,实在很难让学习者实际参与或进行操作,这时,便可以应用模拟(simulation) 的概念去建造一个虚拟的场景,例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在 STEAM 教育上,有些实际的场景太过昂贵或危险,只能以模拟手法来塑造出学习的场景,如虚拟的赛车场、火箭试射台、园艺圃或生态池等。

在设计或建造这些模拟场景时,除了应考虑真实度 (fidelity)之外,也应加入一些有趣或想象的元素,或排除较复杂且和课程主题无关的元素,以提高学习的乐趣与动机。

例如,某地的科学馆曾设计了一门有关电路设计的STEAM课程活动。为了让课程符合PBL动手做与解决问题的要素,并提高学童的学习动机,馆方设计了一个“快乐城”场景之模拟街景,里面预先准备好了街道网格和一些建筑模型,以及任何人经过就会亮起来的“快乐城”指示牌。然后抛出一些既利于交流分享,也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如 (1)想一想,你能为模型城市建造出什么可以使人们快乐的事物?(2) 你如何在城市里用发光二极管、导电材料、马达来传播快乐?有了这个场景,既让这个PBL课程有了一个让孩子感兴趣并跃跃欲试的挑战 (Authenticity),而且是在很安全的环境下尽情做各种尝试,同时又可将学习成果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课程目标之内。在这样的场景引导下,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就特别有自主性 (Agency),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为这个城市模型不断地添加自己的创作,因此会非常有成就感。

第三层:高端型,专业与开创性探究 (professional and genuine investigation)

这类课程不但具备了PBL课程的完整架构,即确立学习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完成作品、展示作品、回馈,而且采用专业职业式的开放性探究学习。学习者不但面对开放性问题,而且必须以专业行业的态度,依照专业职业的标准,采用专业的工具或步骤,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研究,并且必须实际验证学习成果或作品是否符合专业要求与标准,而非实验性的雏型。

这类型的PBL课程,其大部分的学习历程是无法在教室或校园内实施或进行的,故课程的时间规划必须有弹性。而且,因有较多的成人或专业人士参与学习历程,故必须大量仰赖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沟通与分享机制。

此类PBL課程类型的另一个特色,在于其学习作品与学习成果对小区的具体影响及意义。也就是说,学习作品或学习成果并非仅作为评量之用,而是有真正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第四层:未来型,社区即学校 (flipped schools)

最高层次的PBL课程,便是翻转学校的概念,即是将社区作为学习的场域,社区的生活与工作之情境,便是学习的情境。这类型的课程在实施时,需要有很多制度上的配套措施,学习活动或课程设计上也有很大的难度,故称为未来型,目前学校尚难放手采用。

为能在实务面上协助新手设计 PBL课程,谨将上列所介绍的5A 概念,结合PBL课程应有的组成结构,列出PBL课程设计检核表(如上表),以供课程设计者完成 PBL课程设计,但在课程定稿之前,可以依序检核课程内容是否妥适。

这个PBL 课程设计检核表,列举了八个重要的检核项目:(1)探究问题是否适宜并具意义?(2)是否要求学习者做深度阅读?(3)是否让学习者以专业的角色进行开放性探索?(4)在学习历程中,学习者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性?(5)是否要求学习者完成具体作品? (6)是否要求学习者公开展示作品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观展?(7)是否有严谨而具体的评估设计?(8)是否已清楚列出课程进度与流程并公告周知?

猜你喜欢

专业人士评量学习者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这是专业人士的选择,但你也可以拥有 Miller & Kreisel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一本专业杂志与一个专业人士的缘分
郑小祥:松下笔记本为专业人士精心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