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野课改下的高中数学互动教学初探

2017-04-29马刚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探互动教学新课改

马刚

【摘要】课堂是师和生两个重要因素有效实践的重要阵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既独立存在,又深度融合,是独立行动和高度配合的有机整体.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探讨,必然渗透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成为教师所必须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改要求,粗浅探析了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互动教学;初探

物理学认为,事物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体.在学科教学进程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两个重要因素有效实践的重要阵地,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各自活动,既独立存在,又深度融合,是独立行动和高度配合的有机整体.当前,新课程改革成为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和现实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配合度,注重师与生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学生主体的积极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探讨,必然渗透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成为教师所必须组织和实施的教学活动.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注重互动教学,以此缓解学习压力,提振学习情感,推动深度探析、培养良好素养.鉴于上述认知,本人现粗浅探析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活动的实施.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营造乐于双边互动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碰撞的发展过程.但笔者发现,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学习要求高、学习容量大等方面的制约,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学生独立自主探析或教师个人讲解“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交流、探讨的时机较少,导致课堂教学效能事倍功半.这其中较大原因在于教学情境缺乏吸引力和促动性.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善于挖掘数学教材、学生主体、现实生活等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放大和丰富,以此设置出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引发学习情感共鸣等教学情境,推动高中生主动参与互动.数学学科有着广泛的现实应用特性,教师应该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其中,以此吸引他们的“眼球”,从而主动参与互动学习.如,“排列组合”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组合的任意性”知识点内容时,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投递信件到邮箱”的生活常见案例引入其中,引导高中生参与探讨,让他们感受数学应用“魅力”的同时,产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内生潜能.数学学科教学时刻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体现着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中,为直观地展示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并引发高中生的学习情感,借助电脑、教学软件、投影仪等信息化教学器材,运用动态、直观的画面,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呈现,予以形神兼备的展示,让高中生从感官上和视觉上受到“冲击”,从而提高高中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潜能.

二、重视有效载体创设,提供利于双边协作的数学时机

教师是整个学科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和影响着学生主体的学习效果.笔者通过课堂观摩和教研发现,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虽然意识到互动的意义,并引导高中生进行交流互动,但不注重互动载体或交流对象的创设,导致高中生讨论、交流时没有对象,没有把柄.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互动教学的引导和组织过程中,要重视互动交流载体的创建,抓住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以及重难点等内容,设置出具有互动意义、交流价值的任务或问题,让高中生的交流、探讨“言之有物”“动有依托”,在保证交流、探讨、协作的同时,切实锤炼和培养高中生交往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数学学习素养.如,“不等关系的表示与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围绕“如何有效解决不等关系的应用问题”这一要點,组织高中生开展交流、探讨等互动活动,向高中生提出了“现在有甲、乙二人同时到一家粮油店购买豆油两次,两次豆油的价格不同,甲每次购买m千克,乙每次购买n元,试问甲、乙两人谁的买法更为便宜?”的问题,引导高中生进行深入讨论活动,高中生个体之间在小组合作探讨中,认为:“本题是考查作差比较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所谓更便宜,就是平均价格更低一些,因此,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甲、乙二人两次购买豆油中各自的平均价格谁高谁低,因此,可以设第一次、第二次的价格分别a元每千克、b元每千克,把甲、乙二人两次买豆油各自的价格表示出来,再比较大小即可.”这一过程中,教师为高中生提供了深入讨论、交流、协作的对象,并且帮助高中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等关系的表示和应用问题.

三、紧扣科学分组原则,推动善于双边合作的实践进程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下课堂互动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在互动教学,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抓住高中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特性,在组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合作小组的构建工作,坚持整体平衡、统筹兼顾的原则,紧扣“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要求,将不同学生类型放置其中,发挥学优生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保证教师设置和组织的合作讨论活动能够“运动起来”“推进下去”,在以优带差、生生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互动协作的深入推进,取得实效.

总之,新课改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视野更为广泛,理念更为先进.只要高中数学教师始终抓住新课改要义,精心施教、科学组织,就能推动互动教学活动深入实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宋勇.多种教法并用,学好高中数学——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4(18):30-31.

[2]张庭荣.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互动式的数学教学[J].科学导报,2015(23):38.

猜你喜欢

初探互动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