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策略

2017-04-29吴乐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吴乐树

【摘要】数学中的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更关系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计算教学.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即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计算的习惯、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合理安排计算的教学、及时纠正计算的错误.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们逐渐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计算.但是,计算的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必须要掌握.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掌握好计算的基本要领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另外,小学数学是一门工具性比较强的学科,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也是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计算的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看也是有依据的,当学生对某一项事情感兴趣时,他们才会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适时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着手.

比如,笔者在讲授“7的乘法口诀”时,是这样教学的.在导课时,笔者为学生们讲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明明的爸爸去北京出差了,明明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妈妈说:“还需要三星期吧.”明明说:“那还要几天才能回来?”笔者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明明的爸爸几天才能回来吗?”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们纷纷陷入了思考,大多数的学生用的是加法,即一周一周地相加.笔者设计这个教学内容,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在真实的数学中练习口算的能力.当学生一旦对本节课产生兴趣以后,“7的乘法口诀”的口算教学就会水到渠成了.

二、培养学生计算的习惯

不管学习什么内容,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习惯.同样的,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因为这一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关键和保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从看、想、算、查等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比如,在计算“圆柱体积”的练习中,笔者为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道计算题目.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8米,池子深2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涂上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水池最多盛水多少立方米?在计算之前,首先,让学生看清题目及要求,尤其是单位.其次,让学生想,即思考,就是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求出结果.再次,进行计算,这个题目中的计算内容有很多,半径、底面积、侧面积,都需要计算,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计算的步骤.最后,就是检查,当所有的结果都写出来,还应让学生检查,先检查计算方法,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好的计算习惯就养成了.

三、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和练习是分不开的,熟能生巧同样适用于数学计算的教学中.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来进行适量的计算练习.

比如,在讲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这一内容时,当主要知识讲完以后,笔者让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游戏式的练习.三个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一名学生出题、一名学生答题、一名学生当裁判,当进行完一遍时,学生们再将角色变换一次,这样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计算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进行了小小的游戏,更重要的是练习了计算,计算的速度和精确度都有了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创造一些有趣的机会让学生们进行适度的数学计算练习.

四、合理安排计算的教学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计算的教学方式,因为合理的计算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算法多样化的方法来安排计算教学.

比如,在讲完“两位数的乘法”以后,让学生计算26×21,因为有两位数的乘法做基础,这个题就比较容易了,虽然有进位,但是学生们也根据以前所学得出答案.当问题提出后,笔者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自计算,时间结束由学生汇报:26×21=26×7×3=182×3=546;26×20=520,26×1=26,520+26=546;20×21=420,6×21=126,420+126=546;……然后,筆者讲解竖式计算的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们发现不同的算法,在发现不同以后,再让学生们去思考、分析,哪一种算法才是最优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拓展了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计算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

五、及时纠正计算的错误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经常的事情,但是教师不能把这种经常当成习以为常,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并纠正学生计算的错误.

首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要认真批阅,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圈点出来.但是教师不能直接改正,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计算一遍,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其次,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当发现自己的错误后,教师叮嘱学生将常出错的计算题誊写在记录本上,渐渐地学生就不会再犯一些类似的错误了.最后,发挥家长的作用.当学生把作业做完可以让家长先检查一遍,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又多了一项关卡,这样,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认真很多,一些低级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