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干预III-IV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2017-04-22陈弦,李杰
陈 弦,李 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
中医综合治疗干预III-IV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陈 弦,李 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北京 100053)
目的:通过对76例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手段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建立中医药干预中晚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方案提供新的临床证据。方法:对比分析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方面的差异。结果:76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中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法占47.37%,单纯中医占52.63%,其中症状平均积分(11.72±4.18)分,常见症状有纳差、腹痛、乏力、疼痛、腹胀、眠差、便溏、便秘。卡氏评分为(75.53±11.82),与症状平均积分呈负相关(r=-0.120)。依据既往治疗情况进行筛选对比观察(基线一致),2组在症状改善方面均有明显的作用,其中中医药在乏力、改善方面作用明显,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生存方面,中西医结合组在1、2、3年生存率上呈现出优于单纯中医治疗组的趋势,在中位生存期上延长8.9个月。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干预中晚期结直肠癌具有重要作用,单独采用中医治疗或中西结合治疗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生存期方面更具优势。
结直肠癌;Ⅲ-Ⅳ期;中西医结合;生存期;回顾性研究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30 万,发病率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并以年均4%增幅不断攀升,成为新的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1]。因放化疗的敏感性欠佳,大肠癌的治疗水平一直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近年来,伴随对中医药治疗肿瘤作用认识的逐渐深入,中医药在肠癌防治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重视。
中医学认为,肠癌属于中医“肠蕈”“脏毒”“癥瘕”“下血”等范畴,其发病多与正气不足、劳累过度和饮食不节、湿毒瘀滞有关[2]。我科自国家七五期间开始进行中医药防治肠癌的研究,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治疗应贯穿于晚期结直肠癌的整个治疗过程,可发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近期的临床研究多将中医配合化疗治疗与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比较,但在结直肠癌晚期单纯中医治疗与中医配合化疗对比方面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Ⅲ、Ⅳ期结直肠癌住院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Ⅲ、Ⅳ期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分析 通过病历信息采集、电话随访对Ⅲ、Ⅳ期结直肠癌病例进行研究;病历采集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中西医诊断、首发部位、转移情况、病理分型、分级、临床分期)、诊断方式、既往治疗(手术、化疗)、合并症、既往史、生活质量卡式评分、症状、在院的治疗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末次疗效评价、进展情况、出院时总体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期(1年、2年、3年以上)。
1.2.2 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依据筛选分组条件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具体条件如下:具有较完整的病例资料;在我院中医治疗>3个月;中医药组为在住院期间未采用任何化学及手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住院期间以中医配合化疗为主;留有可靠联系方式并随访成功。
1.2.3 观察及评价指标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生存期比对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PASW Statistics和SPSS 15统计软件对住院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Kaplan-Meier方法统计和描绘生存曲线,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年龄、卡式评分和症状积分的变化,χ2检验比较2组之间的基线,log-rank检验2组之间生存率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6例Ⅲ、Ⅳ期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分析
2.1.1 一般情况 表1显示,共采集住院患者病历76份,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29岁,平均年龄(63.11±13.58)岁,50%以上患者超过60岁;主要病位在直肠和结肠,其中结肠癌51.3%,直肠癌42.1%,混合型6.6%;淋巴结转移占67.10%,远端脏器转移以肝、肺转移居多在30%以上;Ⅲ期占28.95%,Ⅳ期占71.05%,多数通过手术和肠镜病理确诊,腺癌占97.37%。既往手术和化疗治疗64例,其中手术治疗54例,化疗63例。既往具有消化道病史占22.37%,家族肿瘤病史5.26%,伴随疾病方面以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分别为23.68%、27.63%和10.53%。
2.1.2 常见症状及积分评价 根据文献中《肠癌中医症状证候临床调查分析》[3]对肠癌常见中医症状的描述与统计,共拟定常见症状18种,并将症状分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4个等级。表2显示,经统计常见症状平均积分为(11.72±4.18)分。依据出现频率,常见的症状包括纳差、腹痛、乏力、疼痛、腹胀、眠差、便溏、便秘等,受多个较重症状困扰患者占40%以上。
表1 76例III-IV期结直肠癌病例的一般情况
表2 7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2.1.3 生活质量评价 表3显示,依照病例统计评估76例KPS平均评分(75.53±11.82),卡式评分90分18例(23.7%),80分24例(31.6%),70分21例(28.9%),60分7例(9.2%),50分4例(5.3%),40分1例(1.3%),卡式评分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
表3 76例III-IV期结、直肠癌KPS评分和症状评分相关性分析
注:*卡式评分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r=-0.120)
2.4 个体化治疗方案
表4显示,76例全部参与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占47.37%,单纯中医治疗占52.63%,中医治疗中采用汤剂治疗者93.42%,中药针剂治疗者81.58%,中成药47.37%,其他(中药泡洗、中药外敷等)6.58%。化疗方案L-OHP+5-Fu和Xeloda方案居多。
3 对比观察
3.1 一般分组情况比较
表5显示,依据筛选条件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进行了对比研究,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评分、KPS评分、原发部位、临床分期、组织病理情况、转移情况、既往治疗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线基本一致。
表4 76例III-IV期结、直肠癌治疗方案情况分析[例(%)]
注:*其他(中药泡洗、中药外敷等)
表5 2组患者符合筛选条件基线资料比较
3.2 症状改善情况
3.2.1 治疗前后症状比较 表6显示,2组症状例数分布较为均衡,治疗前后比较,除便秘、肛门坠痛无明显变化外,其他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中医组乏力例数和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3.2.2 症状积分 表7显示,2组病例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治疗方式均具有改善症状的作用。
3.2.3 症状改善疗效评价 表8显示,根据积分升高或不变为未改善,积分降低≤50%为改善,积分降低≥50%以上为显著改善。2组病例症状情况比较(χ2=0.80,P>0.05),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表6 2组症状治疗前后比较(例数)
表7 症状积分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
表8 症状改善情况[例(%)]
3.3 生存率比较
表9图1显示,中医治疗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3.3%、59.4%、41.6%、24.7%,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3.2%、74.0%、54.0%、36.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生存率上呈现出优于单纯中医治疗组的趋势,在中位生存期上延长了8.9个月。
表9 生存率情况分析
图1 2组生存率Kaplan-Meier曲线图注:1.中医治疗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4 讨论
4.1 中医药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4.1.1 辨证论治改善中晚期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手术是大肠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后依据疾病的不同病理类型综合应用放疗、化疗和中医药等治疗手段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已成为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复发和难以耐受放化疗老年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4]。我院中晚期结直肠癌以老年为主,平均年龄(63.11±13.58)岁,合并内科疾病较多,加之部分患者既往曾接受过手术、化疗等治疗,故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临床出现偏重症状较多,其中具有多个困扰症状的占44.74 %。中医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证论治,可以发挥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本研究分析发现,中医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大于75%,其中乏力、腹胀、便黏滞改善较为明显,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4.1.2 多角度、多手段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多角度、多手段综合施治是中医药的治疗特色。本研究分析显示,该项研究中汤剂的使用率达93.42%,针剂的使用率达81.58%,中成药达47.37%,其他疗法6.58%。针剂及中成药配合应用,外敷、泡洗等外治法治疗放化疗引起的一些皮肤损害,并与汤药合用、内外兼治,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中药治疗的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多样性。而中药汤剂在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可以根据疾病发展和治疗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其中术后防止复发转移以扶正解毒为主;放化疗期间减轻毒副作用,以扶正为主;晚期治疗主要是稳定瘤体、延长生存期,扶正、活血、解毒兼顾。
4.1.3 调理脾胃是重要前提 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是肠癌发病的关键。脾胃位居中央,其升降功能是人体气机活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通降,大肠司传导之职,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大肠发病,病邪留滞于肠。癌毒及手术、放化疗等因素伤及脾胃,中焦运化无力,斡旋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5]。研究可见前10位症状中以纳差、腹痛、腹胀、便黏滞、便溏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其中纳差占60.53%,其原因可能与化疗反应、继发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情志因素和饮食结构改变等有关,最终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脾失升清、中气下陷、升清降浊失度则见便秘或泄泻频多、大便黏而不爽,脾气虚弱、中气不运则见纳差、腹胀痛。因此,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气化及其升降出入功能是治疗肠癌的重要前提。刘树梅[6]等用中药汤剂治疗肠癌患者,方剂中使用大剂量健脾消食药物,促进患者食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黄兆明[7]等用健脾解毒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也发现具有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
4.2 中医药与化疗有机结合更具临床优势
中药与化疗的联合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化疗创造条件;二是增加机体耐受力,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程度和发生率;三是与化疗同时使用有利于增敏,提高治疗有效率;四是化疗间歇使用防止化疗耐药,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可作为一种维持治疗的重要手段[2,8]。孙桂芝等[9]采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结果取得较高的1、3、5年生存率,证明术后防治转移复发具有较好的作用趋势。潘继明[10]等用辨证汤药配合西医放化疗治疗中晚期肠癌患者,Ⅲ期5年生存率56.12%,Ⅵ期5年生存率21.73%,显示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患者的作用特点。本研究中,76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占47.37%,中西结合组中位生存期较中医组延长8.9个月,在1、2、3年生存率呈现优于中医治疗组的趋势,但因样本量较少,未明显出明显差异(P=0.331),值得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治疗优势。
5 结语
中医药综合治疗是我国防治结直肠癌的重要特色之一。本研究初步对比观察了晚期老年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特点,在症状改善、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优势,为今后制定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推广应用。
[1]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Cancer J Clin,2016,66(2):115-132.
[2] 陈歆妮, 王瑞平. 大肠癌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13(3):61-64.
[3] 侯风刚, 岑怡, 贯剑, 等.肠癌中医症状证候临床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1):32-34.
[4] 陈叶, 刘金涛, 朱源, 等.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J].中国肿瘤,2015,24(4):319-322.
[5] 李枋霏,何莉莎,贾程辉,等.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肠癌术后肠道功能紊乱[J]. 中医杂志,2014,55(16):1423-1426.
[6] 刘树梅. 中医治疗肠癌26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0,25(9):1644-1645
[7] 黄兆明, 黄振步, 陶玉. 健脾解毒法治疗术后结直肠癌88例[J].江西中医药, 2010,41(6):28-30
[8] 张欢,耿耘,陈熙. 近年中医药治疗结肠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2):305-306
[9] 张新, 孙华, 李亚东. 孙桂芝治疗大肠癌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1998,17(4):173-175
[10] 潘继明.中西医结合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的疗效观察[J]. 中医杂志, 2000,37(4):218.
The Effect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III-IV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
CHEN Xian,LI Jie△
(Oncologydepartment,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53,China)
Objective: To find a new clinical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ith TCM of middle and late stage colorectal cancer,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76 cases of stage III and IV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 Methods: 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of symptoms, quality of life and survival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by taking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method of grouping comparison after screening. Results: The symptom score of 76 cases was 11.72±4.18. The most common symptoms were anorexia, abdominal pain, fatigue, pain, abdominal distension, diarrhea, constipation, insomnia. The KPS was 75.53±11.82, which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ymptom score (r=-0.120).Treatmentwithcomb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accountedfor47.37%,aloneTCMaccountedfor52.63%.Thetwogroupswerecomparedwitheachofthe30cases(baselinewasbasicallythesame.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intheimprovementofsymptoms.Bothfatigueandabdominalpain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Inthe1, 2and3yearsurvivalratesoftheChineseandWesterncombinedgroup,thesurvivalratewasslightlybetterthanthatoftheTCMgroup,prolongthemediansurvivaltimewas8.9months.Conclusion:TCMhasacertainstatusinthetreatmentofadvancedcolorectalcancer.ThecombinationofTCMandwesternmedicineandTCMtreatmentalonecanbothimproveclinicalsymptoms,andthecombinationofChineseandwesternhasmuchmoreadvantagesinthesurvivaltime.
Colorectal Cancer; StageⅢ-Ⅳ;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rvival Time; Retrospective Stud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802)-扶正解毒法对HIF-1a介导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微淋巴管生成的调控研究
R
A
1006-3250(2017)03-0371-04
2016-07-20
△通讯作者:李 杰(1971-),男,北京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临床与研究,Tel:010-88001246,E-mail:drjieli20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