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为中心”翻译观在《黄帝内经》英译中的体现*
2017-04-22邱海荣
邱海荣,姚 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23)
【中医写作与翻译】
“译者为中心”翻译观在《黄帝内经》英译中的体现*
邱海荣,姚 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23)
随着《黄帝内经》译本数量和传播广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以不同译本作为翻译研究的素材。从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出发,以书名、篇名、中医重要概念以及篇章的英译为例对《黄帝内经》两译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并从译者的角度对影响译本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译者对译文的选择受到了译者知识背景、翻译目的、预设读者等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典籍翻译中的一些现象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译者中心;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医英译
1 引言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的弘扬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外传播事业的兴起,《内经》的英译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业界对《内经》的英译研究主要包括译本研究、特定字词句篇和修辞的英译研究、英译史和传播史的研究以及不同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评述研究。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者为中心翻译观为出发点,通过对比李照国和吴氏父子的《内经》英译本,以期为中医典籍的英译带来一些启示。
2 “译者为中心”翻译观的提出
自有翻译活动以来,人们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就持续不断。翻译主体的研究主要经历了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原文中心论,受译语文化和意识形态操纵的译文中心论以及译者主体性研究三个阶段。从原文中心论到译文中心论,译者从原语中心论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又套上了译语文化给他们的枷锁[1]。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胡庚申教授指出,虽然不少学者提出了译者主体作用的重要性,但系统阐明译者是怎样以其处于“中心”的地位“主导”翻译活动的译者行为研究却嫌不足[2]。加之翻译界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的界定尚有分歧,同时为避免将译者置于“边缘”的地位[3],胡庚申教授在国内外翻译学者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并将其作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核心。
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将翻译过程描述为“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4],即译者适应阶段和译者选择阶段。总之,处于翻译“中心”地位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适应与选择决定了翻译的结果。
3 译者为中心翻译观在《内经》两英译本中体现
3.1 《内经》两译本中译者的适应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首先要对原文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包括原文所涉及的语言、交际、文化要素以及原文的作者、翻译委托者等相关要素。《内经》是具有独特语言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医学专著,这就要求《内经》的译者在语言上要精通古汉语和现代英语,在文化上需熟谙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效果上需准确传达中医学知识。
所选的《内经》译本为李照国和吴氏父子(吴连胜、吴奇父子)的英译本。李照国先后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和中医学博士,其间对中医翻译的工作未曾间断。因此,无论是在原文的语言、文化和中医学知识传递上,都能做到对原文所处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吴氏父子是多年在美国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师,他们对原文所处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专业的中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内经》两译本中译者的选择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在翻译的第二阶段需要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对译文做出选择,下面对比分析《内经》两译本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3.2.1 书名和篇名的英译 在翻译《内经》时,书名的英译必然是译者面对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李本将书名译为“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吴本的译名为“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两个译本都采用直译法,五行中“土”对应的颜色是“黄”,这一基础知识已被国外中医学习者所接受,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亦属于帝国范畴[5],故将“黄帝”直译为“Yellow Emperor”是合适的。两译本的区别在于吴本将“内”字译为“internal medicine”,李本则未对“内”字加以翻译。李照国认为,“内经”之“内”可能是中国古代书籍卷次的表示方法,类似于今天所说的“上卷”或“上册”,并不实指internal[6]。吴本译名中的“internal medicine”实指内科,与现代医学的外科相对,而《内经》并非内科学专著,故此处可判断为误译。
篇名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对每一章节内容的总结,《内经》的篇名也不例外,反映了各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性。在翻译《内经》的篇名时,两译本均采用音译加直译或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如“上古天真论篇”译为“Shanggu Tianzhen Lunpian:Ancient Ideas on How to Preserve Natural Healthy Energy”(李译)和Shanggu Tianzhen Lun(On Human Preserving Health Energy in Ancient Times)(吴译),该篇是对古人养生经验的总结,包括养生的意义和方法,两译本的译文大同小异,均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再如“阴阳别论篇”译为“Yinyang Bielunpian:Separate Discussion on Yin and Yang”(李译)和“The Yin and Yang of Pulse Condition”(吴译),该篇的阴阳主要指脉象而言,侧重于脉之阴阳在三阴三阳经病证诊断方面的意义,不同于他篇所说的阴阳。李本采用直译,无法单从篇名了解到该篇的主要内容,吴本采用了意译,直接告诉读者该篇的内容是论述脉象之阴阳,故此处吴译略胜于李译。
3.2.2 中医重要概念的英译 《内经》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术语都是中医所特有的,包括精、气、神、津液、五行等。这些概念大多反映了中医医哲交融的理念,在英语中几乎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因此在翻译时很难通过一种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的内涵。下面对两译本中医基本概念的英译进行总结。
表1 《黄帝内经》重要概念
表1显示,李本对这些基本概念的英译采用音译为主、释译为辅的方法,多以音译加文内注释的形式呈现;吴本主要采用意译对这些概念进行翻译,几乎不使用音译。以“气”的英译为例,李本和吴本的译文分别为“Qi”和“vital energy”,李氏以传递“远古的原质信息”为翻译宗旨,故使用音译;吴氏则以实现交际目的为翻译原则,故尽量使用易于西方读者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气”的含义。另外,两译本的成书年代不同,吴译本问世于1997年,彼时中医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远不如21世纪活跃,海外读者对中医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故吴译本的中医基本概念较少使用音译。而成书于2005年的李译本则以音译法翻译大多数中医特有概念,说明国外学习者对中医特有概念的接受度在逐渐增加。
3.2.3 《内经》篇章的英译 首先,在篇章的编排上,两译本均采用汉英对照的形式。李本还纳入了《内经》的现代汉语译文,英译文大量使用()、[ ]、{ }3种括号,分别表示相关术语或概念的现行译法或解释、增译的词语和原作衍文对应的译文。
其次,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李氏遵循“译古如古,文不加饰”和“与时俱进,立足实际”的原则,中医术语的翻译主要采用音译加文内注释或文后注解的方法;吴氏以意译为翻译原则,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以增译为主,适当结合音译,全书无任何文内或文后注释。下面从篇章层面举例说明两译本译者对翻译原则或翻译方法所做的选择。
例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李本:Only when Yin is at peace and Yang is compact can Jingshen (Essence-Spirit) be normal. If Yin and Yang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Jingqi (Essence-Qi) will be completely exhausted[7].
吴本:If the Yin and Yang energies of a man being kept 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his body will be strong and his spirit sound, if his Yin and Yang energies fail to communicate, his vital energy will be declined and finally exhausted[8].
例1反映了《内经》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大量使用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指在跨文化翻译中,那些具有浓郁民族语言特色且在目的语文化中又属于意义空缺的词汇[9]。上例中,“阴平阳秘”“精神”“阴阳”和“精气”在英语中均属于意义空缺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对于这类词的翻译,李本主要采取音译为主、意译解释的方法,如“精神”译为“Jingshen(Essence-Spirit)”,具有很强的回译性;吴本仍遵循意译的翻译原则,尽量做到在译文中传达原文意义而不拘于原作形式,如将“阴平阳秘”解释为阴阳两种力量保持平衡,将原文内涵清晰呈现给译文读者。对于《内经》中的少数文化负载词,目前国外读者已经接受了音译形式,如“阴阳”“气”等。
例2: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
李本:Malaria in autumn is marked by severe cold; malaria in winter is marked by mild cold; malaria in spring is marked by aversion to cold; and malaria in summer is marked by profuse sweating[7].
吴本:When malaria attacks in autumn, the patient will have severe cold, when it attacks in winter, the patient will have slight cold, when it attacks in spring, the patient will have the syndrome of having an aversion to wind, when it attacks in summer, the patient will have hyperhidrosis[8].
例2是对疟疾不应四时变化规律的解释,原文采用排比形式,语言简洁精炼。李本同样采用排比形式,译文简洁,读之朗朗上口;吴本则采取意译加解释的方法,虽准确传达了原文之意,但却略显冗长。另外,吴本将“多汗”译为“hyperhidrosis”,后者为西医学的“多汗症”,应属病名,而原文之“多汗”只是夏季疟疾的一个症状表现,故两者并不对等,笔者认为译为“profuse sweating”更为恰当。
4 译者为中心翻译观下《内经》两译本差异分析及翻译策略探讨
4.1 译本差异分析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李照国和吴氏父子在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上做出的不同选择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内经》译本。影响译者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下面从译者的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4.1.1 译者的知识背景不同 李照国具有语言学和医学知识背景,同时具备多年的中医翻译经验;吴氏父子是旅美华人,多年在美国行医,具有丰富的中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两译本译者的区别在于李照国无行医经验,吴氏父子无语言学学习经历。因此,李本更注重对《内经》中文化、哲学理念的保留,翻译策略以音译和直译为主。吴本更注重原文医学感的传达,故以意译为主要翻译策略。
4.1.2 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 李照国在其译本前言中提出的一个翻译原则就是“译古如古,文不加饰”,其翻译目的是通过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写作结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使原文的风格在译文中再现,故文中尽量不增加词语,为方便阅读不得不增加的内容则用括号进行标识而加以区分。吴氏父子则是希望通过翻译《内经》为国外中医学习者或渴望学习中医的人提供学习资源,故在翻译时尽量使用国外读者易懂的语言或表达。
4.1.3 译者预想的读者群不同 李照国译本被纳入“大中华文库”出版,据此可推断李译本的读者群除国外中医学习者外,还可能包括国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士,故李译本更注重原作文化因素的传达。吴氏父子翻译《内经》的一个动力是在美国行医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美国人想学习中医,却找不到完整的英文版《黄帝内经》[10],故吴本的读者群是希望从《内经》中获得医学知识的中医学习者,因此翻译方法以意译为主,较少使用音译。
4.2 翻译策略探讨
首先,若无法单从原文的字面意义推断实际含义,应采用意译为主的方法显化原文的意义。如“离合真邪论篇”讲述了外邪侵入人体的过程以及用针刺分离已结合的正气和邪气,李本和吴本分别译为“Lihe Zhenxie Lunpian: Discussion on the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Zhenqi (Genuine-Qi) and Xieqi (Evil-Qi)”和“Li He Zhen Xie Lun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Acupuncture)”。笔者认为,可结合两译文的优势,译为“Discussion on the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Zhenqi (Genuine-Qi) and Xieqi (Evil-Qi) in Acupuncture”,增加acupuncture,使读者能够透过篇名了解该篇的主要内容。
其次,某些中医特有病名与西医病名并不对等或无法通过西医术语保留原语的特色或内涵,英译时应采取直译法或直译音译相结合的方法。如“消渴”译为wasting-thirst,包括上、中、下三消(upper/middle/lower burner wasting-thirst),若译为diabetes,则无法体现原术语的内涵。
最后,对于某些中医概念可考虑在不同语境下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标本”的英译为例,若所指范围较为抽象,采用直译或音译法,如“病有阴阳”:In diseases, some belong to the branch/Biao and some belong to the root/Ben。若所指较为具体,则可根据上下文采用意译,如“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If a patient suffers first from febrile disease, which then turns into other pathologic manifestations, treat the original febrile disease,使“治本”在译文中具体化,从而降低译文读者理解的难度。
5 结语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者为中心翻译观出发,对《内经》两译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从译者的角度分析影响译本差异的因素,最后针对一些问题提出翻译策略。在《内经》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此后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要对译文做出选择,译者在选择阶段会受到知识背景、翻译目的、预设读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所选取的两个译本而言,译者在适应和选择后创作出的译本均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吴氏父子所译《内经》曾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最高荣誉金奖,李译本被收入“大中华文库”予以出版,两译本的问世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黄帝内经》在国外的传播。
[1] 葛校琴.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外语研究,2002(1):62-65.
[2] 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25(3):40-46.
[3]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4]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20.
[5] 张霖,文娟,蒋基昌.《黄帝内经》书名英译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2):3-4.
[6] 李照国.《黄帝内经》英译得失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9,22(4):3-7.
[7] 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34-447.
[8] 吴连胜,吴奇.《黄帝内经》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2-180.
[9] 王银泉.“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27(3):74-76.
[10] 明明.《黄帝内经·素问》三个译本译者主体性比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12):254-256.
Embodiment of Translator-centered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InnetCanonofHuangdi
QIU Hai-rong, YAO Xin△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Nan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jing210023,China)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re and more English versions ofInnetCanonofHuangdiand the widespread acceptance of this classic book,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engaged in 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this classic book. This pap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lator-centered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compares two English versions ofInnetCanonofHuangdi,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selection of different translators during their transl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or, and finally propos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certain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anslation study of TCM classic books.
Translator-centeredness;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CM translation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40132)-中医典籍翻译中文化输出的理论研究;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2015JSJG481)-基于ESP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医院校为例
邱海荣(1987-),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医学硕士,从事中医药的翻译研究。
△通讯作者:姚 欣(1966-),教授,院长,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学英语教学与研究,Tel:025-85811586,E-mail: Y85811586@sina.com。
H31
A
1006-3250(2017)03-0415-03
2016-09-08
猜你喜欢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