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4-21付月云陈志权王红旭李东平蔡浩武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付月云 陈志权 王红旭 李东平 蔡浩武

[摘要]目的研究与观察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100例鞘膜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则进行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单侧及双侧患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者造成的外科创伤性炎性反应也有积极的控制效果,因此其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穿刺抽液;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发病率并不低,关于本类患儿的治疗研究较为常见,而关于手术治疗本病的相关研究即十分多见,而不同的手术方式不仅仅疗效存在一定差异,且对患儿造成的外科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此类患儿进行手术应用效果与价值的评估尤为必要。腹腔镜手术作为临床中治疗此类患儿疾病的微创手术种类,其对患儿的手术性创口较小,因此与手术相关的创伤及不适感相对轻微,但是对于本类手术对患儿的细致全面影响,包括围术期评估指标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仍相对不足,因此,本文中我们就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综合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的100例鞘膜积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男童,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儿中,年龄1.1—11.0岁,平均(3.2±0.6)岁,病程10.0~58.0个月,平均(20.3±6.2)个月,其中单侧患儿30例,双侧患儿20例。观察组的50例患儿中,年龄1.2~11.1岁,平均(33±0.5)岁,病程9_5~59.0个月,平均(20.4±6.0)个月,其中单侧患儿30例,双侧患儿20例。两组鞘膜积液患儿的年龄、病程与单双侧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儿进行常规的开放手术治疗,对患儿进行麻醉后,进行常规的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儿则进行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患儿入院后常规术前准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静脉复合全麻,取平卧位。经脐正中纵型切口约5mm,打开脐环,直视下插入5mmTrocar,进小儿腹腔镜头,探查内环口,见鞘状突未闭合,同时探查对侧,如存在则一并处理。同时在脐也左侧皮纹处纵型切3mm切口入Trocar,进小儿腔镜钳辅助,在内环口体表对应点皮纹处取1mm小切口,插入雪橇疝针(硬外穿刺管),先从外侧进针,钳辅助下平展腹膜,绕过内口,经精索前侧出针,拔出内蕊,用3Fr钢丝带4号丝线入腹,钳取线头,退出钢丝及疝针,将线头留置腹内,再经皮肤切口入疝针,经内侧进针,与原出针处同一点出针,退出内蕊,将原钢丝对折,经套管入腹,套出线头,退针,将精索拉伸,体外打结,高位结扎鞘状突,线头包埋于皮下。检查示损伤输精管,腹壁下动脉,无腹膜前血肿。腹腔内操作完毕,退镜,脐环皮内缝合,用生物胶水粘合伤口。两手指固定鞘膜囊肿,灯光照射下取阴囊上方表皮无血管区为穿刺点,7号小针头穿刺,抽出鞘膜腔积液,进行术后其他后期处理。然后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

生存质量以WHOQOL-BREF量表为依据进行评估,对四个方面(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关系)进行评估,均为百分制评估范围,且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单侧及双侧患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分别地短于对照组中单侧及双侧患儿(t手术时间=5.783,6.124,6.571,t术后住院时间=6.172,6.251,6.654),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单侧及双侧患儿(t出血量=6.732),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单侧及双侧患儿(x2单侧=5.037,x2双侧=5.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四个方面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关系评分比较,P均>0.05,而术后1d及5d观察组患儿的生存质量上述四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t术后=6.431,8.250,7.453,7.368,t术后5d=6.635,7.980,7.635,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鞘膜积液在临床并不少见,与鞘膜积液相关的研究显示,小儿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与本类患儿的诊治研究即相对多见,其中手术治疗本病的效果研究尤为多见,而微创手术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十分多见,其中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术式之一,其在小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受肯定,关于本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相关方面,而对于外科性創伤的细致反应指标的研究却仍不足,而众多研究认为,外伤性创伤的控制对于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及术后恢复效果、速度等多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此方面的研究极为必要。生存质量作为有效反应机体疾病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其进行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中我们就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结果显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相对于常规开放式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表现为单侧及双侧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水肿发生率均控制更好,同时其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生理、心理、环境与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相对更高,从而肯定了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在此类患儿中的创伤控制更好的效果,并进一步肯定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有效控制了手术切口,且在腹腔镜辅助的可视条件下,对于手术部位及周围组织的不良手术性影响也控制较好,因此与创伤相关的应激控制较好,术后恢复较快且较好,生存质量即相对更好,同时腹腔镜手术为单刀直入的方式治疗,因此疼痛等情况也更为轻微,因此疼痛等不适感对于机体造成的生存质量较差的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盆腔干扰较小的优势也是其术后恢复较快的重要原因,因此其各方面的优势均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加穿刺抽液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较好,对于患者造成的外科创伤性炎性反应也有积极的控制效果,因此其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90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分析
腹腔镜技术治疗腹部闭合伤小肠破裂诊治分析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比较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应用GnRHa及反向添加疗法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