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综合教育研究
2017-04-19王慧华
王慧华
摘 要: 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共同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引导大学生建立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自主意识为主,优化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综合布局大学生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使两项教育工作相互呼应、相互促进。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信息素养 新媒体 综合教育
在我国,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研究和教育引入时间都不长,且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两项研究和教育还未发展成熟,又遭遇新媒体的冲击,海量信息冲击形成的拖延症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引起各界的关注。
1.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内涵逐渐融合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跨越时空,具有良好互动性的媒体形态,使人们的信息分享、社会交往和经济生活等众多领域发生极大的变化。
1.1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提出来就是针对青少年的,随着媒介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内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美国新媒介联合会在2005年发布的《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将新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以及再加工的能力。”[1]有学者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内涵包括:批判性认知力、媒介使用能力、内容创造力和道德约束力。
1.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包括需求表现能力、获取能力、评价能力、组织管理与交流能力);信息应用与创造;信息安全与道德等。因此,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创新和信息道德的综合能力教育[2]。
1.3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内涵与信息素养内涵的交叉点。
网络的超文本链接特点使得各种多媒体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呈现,信息传播跨越各种传统媒体的技术平台障碍,信息和媒介融为一体,网络新媒体既是传播形式又是信息呈现,拓展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内涵,使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内涵中的“内容”即为“信息”。媒介素养内涵中的批判性认知力与信息素养中的评价能力相似;媒介使用能力与信息需求表现能力和获取能力等内涵相似;媒介素养的内容创造力与信息的应用和创造能力相似;媒介道德约束力与信息道德的内涵相似[3]。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養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
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都推迟到大学阶段。
2.1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先天不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报告,2016年上半年,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 26.5 个小时,学生群体在网民职业结构占比中以25.1%居首位。中国网民网络使用情况从高到低分别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网络文学、旅行预订、电子邮件等。
大学生网络使用人群比例几乎百分之百,媒介使用和参与积极性极强。但是,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主要依靠自发学习和自我摸索,媒介和信息的创造力和道德意识却不足。有媒体称:“电脑对大学男生来说是游戏机,对女生来说是电视机。”由于一些大学生对媒介缺乏批判性认知,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强,媒体道德和自律意识比较缺乏。大学生在使用媒介时,缺乏信息主动需求,主动利用网络媒介解决学习问题的意识比较淡漠,利用网络进行在线专业信息搜索和在线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欠缺。
2.2教育配套体系不健全。
相对于西方国家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严重滞后,且发展缓慢。2004年首本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书籍《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出版,同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首开媒介素养课程。初期的媒介素养课程是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开设的,随着2010年国内首本媒介素养教材《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的面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程。但是开课学校的数量在高校总数的占比少得可怜,更多的学校只是开设国家规定的“影视鉴赏”这类与媒介素养教育有一点点关联的课程。
国内的信息素养教育比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更普遍且时间长,主要包括面向普通大学生开设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和教育技术等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些课程在设置上缺乏系统性,这样分散独立的技术和操作方法教学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甚至某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从未开设文献检索类课程,呈现教育空白。
随着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国内已有学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初步的研究,甚至国内外学者提出将媒介素养教育直接纳入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下。综合研究表明,在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时,统一规划,综合推进,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实际。
3.大学生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综合教育的策略
3.1引导学生建立目标,形成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自主意识。
阅读、上网和专业信息检索,都能够给人们带来信息,使人们因为这些信息而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无处不在的网络新媒体为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人们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网络媒介这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因此而产生媒介依赖和媒介焦虑,甚至因为媒介使用过度而产生拖延症,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网络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远远超出人体信息处理的生理极限,过多的信息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活动容易形成干扰,降低人们的媒介使用效率和信息活动效果。
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作为个人素养,首先必须有个人的自主和自觉意识做主导,才能产生正确的媒介使用和信息交流活动。各专业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各种问题和作业,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作业进行有目的的网络媒介接触活动和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之前,首先要结合课程学习任务建立信息意识,明确自己进行媒介活动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其次要明白自己为了达到目的需要利用哪些网络媒介资源。在网络媒介接触活动中,将这两个问题作为筛选海量信息的重要标准,不断剔除与此不相关的大量干扰信息,从而增强媒介使用效果和提高信息获取效率。
3.2确立综合素养教育目标,构建统一的评估标准。
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使用大多属于自发的行为,但是大学生的信息使用却大多属于不自觉、被动的行为。大学生媒介和信息素养的综合评价标准包括:首先,正确认知媒体种类;其次,建立信息自觉意识,有目的性地使用媒介获取信息;再次,批判性地读解媒体文本和文本的表现方式,正确处理信息;最后,带有目的性地使用媒体,进行媒体信息内容的再创造,并且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
3.3建立以学校教学为主的综合素养教育体系。
3.3.1以优化既有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为主要依托。对已经开设信息素养课程设立统一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教学。首先,针对低年级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作为本科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大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初步建立信息安全意识。其次,系统设置专业课的重要工作是优化针对高年级的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依据信息素养的层次重新设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容,并针对各专业特点着重介绍专业信息的获取方法和途径,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再次,图书馆教育活动要长期进行,并且要分清教育对象的层次和需求,通过大力宣传吸引学生参加。最后,及时更新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课程要结合教学需求,传授最新的教育技术,吸引学生有兴趣参与并使用。
3.3.2重点嵌入专业和基础课程评估。教育负责部门在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前提下,学校采用激励机制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拓展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新媒介获取学习信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媒体和信息传播活动。教师在各类专业课程和基础教学中可以开展任务式教学,提出研究课题,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引導学生自主利用各类媒体搜索信息资源,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4]。课程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社交媒体传递详细的教学信息,学生在线提交作业和反馈交流,教师在线布置批改作业和回答提问,锻炼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
网络的虚幻特性容易使人忽略其特殊的道德和法律约束,有必要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对媒介和信息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介绍,使大学生在媒介使用和信息传播活动中遵守道德和法律,树立信息安全、知识产权和学术规范意识。
3.3.3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利用校内外新闻传播学师资在低年级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程,并鼓励学生选修。媒介素养课程重点帮助大学生认识各类媒介尤其是新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和媒体信息的本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媒介认知,并依据媒介的运作规律正确使用和参与媒介。
3.4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媒介信息实践活动。
学校图书馆、学生工作处、宣传部和团委等部门围绕媒体和信息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学校网站、论坛、网络教学平台、官方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的建设和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媒介和信息实践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针对媒体发展的新情况设立专题讲座,及时解答学生媒介使用和信息传播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校广播台、记者团等学生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培养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骨干力量,再通过这些学生宣传学校媒介和信息资源,指导他们开展各类活动向普通学生传授媒介和信息素养技能。学校要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种与媒体和信息素养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其学习伴随终身。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综合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建立信息意识,有目的地使用媒介和批判性地解读文本信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艳.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当代传播,2011(4):102.
[2]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0(8):178.
[3]阮海红.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10(10):33-35.
[4]付英华,赵义泉.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追问与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12(2):88-90.
[5]白雪.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