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可能是耳石作怪
2017-04-19邓安春
邓安春
崔先生是某通讯公司白领,长期在用电脑办公,手机里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需要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不久前崔先生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到神经科就诊没发现问题,后来检查是耳朵里出了问题——崔先生患的是耳石症。医生抱着崔先生头部巧妙地“摇一摇”后,从其耳朵里取出芝麻大一粒石子。崔先生的头晕恶心等症状很快就消失了。
还有位耳石症患者这样描述她的患病经历:“午睡前躺在床上看书,一个翻身——糟了,房子要垮了?怎么会天旋地转?第一次没有介意,后来又有几次翻身就会出现头晕、天旋地转的感觉,虽然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但后续会有两三个小时比较恶心、头晕。有天去逛街,偶爾一扭头,结果又是天旋地转,差点摔倒。看过神经科、心脑血管科,怀疑过后循环缺血、颈椎病,检查过核磁、CT,都说身体没有问题啊?”
这两位患者都很有代表性。不少人都容易将头晕目眩单纯认为是神经性疾病,但事实上,临床上很多头晕患者患上的其实是耳石症。耳石症发病率非常高,有数据统计显示,头昏眩晕的患者中,大约有70%为耳源性疾病导致,其中又有近一半是耳石症导致。
持续低头可引发耳石脱落
我们耳朵里最深的部分即内耳,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有囊斑,表面上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耳石个头非常小,一般小过芝麻,它不但负责听力,还负责平衡能力。耳朵内的血供、外伤以及一些全身性的系统疾病都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发生老年性退行性改变时,耳石膜可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
◎外伤: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可出现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淋巴瘘、梅尼埃病缓解期等,均可导致耳石脱落。
◎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问题,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半规管。
像崔先生这种长期低头工作者大多因为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玩手机,颈部持续转动,致使内耳血供不足,引发耳石脱落。
“摇一摇”止眩晕
通常,正常人的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原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离的耳石可以在内耳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若人体头位变化,这些耳石就会随着液体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
目前治疗耳石症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眩晕治疗仪、平衡训练和药物训练等。前两种方法就是由熟悉内耳解剖结构、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手法或眩晕治疗仪改变人头部位置,利用耳石自身重力,巧妙地“摇一摇”,将脱落的耳石从内耳中排出,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眩晕也就不再发生。
需要强调,耳石症手法复位看似简单,但是必须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不宜自行复位,以免发生危险。特别是老年患者、严重颈椎病、颈椎损伤、心脏病的患者治疗需谨慎,以防加重病情。
耳石症患者复位后头两个晚上尽量取健侧卧位;复位后一个月内,尽量避免激烈活动(如打球、游泳),避免后躺洗头,保持充足睡眠。部分患者复位后2~3天内可伴有走路不稳感,甚至仍伴有轻微的眩晕症状,无需紧张。也有部分患者在治疗数月或数年后可能出现复发,重复用相同方法进行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