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色语文教学设计
2017-04-18吕玲娜
吕玲娜
烟台市语文教研员杨振贤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瓶颈”在于:忽视学科特点,忽视思维训练,忽视课外阅读,忽视文化浸润。
这让我深深反思,为什么我们教给学生那么多的“套路”,学生仍然答不好语文题?我深深地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从重视技术层面的训练转为重视能力方面的提升 ——本色语文,尤为重要。
什么是本色语文?全国优秀教师黄厚江教师的阐述非常精辟:本色语文,就是必须把语文当作语文教,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必须以语言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
技术层面的答题套路的引导是必须的,但是却不是最根本的,以现代文阅读为例,作用题、含义题、筛选信息、赏析题、探究题等等,每一类的答题步骤都能说得一清二楚,但是如果学生只能读懂内容,却不会概括,怎么答题?读不懂主旨,怎么答题?
这让我想起了《假如我有九条命》的教学设计。普通设计为:“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就好了”,“好”在哪里。
而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设计为:假如你是编者,你如何选择“教书”这条命的段首句。
两种设计下,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同。普通的设计中,学生在大段地阅读文本内容。而肖培东老师的设计,在“字字计较”于“一条命可以专门应付教书;一条命有心教书;一条命用来教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教书;一条命专门用来教书”,在表达用词上“有心”“应该完全”“专门”等的细微差异,在比较的同时,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思考。
两种设计的结果便是:前者引领着同学们千军万马横渡长江,在内容上大篇幅地展开;而后者把学生引入了林间小路,曲径通幽,引领着学生观察一朵花的美妙,一片叶子的风致。
如果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苛刻的比方,前者的设计一问一答,与政治课无异;而后者的设计才是深入探究文本的差异,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才像一节语文课,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品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
特级教师肖培东也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学不必热热闹闹,不必花里胡哨,只需要实实在在,简简单单,教会学生读书作文,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不需要折腾,回归常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