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让语文教学兴味盎然

2017-04-18曲有强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读书情感语文

曲有强

可能对于不同的文章,每个老师都会尝试设计别出心裁之处,但是能够结合学生理解的实际,准确把握住学情,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却是大不易。我们可能有若干个奇思妙想,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朗读。

一、“读”声琅琅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一个读字!”

然而读声琅琅的课堂,并不仅仅为为读而读,读出内容、读出层次、读出美感、读出情感的课堂,才是抓住“朗读”精髓的课堂。

老师范读。每位老师都应以优美的音质、儒雅的姿态带领学生进入读者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脑海中,如若有一位长衫的长者,在抑扬顿挫着自己的心声,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自由散读。在听完老师的范读之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速度、理解力的阅读方式,在读中疏通文意,读清句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集体美读。例如赏析画面美“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场面有什么特点”时,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画面之美。

情感悟读。在读中体会学生的情感体验,“乐”或者“悲”。

二、读而知“味”

林語堂曾说:“读书须先知味,这味字,就是读书的关键。”

在朗读中教师应不仅仅局限于意思的疏通,还应点拨到语言形式上的押韵和谐,比如经典的《赤壁赋》的译文“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船儿拍打着水面啊,逆流而上,我的内心深沉悠远啊,思慕的人儿在那遥远的地方”,翻译上的信达雅,用朗读的方式可以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古代读书有“三味”之说。其一是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二是“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其三是: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其中的“味”,是需要含英咀华、细细品。而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品味”的功夫要下得足才行!

猜你喜欢

读书情感语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情感
台上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