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04-17成方哲陈莹徐状徐盈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大学生

成方哲 陈莹 徐状 徐盈盈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同样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高校中,新媒体凭借传播速度快、内容开放性、途径裂变性等优势,深得大学生的热衷和喜爱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6.02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6-0101-04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高校作为传承教育教学的殿堂,承担着对学生应有的教育教学职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治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真的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掌握新思想、传播新观念的前沿群体,更加需要高校给予高度关注和正确引导。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新媒体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开放性、传播途径裂变性等优势,与传统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广阔新天地。

1.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新载体

新媒体出现之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耗时长的工作,为了掌握大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情况,通常会采用座谈会、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谈心等方式,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而由于信息传播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将国家政策、最新消息传递给学生群体十分不方便。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推广使用,新媒体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空间,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拉近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新媒体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的随意性、传播途径的裂变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方便的通过新媒体获取丰富的信息,可以在任意时间宣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挣脱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限制。

2.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

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授学科知识的基本形式,相比于中学阶段的教育,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座谈等形式会更加频繁,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这些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新媒体出现后,高校课程教学出现巨大变化,教师把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报道、视频、网页等方式链接到互联网上,改变了传统讲与听的教学方式,在方便教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便捷途径。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情况,快速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及时制定合适可行的方案、规划,为大学生营造出极具特色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教育形式变得高效、合理、多样性。

3.加强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新媒体作为适合当代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载体,让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的更加迅速直接,能够潜移默化、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90后”大学生普遍喜欢用自己选择的方式方法接受新事物,学习时通常喜欢画面感强、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接受容易、不僵硬、不死板的教育方式。新媒体的方便、快捷恰好完全满足了大学生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只需将教育信息及时在教育平台上更新,不断扩展平台内容,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学科知识素材进行专门的搜索,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同时大学生可以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学习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方便和快捷,但是由于数字化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同样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了压力。

1.网络监控系统不完善

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监控机制并非一朝一夕,新媒体发展又非常迅速,当前,社会网络监管系统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高校相应的网络监管系统几乎处于建立的起步阶段,网络监控系统不完善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信息网络的开放性赋予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较高的话语权,消息一旦发布,就会被迅速传播开来,很容易引发“从众”“起哄”等效应,高校管理部门无法对“微信息”的传播给予及时监控和引导。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其中夹杂的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做出准确判断,从而也参与到信息的传播中去,致使信息的影响面更加广泛,结果难以预估。一些与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内容背道而驰的腐朽落后思想、错误的道德观念等也趁机利用新媒体传播、渗透,造成一些学生价值观出现困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2.舆论引导作用甚微

面对传播速度极快的新媒体,舆论引导作用甚微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又一困难。一方面,部分高校领导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不能熟练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能应用各种新媒体媒介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导致缺乏对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的了解及最新思想动态的关注,对于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也很难做出迅速科学的研判。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网络法制、道德、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教育,缺少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的氛围。學生对日常的网络行为缺乏应有的价值判断和安全意识。例如QQ和微信中的“附近的人”“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1],经常使缺乏安全意识的大学生泄露个人隐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教育平台和教师队伍不完善

近几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络文化建设刚刚起动,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形式丰富的新媒体网络教育平台,更是缺乏“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有专长”的宣传教育队伍。尽管不少高校在建设新媒体方面投入了人力物力,但是大多学校的新媒体部门缺少网络宣传、网络互动、网络评论、网络引导的能力,多数新媒体教育平台仅仅是单向的“人—机”交流模式,缺少新媒体所具备的生动性与互动性。因此,亟待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其在网络上发挥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宣传主体应具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才能与新媒体等网络时代的变化要求相适应。一是应有过硬的政治素质,面对繁芜复杂的网络信息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警觉性、预见性;二是应有优良的信息素养,在各种网络信息交叉渗透中善于进行筛选、鉴别和使用,善于调节信息创作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高尚的信息道德;三是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知识底蕴,充实的思想内涵、人格魅力,在网络教育过程中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4.大学生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较差

21世纪全球化大发展的环境下,中国社会已然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一系列的改革发展和变化对社会各界及人民生活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社会矛盾的出现、不良风气的盛行已经使得大学校园不再纯洁如初。在新媒体虚拟空间中,匿名聊天或化名交流使得道德约束力变小,作为经常接触新媒体又缺乏足够自控力的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极易出现道德缺失的问题。此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学校关怀不够,正处于精神成人过程中的大学生,常有过度沉溺于网络交往、游戏,不愿意回归现实生活,最终形成偏执、孤僻的性格,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情况。尽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认知程度有限,社会阅历浅等原因,致使大学生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划分变得模糊不清,对庞杂的网络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分析,尤其鉴别力较差的大学生,极易被不良信息影响和腐蚀。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新媒体监管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和完善新媒体监管系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必须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将法律规范、行业自律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促使新媒体安全、规范、有序、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强化校园网络管理,搞好微信、网络论坛、贴吧、微博等的监管,坚决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积极营造健康安全正能量的网络环境。那么,高校应如何建立安全、健康的新媒体环境?第一,建立信息获取分析以及处理机制,对技术监管平台进行升级,及时掌握新媒体网络空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动态,获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有价值的言论信息,针对不正确或者不良信息进行跟帖解释或者删除,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增加对正能量事件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净化网络环境。第二,扩大师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组建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熟悉新媒体的专职网络评论员,随时随地开展网络评论,营造乐观向上的舆论导向;第三,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来引导网络文明的发展。通过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不同的活动,比如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冲浪、网上辩论赛等有益的活动,通过高雅的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思想方向,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2.认识运用新媒体,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舆论新阵地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阵地的建设具有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信息全面覆盖、全方位渗透等特点,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正确全面的认识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用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其次,革新教育观念,发挥新媒体信息转播具备的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再次,根据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题材,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创建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紧紧把握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主动权,通过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使主流信息时刻传播;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搭建互动形式思想政治交流平台,用于大学生学习,如主题论坛、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等方式,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全面学习服务系统,方便师生交流沟通;最后,在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及舆论导向、与大学生互动沟通、构建学生良好学习平台等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所拥有的独特优势,深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实现与学生多渠道互动交流,通过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现实与虚拟环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3.创新并完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目前,高校主流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媒体中尚处于比较尴尬的‘失语状态。[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建立集思想、知识、互动、趣味、综合性于一体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主流平台是当务之急。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更新校园新闻、通知、公告等信息,主动发布大学生感兴趣、热点关注的事件等,使校园新媒体网络切实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思想沟通的桥梁,使新媒体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以及大学生精神文化的新家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新媒体教育进行个性化建设。一是个性化板块创新设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3]把新媒体平台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利用主体新颖、互动性强、引领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占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个性化教育。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中成长,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建立开发的网络空间,与大学生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大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导。这样,一方面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共性需求”,在新媒體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向学校的名师、专家进行“约稿”,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实时的关注、教育与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态度

新媒体环境下,虽然大学生已经是具有一定理性认识的成年人,但在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面前,还是很容易迷失其中。对此,首先,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辨识信息的能力,定期、不定期的向大学生普及有关新媒体知识,同时通过教授必要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使大学生不仅对各种非法信息、腐朽信息、网络色情信息等负面信息产生自我抵抗力,而且可以正确使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自我发展。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开展新媒体道德讨论、举办相关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新媒体的道德和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避免大学生误认为网络世界可以当作逃避现实约束的场所,进而养成道德失范和人格缺陷。同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導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所不同的,避免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网络过分依赖,缺乏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最终出现孤僻、冷漠、自闭及其他心理问题。[4]

在日常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及时给予大学生心理疏导外,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一是通过深入到学生课堂之中,和学生们共同学习、平等交流,通过深入寝室、参与学生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使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心,进而敞开心扉,不会沉溺于网络世界。二是对于那些很少参与学生活动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关心,尊重他们思想的表达,鼓励支持他们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乐趣和关爱,进而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顺应时代的变化,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启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篇章。

参考文献

[1]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112.

[2]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3.

[3]武雪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走向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6.

[4]刘亚军.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J].理论界,2012(5):193.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