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课堂
2017-04-17黄群英
黄群英
摘要:写作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语言输出活动,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英语写作教学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英语思维,掌握书面沟通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模式机械单调、效果不佳的现象,结合语言学中的输入输出理論,尝试在实际教学中将输入输出两方面的教学策略相结合来优化写作课堂。通过输入和输出两方面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结合,从依托听说,以说导写;重视阅读,读写互相促进;抓好语法,将显性知识转换为隐性技能三方面来展示怎样将输入输出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点的注意,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在此过程中,学校教材也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利用。
关键词:输入理论;输出理论;强化输入;写作;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44
一、引言
在台州市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书面表达所占的分值为20分,但在中考书面表达中能拿到理想分数的学生却不多,这就说明尽管目前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强化了,但实际教学现状还不是那么乐观。就笔者观察,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主要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写作教学往往是孤立的,常以这种机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课堂简单讲评——学生背记范文”。学生往往在写作前没有充足的与写作话题相关的语言输入,写作时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写作后又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大可能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汇匮乏,遣词造句错误多;语言表达不地道或无话可说的现象;结构松散,缺乏有效衔接;条理不清,思维跳跃性大。前两者属于语言学习运用问题,后两者属于谋篇布局写作技巧问题。
这一现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教师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如何将写作教学渗透到平时每一节课中,使其收益最大化?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深刻认识语言习得的过程,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关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对写作比较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是Krasho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
二、指导语言学习的输入理论和输出理论
1. 输入理论
Krasho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理解信息或接受“可理解输入”。可理解的输入意味着学习材料的总体难度不高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但又须包含高于学习者现有语言能力的语言结构。即i+1的材料难度,i代表学习者现有语言能力,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知识部分。但可理解输入性材料不容易检测且研究显示,单纯的提供可理解输入并不必然导致新语言形式的习得,因此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强化输入的原则和策略。
2. 强化输入理论
输入强化的定义为“有意凸显第二语言的某些形式特征,以引起他们对这些特征的注意(Sharwood Smith 1991:118)。输入强化是在交际或理解过程中,教师借助各种手段引起学习者对第二语言形式的注意。输入强化的策略多样,包括视觉、听觉的凸显,增加语言点的频率、教师的引导,设计引起学习者注意的练习等。
3. 输出理论
Swain,Lapkin,以及其后的Izumi等人通过反思和实验验证的方式发现,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的输出时会注意到自身语言的不足之处并且这种认识会促进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即巩固既有的语言并学习新的语言。Swain的输出理论认为输出可以在三方面对学习者产生作用:(1)学习者在输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2)学习者在互动中从对方的反馈中发现不足,从而改进;(3)学习者通过输出练习,将显性语言知识内化,所以输出在元语言上发挥作用。
三方面的理论各有优势和弊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三个理论有机融合并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在熟悉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就尝试运用上述理论完善和优化上述旧有教学,而将这些二语习得理论充分融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三、输入输出理论在写作课堂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新目标初中英语》(人教版)教材体裁丰富,话题新颖,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语言知识、语言素材和模仿蓝本。在词汇的输入方面,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各种表达句式。日积月累的词块储备,可以消除学生写作中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短语搭配漏洞百出等问题,使自己的语言逐步更加丰富、更有特色。但如何引导学生注意这些丰富优美的词汇和句式,更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把握作者的谋篇布局思路,帮助学生写作搭建结构支架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着重探讨如何最大化限度地引起学生对教材语言点的注意,花精力研读文本,将新语言知识融合于其自身的中介语中,从而实现语言的习得,提高其书面表达能力。
1. 依托听说,以说导写
强化输入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是Long提出的重形式(1991),重形式不是字面上所显示的仅仅看重形式,而是在学生进行以意义为核心的交际时,把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对意义的注意合二为一。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听说部分主要在Section A ,这一部分主要起到单元热身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激活学生与单元话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该部分内容通常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相对简单而且有趣,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挖掘一些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或有争议的话题,通过看图讨论、情景听说、调查问卷、问题思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从而产生新的观点,然后在激活的想法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适当深化。然后,趁热打铁,在学生渐入佳境时将重要句型与词汇凸显出来,以PPT或板书的方式加以强化。
例如,在新目标英语八上Section A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发问:Did you have a great time this summer vacation?学生齐答:Yes, we did.接着又问: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 下面的学生顿时炸开了锅,都跃跃欲试地举手回答。而后笔者小结:Different people went to different places on vacation. 请学生看图片并回答:Where did he /she / they go on vacation? 先给出例句:I stayed at home and studied . 学生参照例句各抒己见,踊跃回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S1: She went to summer camp.
S2: He visited his uncle.
S3: ...
继而,笔者又问: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Can you tell me ?此时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再次激发了说的欲望。回答精彩纷呈,有的还加上了与旅游相关的一些话题。
S1: I went to Hong Kong on vacation. I went there with my family.We went to Disneyland.
S2: I went to Hainan on vacation. I went there with my cousin.We went to the beach.The weather was beautiful.
S3: I went to...
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把一些重要词组、句型板书在黑板上,最后让学生齐读强化对语言结构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为后面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充分,写时就有内容可言。笔者趁热打铁布置一篇小作文“My vacation ”,学生娓娓道来,好词好句层出不穷。因此,这样的训练很受学生欢迎,不失为训练写作的好方法。
2. 重视阅读,读写彼此促进
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课本阅读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模仿和借用的词、句以及写作模式,有效地使用这些范例必定会为写作增色添彩。种种实践表明,单纯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习得其中的语言作用不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强化输入,即不仅要指导学生准确解析一些常用句型的应用,找出主题句和总结段落大意,还要指导学生把握篇章结构,掌握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不仅在输入端对学生语言关注度进行外部强化,而且要在输出端通过练习,进行内部强化,即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语言的不足,激发其内部的学习动力,强化他们对语言点、谋篇布局技巧的关注。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阅读,布置各类输出任务,比如复述、仿写、缩写、续写等来书面重现阅读篇章,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理解阅读文本,关注课文词块
词块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具有特定的语义和结构并以固定或半固定的形式存在的短语、固定搭配的习惯用语或句式。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输入端强化通过视觉听觉手段重点凸显文中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短语和各种句型(如图一)。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并尝试用这些词遣词造句。笔者在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启发性问题归纳词块,鼓励学生将词块用于写作。
例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 八上Unit 7 Section B 3a后,笔者要求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What will Jill be in 20 years? (He will be a newspaper reporter.) Where will he live?(He will live in Shanghai.)What people will he meet ? (He will meet lots of interesting people.) What pet will he keep? (He will keep a bird.) What clothes will he wear?(He will wear smart clothes. On the weekend, he will look less smart but he will be more comfortable. )Where will he take a holiday?(He will take a holiday in Hong Kong or Australia.)這几个问题贯穿全文将来生活的几个方面,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又提炼出有关主题的关键词块。此时,教师就可以以词块为中心布置写作训练任务:“My future life”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此话题有文本支撑,又紧贴学生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游刃有余。
有位学生这样写道:In 20 years, I think Ill be a singer. Ill live in Beijing,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jobs in that city. As a singer, I think I will meet lots of interesting people,so Ill have more friends. Ill have fewer pets,though, because Ill have less free time. And my apartment will be no good for pets because itll be too small. So Ill probably just keep a fish. During the week, Ill will wear smart clothes. On the weekend, Ill look less smart but I will be more comfortable. In the future,people will work more so theyll probably have fewer vacations, but I think Ill take a holiday in Hong Kong when possible. One day Ill even go to Singapore.这位学生根据提示从居住、遇到谁、养宠物、穿着和度假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描述自己将来的生活,短文层次分明,语意连贯,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教师如果能够持之以恒,按部就班地从课本中出现的话题入手,借鉴其中的好词好句,有选择地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一定能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2)提煉框架结构,构建写作支架
首先在输入阶段,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找出主题句,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总结段落大意,把握作者谋篇布局思路。通过剖析阅读材料的结构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格局,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
例如,在教授八下Unit9 Reading“ Singapore - 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时,笔者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回答两个主要问题:①What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is passage?(For many Chinese tourists, 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is a wonderful place to take a holiday.)②What is the key word of each paragraph?(paragraph1:language,paragraph2:food,paragraph3:zoo,paragraph4:temperature)帮助学生提炼出文章的结构。本文以一个主题、四个方面来介绍一个国家,在学生解读文本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顾全文,找出主题句(The topic sentence):For many Chinese tourists, 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is a wonderful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文章的Body 部分:paragraph1:language ,paragraph2:food,paragraph3:zoo,paragraph4:temperature。
同时,在词汇方面,提醒学生关注文章中出现的连接词(Link words)。教材中还出现了其他比较常见的表示逻辑顺序的关联词,用以表示递进、转折、因果、举例、解释、总结等。如:first of all, besides, whats more, in addition .../but, however, one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in my opinion/view, I think, I believe, I agree /disagree.../such as, like,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a word, all in all, as we all know...
我们教师要适时加以归纳和总结,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连接词,以提高他们遣词造句、整合语篇的能力。
接着在输出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尝试着写“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在语篇学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炼了文章的写作框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根据框架结构进行创造性写作,通过这样的写作,就能让学生在表达时充分意识到所需要运用的谋篇方法、连接词的使用,以及各种之前学过的句型,对于旧知识是巩固和进一步的内化,而同时他们也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发现自身语言能力上的欠缺,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渴望。
此时,笔者还会再给出相关范文,让他们在阅读范文之后,再对自己的作文进一步修改。如此,学生的收益就会大增,会在二次写作中学到平时教师单纯课文讲解所学不到的知识点。
3. 抓好语法,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技能
语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但是在写作时,学生往往将语言表达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割裂开来,在平时的习作中,句子表达词汇枯燥、句式单一、时态语态错误百出。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训练语法结构,既是讲解又是练习,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对语法结构的讲解和训练是输入强化方面必不可少的,但要让学生习得语言、真正灵活掌握和运用语法,不是仅仅停留在学得语言知识,还需要结合输出方面的任务。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创造恰当的语境,把语法融入适当的练习中,用写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新的语法知识,又进一步把所学的语法知识优化到写作中。
譬如,在教授八上 Unit 10 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当学生了解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主句时态有三种情况: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主句可以是一个祈使句;主句的谓语部分可以是情态动词+动词原形,而从句只有一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If I Am a Teacher),那么你希望成为怎样的教师?要求学生尽量多使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当堂课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学生平时与教师接触的最多,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的欢迎,所以此任务真实而有意义。学生写作热情高涨,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下面是一篇写得较好的习作:
Being a teacher is my dream. So I must study hard to be clever and knowledgeable. If I become a teacher, first of all, I will know more about my student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n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them. Secondly , I will be kind and friendly to students. I wont give them too much pressure so that they will feel relaxed. I will also be outgoing. And Im going to organize some activities for them to improve their friendship. I will try to chat with them and have the same hobby as them. If they make mistakes, I will forgive them and tell them not to do that again.
In a word, I believe I will be a successful teacher and students will like me very much.
而且目前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强调,运用了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的文章相对来说得分就高一点,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使用动词非谓语形式,特别是动名词形式来完成写作,以达到写出较复杂句型的目的。如果教师平时能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习作中就能得体使用这一语法知识,解决文章中句式单一、结构失衡等问题。
如在教授九年级Unit 1 关于学好英语的方法时,就可以这样写:Studying grammar is a great way to learn a language. The best way to learn new words is by reading English magazines.
所以,如果学生能在语境标识下,学习语法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优化写作,学生的语言输出自然就水到渠成,书面表达定能做到用词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结语
从网络资源到教材乃至课后练习,现今的语言学习资讯实在是丰富多样,但如何让学生对其中有价值的语言材料从觉察过渡到有意识地注意,再过渡到通过比较自身语言中介语,发现不足,从而激发起自身学习的渴望,最后新的语言有机融合进学生的语言系统中,这是我们语言教师要为之殚思竭虑的。从输入理论,到强化输入理论再到输出理论,本质上都是使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对于语言形式的注意,为学生进一步习得语言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将听说导入,文本分析,语法讲解等诸多输入阶段的教学模式与输出阶段的写作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对目标语言点的注意,提升语言知识的学习,促进二语习得,在此过程中教材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让其最大化地为教学服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到习得的喜悦,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增强了,写作技能也相应得到提高,逐渐从“要我写”转变到“我要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文军.基于学生体验的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9).
[3] 陶春霞.精心搭建支架,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11).
[4] Izumi.Comprehension and produetion proeess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ming:In search of the Psyeholinguistic rationale of the output hypothesis.Applied Linguistics,2003.
[5] 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6] Swain,M.,&Lapkin.Problems in output and cognitive proe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eond language leaming.Applied Linguistics,1995.
(作者單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中学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