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有效读懂学生信息策略

2017-04-15吴丽红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公因数因数同学

吴丽红(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数学课堂有效读懂学生信息策略

吴丽红
(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态生成的一些真实信息对后续教学有着积极推进作用,教师应从“观、听、问、导”这几个方面入手,用心去读懂学生的真实信息及信息背后的本质东西,并通过对信息的诊断和处理,为及时调控、驾驭课堂提供有效的保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读懂;真实信息;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们经常会遇到学生生成的一些动态信息,这些信息是无法预料的,常常让教师始料不及,但无论是哪一条信息,它都是来自学生课堂中真实的想法、真实的反应。面对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用心读懂学生的真实信息,如学生的思维过程、真实想法、错误原因、模糊认识等,尤其是要读懂学生动态生成的信息背后的一些本质的东西,只有切实读懂并有效利用,才能有的放矢施教。如何有效地读懂学生想法、真实反映的信息,笔者想用“观、听、问、导”这几种策略,对读懂课堂中学生的本真信息,进而更有效地调控课堂,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观——读懂学生“思维过程”

课堂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除了让学生口头表述外,往往还采用了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反馈。比如让学生在学习卡上填、画、圈、算等。这个过程是学生思维的最好展现过程,面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留心观察,尤其是对一些异于他人的学生作品可不必急于下结论,要认真分析,及时捕捉学生思维过程的本真想法。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最大公因数”一课时抛出:怎样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并让学生把方法和结果记录在学习卡片上。基于前面刚刚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想到用列举法,即:分别列出12和18的因数,再圈出12和18的公因数:1、2、3、6,其中6最大就为最大公因数。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又发现有小部分学生竟想到用筛选法,即:只列出12的因数,然后把12的因数中哪些又是18的因数依次圈起来:1、2、3、6,最后一个数6最大就是最大的公因数。能想到用筛选法的这部分学生基本也都是班里的优等生,就在全班为用筛选法的作品而喝彩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个学生很特别,他仅仅只把6这个因数圈起来,1、2、3都不圈。为什么只圈6,是懒得圈吗?这位教师没有马上加以评判,而是不动声色地邀请了这位同学说说只圈6的理由。果不其然,这位学生说:“因为要求的是最大公因数,不用从前往后去找,我们可以从后往前看,就可以更快找到最大的公因数。这里12不是18的因数,但6是18的因数,肯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我只圈了6。”多么创新的思维,它能紧扣“最大”这一关键词,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对于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师们一定要留心,多去观察揣摩,若因为教师们一时的“没想到”而把学生的这种精彩生成扼杀掉,那是非常可惜的。

二、听——读懂学生“真实想法”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对问题产生的不同看法,更要在耐心倾听的同时,用心读懂他们的真实想法,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加以引导。如:一位教师教完新知后让学生完成课后一道综合应用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购买船票。成人票一张10元,学生票一张5元,团体票(10人以上)一张6元。怎样买票最合算?通过思考,学生呈现出的买票方案基本上是以下两种:成人与学生,分别购票,10×3+5×50=280(元);以团体名义购票,6×(50+3)=318(元)。正当好多学生认为是第一种方案买票最合算时,一位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认为第一种方案还不是最合算的。”“啊!”同学们很是吃惊,这位教师则微笑着说:“不急,听听看这位同学的想法再说。”“我是这么想:3个大人买成人票要30元,那我如果把3个大人拿去买团体票的话就可节省12元,还得再安排7个学生去买团体票,这样的话,虽然7个学生的票价会比原来买学生票贵7元,但合起来还是会比原来便宜5元。”原来,这位同学是把3位老师和7名学生合为一个团体,其余的43名学生购买学生票:10×6+5×43=275(元),275元<280元。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这些“不同看法”就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只要用心去读懂它,往往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三、问——读懂学生“错误原因”

由于受知识和经验局限性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而这些错误恰恰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真实体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思考性。因此,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探究。如:一位骨干教师上完新课后让学生做课后的一道判断题: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巡视一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道题是对的,这位教师不动声色轻轻的一句:都认为是对的?“是啊,4乘4都等于16嘛,就这么简单”!几个男生超自信的叫着,“哦,就这么简单?”教师故意再问,听教师这么问,几位同学赶紧慎重地再算了算,但最终还认为自己是对的。教师继续追问到:“既然这样,请大家仔细想想,这其中的4所指的意义相同吗?”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哦,计算周长的4是指4个边长,而计算面积的两个4都是指边长4米。”“是啊,这样他们的单位就不一样了”“看来周长和面积是不能比的。”以上片断里,教师善于从学生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将错就错,通过设问、反问、追问等一系列方法,适时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再巧妙点拨,促使学生经历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判断、自我纠正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导——读懂学生“模糊认识”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对已学的新知还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存在着模糊的认识。若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如:观摩“比的意义”一课,课始通过动画情境“柯南破案”,用除法表示了脚长和身高这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认识了“比”。这时,教师出示一组生活例子: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90千米,让学生思考:还能用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由于思维定势,好多同学认为不能,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能。当双方争执不下时,教师适时地请双方派代表以理来说服对方,首先反方陈述:因为单位不同,是不同类的两个量,所以是不能用比来表示的。正方则认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可以用比来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师先肯定了双方的理由,然后巧妙地引导:“我们来看一下,路程和时间,能不能相除?相除得到什么?”经教师这么一问,同学们纷纷意识到:路程和时间可以相除,它们相除得到的是速度,这是一个新的有意义的量,所以可以用比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适时小结,学生对于比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地理解。

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模糊认知时,教师能及时引导,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巧妙引导学生在争辩中辨析,呈现思维过程,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

总之,将“观、听、问、导”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动态生成的真实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诊断和有效处理,驾驭、调控课堂提供信息的保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王永.读懂学生什么?怎样读懂学生?[J].小学教学,2011第几期?

[2]李菊梅.关注引发学生思考的意外生成[J].小学教学,2011(8).

[3]李兰瑛.挖掘“错误”的价值[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出版,时间?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公因数因数同学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最大公因数》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