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一周”锐在哪儿?
2017-04-15郑博超
■郑博超
“锐一周”锐在哪儿?
■郑博超
“锐一周” 是检察日报 《声音周刊》 封面的固定评论栏目。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最深刻的变化, 就是走向法治。 《声音周刊》创刊宗旨,就是记录民主法治的足迹,传递民主法治的时代强音。新闻是昨天的历史。新闻纸上的评论,作为一个特殊的新闻品种,有着特殊的使命。好的评论,不仅要承担起直指问题、剖析根源的责任,还要承担起提出建议、推动建设的责任。实际上,在推动民主法治进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评论活跃的身影。这就是编辑部对 “锐一周” 这个评论栏目的定位。
明确了定位,接下去就是具体操作问题。具体说,就是作者怎样选题,怎样写稿,编辑怎样把关。 “锐一周” 的关键词是 “锐” 字, 那么, “锐一周” 的锐度体现在哪,怎么保持这个锐度?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敢于向热点开炮。
做时评, 快是基本要求。 这对于 “锐一周” 来说, 是个天然劣势。 《声音周刊》是每周一出刊。 所以, “锐一周” 的选题, 可以是一周的 “锐” 话题。 但是, 一周的热点,已经被媒体炒过了,还跟不跟?我们认为还是要跟。
理由一,对热点话题发声,是时评栏目的担当。一个话题引人关注,就是因为其具有标杆意义。这也恰是前文提到的推动民主法治进程的关键节点。民主法治的点滴进步,需要大家共同推动,形成合力。热点话题,常常也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疑难点。如果我们认可法治时评具有推动民主法治的价值,那么跟进热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是为形成推动民主法治进程合力尽一份心力。
比如 2016 年新年上班第一周, 有一场 “试验” 花费了几万亿元人民币。 4 个交易日,新推出的熔断机制就启动了4次, 其中 1月 7日的二度熔断使得当日的交易时间仅有短短 15分钟, 整个市场就收市了。 这在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 是一个绕不开的细节。 针对这个事件, 当期 “锐一周” 刊发了评论 《“熔断” 几万亿, 这样的 “试验” 谁承担得起》。
理由二,一个话题,可以有多个评论角度。热点话题也不例外,找到自己的角度,就可以在众说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017 年 3 月, 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正式揭牌, 引起了一场关于教育模式的争论。引起舆论波动的,不是一所学校跨地域设分校,而是衡水一中所代表的一种教育模式的 “侵入”。 在舆论浪潮中, 衡水一中成了舆论的弱者, 很少能听到来自衡水一中的声音。 从这一角度出发, “锐一周” 刊发了评论 《批判 “衡中模式”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文章写道:
如果我们试图更客观、 更全面地认识衡水一中, 评判 “衡中模式”, 就应该在跟着批判之前,试着反思这样几个问题。
文章分别从 “‘衡中模式’ 是不是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 “衡水一中是不是只有应试教育?” 这两个问题入手, 逆着 “主流论调” 剖析, 提出:
应试教育依然是我们当前教育生态的一个基本特点。如果我们承认高考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一个相对更优的选择,就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截然对立起来。
要客观认识 “衡中模式”, 就必须全面深入地去了解衡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状态,去了解进入大学之后的衡水一中毕业生的学习状态,去了解衡水一中毕业生工作之后的发展态势。
在进行理性分析基础上, 得出结论: 如果人云亦云地怀着这样的恐惧来批判 “衡中模式”, 难免犯下五十步笑百步的错误。
第二, 善于找到 “锐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好评论,角度很重要。评论作者认识问题的角度,总是与评论者本人的知识积累、关注方向乃至情感结构紧密联系的。但是常看评论、常写评论的人, 容易陷入认识问题、 剖析问题的 “习惯思维”。 因此, 优秀的评论作者, 要善于摆脱套路, 否定 “习惯思维”。 有独特的视角, 才会有别具一格的评论。
寻找 “锐角度”, 要自觉在 “热中找冷”。 《应对马路杀手重罚不如必罚》 就是这样一篇评论。 2016 年国庆假期, 在湖北荆宜高速上, 一辆轿车由于错过服务区路口,突然在超车道上停车,并逆行进入已驶过的服务区。事发后,按照相关规定,湖北高速交警对涉事车主作出共记 18 分、 罚款 400 元的处罚。 随后的一项调查显示, 大约七成的网友认为,相应的处罚太轻。在对这一话题进行评论时,作者没有顺着处罚太轻的思路进行下去, 而是提出:“笔者在此想问一句: 对于这一车主加重处罚, 比如像一些网友所说的科处刑罚, 是否就能有效遏制当前存在的公路行车乱象呢?”
顺着这一思路, 作者这样剖析: 当 “抓不到是常态, 被抓到是偶然” 成为众多司机的行车 “常识” 时, 行车中的实用主义就会盛行, 违法行车的机会主义就会泛滥,道路交通法规就会被虚置,公路行车乱象就难以避免。
经过层层递进的分析,作者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应对马路杀手重罚不如必罚。
寻找 “锐角度”, 也要自觉走 “专业化道路”。 当一名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职业视角、专业视角来审视问题、反思问题时,就容易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评论视角。评论《打通公益诉讼渠道捍卫英雄尊严》 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名誉权受贬损的现象,很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维护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尊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作者作为一名检察人,对检察机关正在积极推进的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工作, 非常熟悉。 从这项工作得到启示, 作者提出了 “打通英雄人物人格权保护的公益诉讼渠道”这一观点。并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理论到技术层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因其专业,所以能发他人所未发之声;因其专业,所以读来可信。
第三,注重逻辑力量。
评论不是标题党。因此,一篇优秀评论的锐度不仅体现在观点的独特上,更在于其严密论证所体现的逻辑力量上。简言之,评论的锐度,还体现在其说服力上。
一位评论界的达人这样说过:“法治评论最为重要的理论品格, 言说法理的关键不在于法律知识, 而在于法治思维。” 法治评论的说服力, 就在于评论作品所展现的法治思维和法治力量上。
注重逻辑力量,必然要求评论具有理性、建设性的品格。评论是为了说服人的,不是要泄私愤、发牢骚,不能只喊口号,戴帽子,打棍子。要说服人,就要说清道理, 说清法理。 论证是骨, 理 (道理情理法理) 是筋。 坚持用法治理性、 法治思维展开论述和论证,为作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找到法治支撑。
因为一部流行的电影 《我不是潘金莲》, 现实生活中一个真名叫潘金莲的女子,以名誉权受损为由,到法院把冯小刚、刘震云等明星给告了。对于这一看似荒诞的事, 评论 《今天潘金莲告冯小刚明天陈世美会告谁》 进行了入情入理的论述。 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 论证了 “潘金莲这个名字, 在民间文艺的不断演绎、 不断抽象化符号化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的文化的积淀、提纯、重塑,已经脱离了对其所本原的人物原型直接评价,而成为某一类人物的符号化表征,成为受到中国民众认可的一种价值观的形象化表述”。
接下去论述了这个事件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可能因为复述古代文化中的人物品评而成为现实诉讼的被告,我们还会做吗?进一步说,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特别是附着于这些人物之上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还能够薪火相传吗?”
在经过充分论述后, 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在降低诉讼门槛的同时,也要对滥诉制定更完善的制衡机制,如加大滥诉者的诉讼成本,让滥诉者为自己的投机行为付出代价, 为传统文化的流传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需要提醒的是, 评论讲究锐度, 并不是说评论语言就要板着面孔, 一副 “冷横硬”的样子。评论语言尤其要注重把握分寸感,尤其是尖锐的话题,更要注重表达的理性、柔和与周到,传达评论作者的善意。试举两例:
对于明知自己所在部门成为 “老赖” 仍无动于衷的干部, 组织部门就应该考虑这样的干部是不是适合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工作,是不是适合继续留在公务员队伍中。(《对那些政府 “老赖” 问责比喊话管用》)
对抗过度娱乐至死精神,除了呼吁公权力出手疏导外,还少不了个体对自我的反思, 对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这种非理性迷乱的警醒。 对娱乐至死精神的泛滥, 我们每个人, 都有进行 “原罪推演” 的必要。 (《从围观 “出轨门” 到娱乐至死》)
还是那句话,评论的力量,最终体现在其理性、建设性上。柔中带刚的表述更能展现评论的逻辑力量。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 《声音周刊》 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