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性、专业性与生动性的深度融合
——检察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道与技
2017-04-15邱春艳
■邱春艳
· 新闻评论·
权威性、专业性与生动性的深度融合
——检察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道与技
■邱春艳
评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也是报纸思想灵魂的最重要体现。而在党报机关报中,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更是 “评论中的评论”, 在众声喧哗的信息时代, 党报要发出权威声音、引领社会舆论,就必须重视社论与评论员文章的重要作用,打造评论品牌。检察日报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无论是从宣传检察工作全局的角度看,还是从发挥法治大报影响力的角度看,评论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年来,检察日报把社论、评论员文章作为报纸发挥影响力的一个制高点,从作者队伍、学习机制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将权威性、专业性、生动性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明显的社论、评论员文章,使其成为法治报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题材及选题来源:评什么?
作为一张专业报,检察日报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应该评论什么?评论题材如何选择?评论话题从何而来?
在长期的实践中, 我们确立了这样的方向: 始终坚持 “三个服务”, 即服务检察工作、 服务法治建设、 服务和谐社会。 在话题选取上, 主要突出 “有关检察的话题和检察人关心的话题”这条主线,观照宏观话题,主打中观话题,兼顾微观话题。既要贯彻落实中央和最高检的重要精神和工作部署,又要注重对基层检察院和基层检察人员的指导,为他们释疑解惑,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法治焦点、观照民生民事和弱势群体疾苦,反映百姓呼声。
写好社论及评论员文章,找好选题是基础。对于检察日报而言,既要反映检察热点,也要兼顾法治话题。那么,我们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的具体线索从何而来?主要有四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规定动作。一是在重大节日、特殊纪念日时,我们会安排相应的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如元旦写作刊发社论,宪法日、国家安全日等和法治密切相关的纪念日刊发评论员文章。二是在重大会议前后刊发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如全国两会开幕时,写作刊发社论,两会结束后写作刊发落实两会精神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党中央的重要会议和政法系统的会议召开后写作刊发社论及系列评论员文章;全国检察机关召开的重要会议之后,写作刊发社论及系列评论员文章。
第二个来源是紧跟党中央和最高检的决策部署和重大活动推出社论及评论员文章。检察日报是党报,是最高检的机关报,因而,社论及评论员文章要跟党中央走、跟最高检的要求部署走。每逢党中央有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出台时,检察日报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总是第一时间跟进,毫不犹豫。例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以后,我们迅速跟进,策划写作了社论及系列评论员文章,得到了各方好评。
第三个来源是从来稿和基层工作中发现评论员文章选题。实践中,我们发现稿件中有好的做法,有评论价值的做法,及时推出相关评论员文章,为各地检察机关提供借鉴和参考。 比如, 2013 年 4 月初, 我们推出了 “民生大于天·江苏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系列报道,拿到来稿后,我们认为这些做法有较强的借鉴性,于是随报道正文配发系列评论员文章, 《将司法阳光洒满乡间》 《回应群众呼声获得 “人民力量”》 等评论员文章短小精悍,成为微版评论员文章的典范。另一方面,发现稿件中基层院和基层干警有困惑的值得评论的现象,我们也及时推出相关评论员文章,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走出认识模糊区。
第四个来源是从典型人物报道中挖掘评论线索。人物评论是本报评论员文章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从多年的实践看,为人物报道配发评论员文章,有助于读者抓住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核,增强人物的感召力。
写作的道与技:怎么评?
长期以来,检察日报都是以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治专业传媒为目标, “坚定不移地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以法治的眼光观察一切。” 这样的办报思路决定了我们的社论及评论员文章也应该要有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权威性、专业性、生动性的深度结合,使我们的社论及评论员文章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权威性和专业性密不可分。对于一张专业报纸来说,社论、评论员文章的权威性主要就是体现在对法治事件、检察要闻的专业解读上。只有专业的,才是权威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求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者要坚持新闻操守,注重新闻品味,体现独家认知,注意把新闻性转化为建设性,提倡用新闻人的视角关注检察,用检察人的视角关注社会。论证要严谨,视角要独特。反对人云亦云,言之无物。讲政治要个性化,论检察要通俗化,讲法理要专业化。
在操作细节上, 我们要求注意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 稳重不失锐气, 平和不失锋芒。既能正话正说,也能反话正说。专业问题尽量社会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社会问题尽量专业化,以专业的角度作出权威解读。陈述事实时要高度浓缩,防止以叙代议。要以观点打动人,以论证说服人。
如 2012 年, 本报根据修改后刑诉法和民诉法的实施, 组织策划了 “强化五个意识,迎接新法实施”系列评论员文章,对修改后两法的实施作了权威专业的解读。如2013 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 本报推出 “迎两会特别报道·五年检察印记” 系列评论员文章,梳理五年来检察工作的发展印记,展示五年检察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是对五年检察亮点工作的专业权威展示。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贯彻落实类的评论员文章,最大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何时用中央和最高检精神的原话,何时用自己的语言。对此,我们要求,社论及评论写作者平时要加强对中央和最高检重要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相关工作报告的学习和领悟,吃透精神实质。对于信息点尽量用原话,但对重要精神进行阐释时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生动论述。
生动性是可读性的必要保障。社论及评论员文章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以“权威” 为 “借口”, 语言僵化, 文风陈旧如八股, 使读者难以 “下咽”。 因而, 将权威性、专业性与生动性相融合,让我们的社论及评论员文章既专业权威又生动可读。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一般通过以下方式努力:
一是标题大气, 有力度。 以近期检察日报刊发的几篇评论员文章为例: 2017 年 5月 19 日 《倾情书写精准扶贫检察印记》; 2017 年 5 月 6 日 《德法兼修用青春创造法治荣光》; 2017 年 3 月 25 日 《与国家大局同频共振 与人民期待一路同行》。 以上三篇评论员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标题简洁大气有力度,高度精练地提炼出了评论员文章的核心观点。
二是语言精彩,有鲜度。实现语言精彩,我们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着力打磨导语,使之具有语言张力。实践中,我们常常以一句简洁有力富有文采的话开头, 引出正题。 如 2017 年 5 月 19 日评论员文章 《倾情书写精准扶贫检察印记》 的开头:“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它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 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 或者以通俗生动的话来引出正题, 如 2017 年 3 月 26 日评论员文章 《聚焦主业加强监督 扎实改革回应期待》 的开头:“骏马的脚力有限, 人民的智慧无穷。” 如 2016 年 5 月 21 日评论员文章 《拧紧思想 “总开关” 建好作风 “防火墙”》 的开头:“思想的田野, 真理不去占领, 就会杂草丛生; 心灵的家园, 阳光不去播洒,就会霉菌疯长。”
三是着力写好结尾, 使之留有余味, 让读者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如 2012 年 2 月20 日评论员文章 《深入血脉的忠诚》 的结尾:“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 在鲜花和掌声中淡泊宁静,无论成败,无论荣辱,无论贫富,他都始终不坠青云之志,为自己热爱的检察事业而穷毕所有的力量。 在 25年的坚守中, 马俊欣兑现了他保尔式的宣言: 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如关于典型人物张飚的评论员文章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的结尾:“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大担当方有大作为。身处民族复兴和依法治国的大时代,历史赋予检察官更多使命。向张飚看齐,汇聚起千千万万个张飚的力量,为公平正义撑起一片蓝天,这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也是我们的时代荣光。”
四是多用短句, 使之读来铿锵有力。 如关于典型人物张飚的评论员文章 《淡泊从容书写精彩人生》 一文的语句:“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 高扬公平正义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张飚。正义永不退休,信念永不褪色。向我们时代的最美检察官张飚致敬——而他可能就是明天的你。”
五是善用排比,使之读来有气势有文采。不仅每一句之间可用排比,在每个段落之间也可以用排比。 如关于典型人物张飚的评论员文章 《执着追求托起正义天平》 的段落:
张飚的执着, 体现在他追求公正时 “不抛弃、 不放弃” 的干劲儿上……
张飚的执着, 体现在他履行职责时 “不达目标不罢休” 的韧劲儿上……
张飚的执着, 体现在他服务群众时 “对老百姓用心” 的心劲儿上……
六是善于引用,使之读来有厚重感和历史感。如关于典型人物张飚的评论员文章《坚守职业良知 维护社会公正》 开头用一句贴切的引用引出正题:“诗人有云:‘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机制的保障:如何与时俱进?
报纸不可无评论,评论不可无品牌,品牌不可无投入。做大做强品牌,必须加大投入,做评论既要注重人力投入,更要注重智力投入、学习投入。
为加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使我们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常写常新与时俱进, 我们制定了 《关于加强社论评论员文章写作的实施方案》, 在人员队伍、 学习交流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写作提供组织保证。
一是加强作者队伍建设。由总编室牵头,我们成立了评论员文章写作小组,由长期写作社论、 评论员文章的 “老司机” 担任核心组员, 同时坚持小组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不拘泥于目前固定的评论员队伍,凡是对评论感兴趣的采编人员以后都可以加入进来。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培养评论员新人,既给他们更多的实战锻炼机会,也鼓励他们平时多写多练。 同时强化评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坚持 “因人制宜”, 培养个人的兴趣点,努力向专家型、学者型评论员的目标靠拢,争取多出评论专家、评论名家。
二是建立长效学习机制。社论、评论员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是其重要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评论员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 评论员小组强调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姿势, 防止被新常态 “out”: 一是通过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等载体及时学习相关业务领域前沿思想理论著作,更新知识储备,转变思维方式;二是学习媒体同行的重要社论、评论员文章,并借鉴其做法,建立本报重要言论库和时事评论库,方便随时查阅和学习;三是建立一个重要文件库,将一定时期内中央和最高检的重要文件集中保存,方便评论员随时学习和查询;四是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维方法,倡导编辑用评论的眼光和要求编辑稿件,提升稿件的高度和分量。
除此之外,我们建立评论员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学习写作心得,交流评论选题和线索信息,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不定期邀请 “老司机” 给小组成员讲课, 同时要求小组成员积极撰写写作心得体会, 形成积累习惯、学习习惯,并根据实际需要召开评论策划小组会议,及时分析形势,解决问题。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