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017-04-14姜文龙李敬林
姜文龙+李敬林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 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辨证论治;化痰逐瘀法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b)-0190-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起被称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三联病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1],且成逐年上升趋势。该病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麻凉,蚁行感,手套样感,间歇性跛行,肢端暗红,溃疡等,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2]。随着该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对该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由于西医对该病没有太好的办法,中医药的运用慢慢进入了大家的视线。该病为消渴日久之变证,属于中医学“消渴”合并“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一方面阴虚燥热灼津炼液而为痰,灼血而成瘀;另一方面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气机阻滞,津停为痰, 血凝为瘀;痰瘀互结,久而入络,阻塞脉络而发为该病。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脏腑的亏虚为本,痰瘀为标。该研究根据文献和临床经验,从痰瘀论治本病,屡获良效,现浅述如下。
1 痰瘀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以阴精亏耗为本,燥热内盛为标。肺、脾、肾三脏在阴虚燥热的影响下,使人体内的津血容量下降,导致津枯血亏,津液灼伤凝练而成痰,血枯不行,循行失布而为瘀。消渴日久,脏腑的亏虚亦可化生痰瘀。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津液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气机阻滞,津停为痰, 血凝为瘀。痰、瘀可互为因果,痰在经络而滞于血中, 可直接阻滞脉中气血的运行而致瘀;痰浊停聚于脉之内外, 导致血行障碍,也可致瘀。同样,瘀血阻滞络脉, 使得络中之津不能渗出脉外, 络外之津亦不能还于脉中,津液聚积而化生痰浊。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痰饮》所言:“津液血败, 皆化为痰。”痰、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常相兼为病,即痰瘀互结。痰瘀互结,阻塞脉络,津血循行不畅则机体失于濡养,痰瘀日久,则正气渐衰。痰、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可以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另一方面能引发多种糖尿病并发症。
2 痰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
该病为消渴日久之变证。根据中医学“久病夹痰”“久病必淤”“久病入络”等理论,在消渴的基础上,患者素体痰瘀凝聚,日久,痰瘀入络,阻于脉络,气血闭阻不能通达四肢, 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四肢麻木、疼痛、酸软无力等症状,而发为本病。正如《丹溪心法》曰:“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类证治裁》亦云:“诸气血凝滞,久而成痹”。指明了痰瘀与该病的密切关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较长、表现多样、难以缓解的特征与痰瘀致病的特点相吻合。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本病与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脂质代谢异常,微循环狭窄、闭塞及微循环障碍,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有关。与中医学痰瘀阻络致病理论相符合,中医认为痰瘀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致病因素。该研究从客观角度为痰瘀阻络致病理论提供了依据。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各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痰瘀存在。痰瘀即是该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该病加重的病因,贯穿该病的始末,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故痰瘀不祛,则病不除也。
3 痰瘀同治为主要治疗原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都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在阴虚燥热以及脏腑亏虚的影响下,体内形成大量痰浊、瘀血,日久则痰瘀互结而成痰瘀同病。痰瘀同病比单纯的痰证或瘀证更难治疗。痰浊之邪性黏腻而胶固,瘀血亦胶着而凝滞,二者互结更为顽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主要是由痰瘀互结所致。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故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灵活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根据辨证论治,分清主次,灵活的配伍化痰药与逐瘀药,充分发挥痰瘀同治的效果。
4 化痰逐瘀法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基于痰瘀对本病的重要影响,在临床上应以“痰瘀同治”为总的治疗原则,灵活运用化痰逐瘀,通络止痛之法。在此基础上,曹玮等[3]运用自拟方剂逐瘀化痰汤(白芍20 g, 丹参15 g, 陈皮10 g,鸡血藤30 g, 制半夏9 g,水蛭10 g, 白芥子10 g,地龙10 g, 桂枝10 g,胆南星10 g,当归12 g, 生甘草6 g, 茯苓15 g)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 并与西药(维生素B1、B12)对照组4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15例显效, 2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8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67.5%。表明逐瘀化痰汤组在改善四肢麻凉刺痛等临床症状方面和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方面疗效都优于对照组(P<0.05)。钱秋海等[4]运用自拟方剂糖周宁(知母、黄芪、天花粉、水蛭、生地黄、全蝎、麦冬、绞股蓝、赤芍、桑枝、白芥子、桂枝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患者四肢麻凉刺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血脂、血糖方面也有明显改善。总疗效为:12 例显效(40.0%), 14例有效(46.7%),4例无效(13.3%),总有效率86.7%。潘继兵[5]应用自拟方剂通脉饮(葛根,黄芪,桃仁,天花粉,红花,黄精,川芎,穿山甲,地龙,白芥子,威灵仙,土鳖虫,胆南星,黄连10 g)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 并与西药(维生素B1、B12)对照组5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8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例好转,21例无效,总有效率30.0%,表明通脉饮组在四肢麻木、刺痛、蚁行感、手套样感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和肌电图的改善方面疗效都优于对照组(P<0.001) 。
以上3例表明,化痰逐瘀法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變患者的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为化痰逐瘀中药的多靶点作用及其复方的协同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 活血化瘀之药如赤芍可以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修复受损神经细胞;川芎具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益气化痰之药如黄芪具有减少脂质过氧化物酶含量,加强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诸药合用,发挥协同作用,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微循环,抑制酶促糖基化作用,减轻神经损伤而达到治疗效果。结果证明,以痰瘀论治本病是符合临床实际的,化痰逐瘀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疗法,其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5 结语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种学说共存,有长期高血糖致代谢紊乱学说、氧化应激学说、微血管功能障碍学说、组织蛋白糖基化学说、多元醇通路学说、肌醇消耗学说、血液高凝状态学说、神经生长因子减少学说等。治疗上常采用积极控制血糖、改善代谢紊乱、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抗凝等手段。常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神经生长因子、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西药仅能作用于某特定环节,治疗手段具有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阻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依赖性强、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
中医该本病的治疗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治疗时抓住痰、瘀两个主要病理因素,运用化痰逐瘀之法,往往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其疗效取决于中药的多靶点作用及其复方的协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活血中药和化痰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降糖、降脂、降低血黏度及降低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诸药合用,发挥协同作用,共奏化痰逐瘀之功,痰瘀得去,脉络得通,则病亦除矣。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9.
[2] 蔡永敏,杨辰华,王振涛.糖尿病临床诊疗学[M].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315.
[3] 曹玮,罗继红.逐瘀化痰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J]. 中医研究,2011(1):43-44.
[4] 钱秋海,苏勋庄,崔云竹,等.益气养阴化痰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5(2):67-68.
[5] 潘继兵.化痰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02(3):161-162.
[6] 苏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5(5):736-738.
(收稿日期: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