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疑解惑
——问题导学法的体会

2017-04-13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白田路校区225800陆国召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氢原子学法物体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白田路校区)(225800) 陆国召 ●

释疑解惑
——问题导学法的体会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白田路校区)(225800) 陆国召 ●

问题导学法作为有效教学的切入点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一堂课上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减少学生学习的陌生感,使学生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一堂课怎样设计问题就值得老师认真思考了.

问题导学法;必要性;原则性;方式

在新课程形势下如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各学校、老师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我校围绕这个核心问题,选择了以“问题导学”为切入点,开设了“问题导学法”这个课题.该课题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要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物理学科也在这个课题上做了积极的探索,下面我想就平时的教学体会,针对课堂提问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多角度、深层次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对物理产生兴趣,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是贯彻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手段,更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提问,教师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调整教学活动结构,同时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性

1.目标明确:课堂提问要事先计划好,条理分明、题意清楚,课前要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要分析学情,围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易错、易混的问题)设置,比如课前复习提问,切忌东扯西拉,没有目的性,要围绕新知识设问,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2.难易适度:所设问题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太浅缺乏启发性,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太深,抑制学生思维,伤害学生自信心.

3.注意节奏:放慢速度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要有一定的时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已解决的学生会抬头看老师,没有答案的学生会低头回避老师的目光,所以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对象作答,并给予温和评价.

三、课堂提问的方式性

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应根据内容、目的、重难点、经常交换手法,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本人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案例,加以说明.

1.激趣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再如,讲到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

先演示:一辆玩具车正放在水平面上,正放,倒放各用力推一段时间,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1)把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怎样使小车运动得更远?

此时给学生充分时间讨论,然后教师总结发问

(2)猜想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结果会怎样?

演示:把车正放在气垫平轨上演示.

提问:

(3)气垫导轨加长一点,小车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如导轨足够光滑而且很长,推理一下情况怎样?

最后总结发问

(4)力是维持运动原因对吗?请描述力与运动关系.

2.连环式——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讲到变速圆周运动时,针对加速旋转圆盘上的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为例,我从学生熟悉的匀速圆周运动入手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随盘匀速转动的问题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2)物体随圆盘加速转动,其线速度如何变化?线速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加速旋转的物体加速度方向如何?是什么力产生的?

(4)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及作用效果如何?

以上由浅入深的连环发问逐渐让学生明白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如:讲解氢原子能涉及跃迂时

提问:

(1)为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三能级,需用的能量是多少?

(2)大量处于第三能级的氢原子可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3)最大的光子能量是多少?最长波长是多少?

(4)处于第三能级氢原子核外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至少要给氢原子提供多少能量?

3.迂回式——做好铺垫,降低难度

如直接问光的衍射条件是什么?可先提问“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再如讲解振动图象和运动轨迹的区别时,我先分别在图像和轨迹上各取两靠得较近点,让学生分析这两点速度方向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图像与轨迹的差异,

4.类比式——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如:(1)动量和动能有哪些不同?

(2)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有哪些不同?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与人造卫星运动中向心力,轨道变化及能量有哪些不同?

(4)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有哪些不同?

(5)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位移图像,速度图像有哪些不同?

(6)晶体与非晶体有哪些不同?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G632

B

1008-0333(2017)03-0075-01

猜你喜欢

氢原子学法物体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对氢原子能量吸收的再认识お
氢原子n=2能级的二级斯塔克效应
α-铁中氦缺陷对氢原子的俘获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